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菌属于厌氧芽胞杆菌属的细菌。本属细菌有90多种,但大多数无致病性,仅有10几种对人畜有致病性。本属细菌均为大型杆菌,两端钝园,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反应,有些老龄菌则呈阴性,均能形成芽胞,芽胞的位置不一,有位于近端的,有位于中央的,芽胞一般比菌体宽,中央芽孢可使菌体呈梭形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本属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如土壤、水源、人畜的肠道等处。致病性梭菌和它们引起人、畜的疾病(见表17.4)。
表17.4 致病性梭菌和它们引起人、畜的疾病
细菌名称 |
病 名 |
气肿疽梭菌 腐败梭菌 溶血性梭菌 诺维氏梭菌 产气荚膜杆菌 (魏氏梭菌) A型 C型 D型 E型 F型 强毒双酵素梭菌 肉梭状芽胞杆菌 溶组织梭菌 肉毒梭菌 |
牛气肿疽(黑腿病) 牛细菌性血红蛋白尿 羊黑疫
人和动物恶性水肿 人食物中毒 羊猝疽、人、禽坏死性肠炎、小猪红痢 羊肠毒血症 羔羊与小牛的肠毒血症 人坏死性肠炎 创伤感染 创伤感染 人和动物的恶性水肿 破伤风 |
一、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变特征为真胃粘膜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一)病原和发病机理
本病的病原为腐败梭菌。本病主要危害6个月到2岁的绵羊,山羊很少发生。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羊的消化道内一般都有本菌存在,但不发病,而当天气骤变,羊只感冒或采食了带有冰霜的饲草,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随饲料、饮水进入消化道的腐败菌芽胞或原栖宿在胃肠道的细菌开始发芽增殖,产生外毒素,特别是α溶血毒素,一方面引起胃粘膜出血、坏死;同时引起急性中毒性休克而迅速死亡。
(二)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的病例尸体迅速腐败,腹部显著膨胀,口、鼻和肛门粘膜呈蓝紫色,并有出血斑,鼻孔流出血样带泡沫的液体,皮下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特别是咽部和颈下尤为明显。胸腔和心胞腔积有淡红色液体。
心内膜和心外膜散布出血斑点,心肌色泽变淡,质地柔软。肝脏肿大色泽土黄,质地柔软,被膜下常有出血点。肺淤血水肿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脾脏变化不大。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特别是咽部、颈部淋巴结明显。少数病例还见肾脏软化现象。
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具有证病意义,胃粘膜潮红、肿胀,真胃粘膜常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呈弥漫性出血,有时可见粘膜坏死、脱落,。瓣胃内容物特别干涸,有时呈薄石片状,十二指肠与真胃病变相似
二、羊黑疫
羊黑疫是由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绵羊和山羊多发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理学特点是肝脏实质坏死,有成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一)病原和发病机理
诺维氏梭菌又名水肿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健康绵羊的肠道内也有本菌栖居,本菌有A、B、C、D四个菌型,它们虽有共同的菌体抗原,但它可以分别对不同动物引起不同的疾病。羊黑疫的病原主要是B型诺维氏梭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大杆菌,严格厌氧,无荚膜,能形成芽胞,能产生α(致死性、坏死性、脂肪酶)、β(溶血性、坏死性、卵磷脂酶)、δ(溶血素)、η(原肌球蛋白酶)四种毒素。
本病多在春夏季发生于有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地区。本菌的芽胞随饲草进入肠道经血流入肝,肝脏组织结构正常时,芽胞不能繁殖,而当肝脏受到肝片吸虫的损伤时,芽胞开始出芽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肝脏坏死,毒素进入血流后引起毒血症而致中毒性休克,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迅速死亡的病畜,缺乏明显症状和病理变化,病羊死亡后尸体迅速腐败,皮下静脉严重淤血,使皮肤呈暗黑色,故称‘黑疫’。胸、腹部皮下呈胶冻样浸润,胸腹腔、心包腔积有多量草黄色液体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lindalemus.com。心内膜出血,真胃和小肠粘膜充血、出血。
肝脏的病变具有证病意义,肝脏肿大,肝脏表面和切面散在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呈不正圆形,周围有出血带,其直径有时可达2~3cm,坏死灶表面常被覆纤维素性渗出物。
组织学变化,肝细胞呈颗粒变性、脂肪变性和凝固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