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基础科目 > 兽医病理学 > 正文:猪瘟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病毒性传染病解析之猪瘟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1-11-16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猪瘟又称典型猪瘟或欧洲猪瘟,是猪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有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或不显性等临床类型。急性型是典型猪瘟,以全身各器官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是由强毒株引起的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猪瘟;低毒力病毒株可能引起不显性感染。

一、病原和发病机理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RNA病毒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的毒力差异很大。猪瘟病毒不同毒株间存在显著抗原差异,根据对单抗的反应可将猪瘟病毒分几个抗原群,但未发现抗原群和毒力之间的关系。猪瘟病毒与牛腹泻粘膜病病毒有共同抗原,在中和实验和免疫扩散中出现交叉效应。

猪瘟病毒侵入猪体后,首先在扁体的隐窝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扩散至周围的淋巴网状组织,并在脾、骨髓、内脏淋巴结以及小肠的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增殖,最后侵入实质器官。通常在感染后5~6d内病毒即可传到全身,并经口、鼻、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便等排泄到外界环境中。
    强毒株急性感染时可导致内皮细胞变性、血小板严重缺乏和纤维蛋白原合成障碍等变化,致使机体出现多发性出血,乃至最后死亡。
    中等毒力毒株感染可导致急性感染或亚急性感染,或经过急性型转化为慢性型及温和型感染,也可以康复。在临床上,此类毒株感染可分为3个时期,即急性初期、临床缓解期和急性恶化期。在急性初期,病毒在体内的播散与急性猪瘟相似,但播散较慢,血液和器官中病毒的滴度较低,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淋巴样组织和上皮组织中。在临床缓解期,血液中病毒滴度很低或无。病毒抗原主要局限于扁桃体、回肠、胰腺和肾脏中。在急性恶化期,病毒再度传遍全身,并主要分布于淋巴组织的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可促使体内猪瘟病毒数量减少或暂时消失,而循环抗体与病毒形成的复合物又可沉着于肾脏,并吸引嗜中性粒细胞,最终造成肾小球性肾炎。

二、病理变化

1.出血  出血是急性猪瘟典型的病理变化之一,是病毒损伤微血管系统的内皮细胞的结果。出血最常见于皮肤、淋巴结和肾。肾出血点可能稀少或密布于表面,切面皮质和髓质均有出血点。

淋巴结出血更为明显,表现为特征性的囊下出血,使淋巴结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外观。在较慢性病例,因血红蛋白部分降解红晕变为污褐色。淋巴结出血为全身性,出血最明显的淋巴结为下颌、结肠、肝与骼淋巴结。
除淋巴结和肾出血外,内脏器官的出血点发生率依次为膀胱、喉、胃粘膜、肺和心外膜,肾盂及胆囊粘膜亦可见出血点。

2.血管病变  通常在淋巴器官(脾、淋巴结)中最为严重,但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壁稍增厚或血管炎。由于猪瘟病毒的嗜内皮性,可引起内皮细胞坏死、血管壁内大量丝状或颗粒状类纤维蛋白沉着(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壁内与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大脑血管炎是猪瘟的一种比较特异性病变。

3.梗死 脾梗死几乎是急性猪瘟的病症性病变,可惜其发生率因病毒株不同而差异极大,梗死灶单个或多个,色暗红,略突出表面,切面呈锥体状,通常沿边缘分布,偶发生于壁面或脏面,脾不肿大,淡红褐色,与梗死区有明显的区别。除脾梗死外,扁桃体、胆囊和大肠的梗死眼观可见,而淋巴结和皮肤的梗死只能镜检时见到。除引起梗死的血管变化外,在发生梗死的器官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在急性型明显变性,在慢性型则增生变化更突出。在某些病例,毛细血管壁肿胀,内皮细胞在急性增生极为明显而类似内皮细胞瘤。

4.消化系统  扁桃体和后咽峡有不规则但界限明显的坏死区。胃底部粘膜充血,可能有轻度或重度糜烂。小肠无特异性病变。病毒与肠道菌群联合作用,在结肠和肠内产生粘膜溃疡和“扣状肿”。

为本病的亚急性与慢性期的特征病变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lindalemus.com。这些病变始于界限明显的环状出血和坏死,坏死主要局限于粘膜梗死区或淋巴滤泡坏死的粘膜。固膜性炎灶中心坏死区色黄而干燥,周边由坏死上皮、细菌和渗出的纤维素组成的轮缘,炎灶隆起高于周围的粘膜。如细菌周期性侵入,局部炎症时而扩展,时而延缓,炎灶表面形成一圆盘形轮层状硬痂。剥去此层则出现溃疡。

5.中枢神经系统  脑内通常无眼观病变,但必须进行组织学检查才有助于猪瘟的诊断。脑内所有区域均可受损,但以延脑、桥脑、中脑与丘脑病变最明显,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又因灰质和白质弥散地受损,因此属于泛(全)脑炎。许多小静脉有单核性细胞管套,部分管套细胞来自血液单核细胞,部分来自血管外膜细胞增生。血管的变化包括从管壁稍增厚到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管腔常因上述病变而闭塞。神经实质通常仅见轻微的神经元变性,或在阻塞和破坏的毛细血管周围形成神经胶质结节。

6.眼  猪瘟时也可能发生病变,视网膜发生炎性反应。视神经炎与视神经乳头炎伴发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但无髓鞘破坏。

7.骨骼  猪瘟时骨骼也发生病变。所有骨骼均可受损,但生长最快者受损最重,眼观病变通常只见于肋骨连接处出现不规则的骺线,稍增厚或为一出血性横线;亚急性时骺线明显增厚;慢性经过时,距骺线下约1~4mm处可见一条致密的完全或部分钙化的横线(骨化线)。后者在实验性感染或自然发病的猪瘟病例都可见到,对诊断慢性猪瘟(多数急性猪瘟的病变都已消失)是有重要意义的。

8.子宫内感染  怀孕母猪感染的病毒在扁桃体内复制并扩散到其他淋巴器官,在13~18天之间到达胎儿。在病毒血症期,病毒穿过子宫与胎盘的接触面可感染全部胎儿。如果只感染部分胎儿,病毒可继续从这部分胎儿传播给其他胎儿,终致子宫内的全部胎儿都被感染。胎儿的病变因病毒株的毒力、感染时的妊娠时间、胎儿对病毒的免疫力的发生时间等的不同而差别很大。一般早期感染导致胚胎与胎儿死亡或持久性感染;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感染导致畸形,包括肺发育不全、肺动脉畸形、下颌、关节弯曲与CNS畸形(小脑发育不全、脑小畸形、脑脊髓缺损性髓鞘形成)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在后三分之一妊娠期感染可能不引起异变,或导致干尸化、死产。

9. 脑小畸形  脑小畸形或小头是指脑异常的小,大脑变小特别明显,以致小脑相对地增大。大脑灰质与白质缺乏,脑干结构正常。

10.小脑发育不全  小脑严重发育不全时 ,体积明显缩小,或只见两个不相连的小块组织。中等程度小脑发育不全最常见,眼观小脑变小,镜检可见小脑皮质浦金野细胞和颗粒层细胞明显缺乏,尚存的细胞亦常见退行性变化。

11. 髓鞘生成不全  胎儿在妊娠中1/3期经胎盘感染,可引起明显的髓鞘生成不全。若小脑发育不全和髓鞘生成不全同时发生,会引起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证。

12.包涵体  在肉状内皮细胞中可形成核内包涵体,但包涵体出现的时间短(感染后7~9d),且与病毒株有关,故无太大的诊断价值。

13.慢性猪瘟  除了肠道、骨骼的病变外,最重要的病变在肾脏。肾除有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叶间动脉透明变性外,突出的病变为膜性肾小球肾炎,即脏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有免疫复合物沉着。

...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开云App闪退解决方案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