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航天员特供散养猪牛科技养殖中心
牛奶、猪肉和蔬菜是航天员必不可少的食品。记者前天探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养殖中心。虽然是在远离城区的偏僻一角,但养殖方法特别是奶牛和猪的养殖,还是让记者感叹发射基地为保障航天员和实验队员饮食安全的良苦用心。
每一头奶牛都有身份证
从航天城开车到基地农林管理处,20多分钟后,低矮的石砌房根本看不出来是奶牛场,停车后沿着小道向前走,眼前就是一个放养的奶牛养殖中心。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航天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养殖奶牛了,都是荷兰奶牛,其他品种不让进,现在已经有200多头了。 ”
为什么是黑白花纹的荷兰奶牛?他告诉记者,“品种好,产奶多,而且不容易生病。 ”记者出现在牛舍栅栏外,奶牛好奇地转过头向记者走来,在它们的耳朵上都挂着一个红色牌子。原来www.lindalemus.com,这里的奶牛每一头都有“身份证”。
负责的同志向记者介绍,为加强过程管理,在航天城的奶牛牧场里,每一头奶牛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这就是它们的“身份证”,通过“身份证”上的芯片,操作员可以简便迅捷地掌握这头奶牛的相关信息,保证奶牛的健康,挤奶工也可根据芯片,判断奶牛是否到了挤奶时间,是否符合挤奶要求。
奶牛房间都有太阳能
每次载人航天发射前,来的实验队员多,这次又有航天员,所以牛的饲料也成问题。由于基地的玉米秸秆不够多,农林管理处还到外面借了400多亩的玉米秸秆拖回来保证饲料供应。
记者在产奶牛的牛舍外面看到,虽然房子外表看上去有点破旧,但房顶上全部安装了太阳能吸收板,牛舍里的供电都靠它们。管理员说,“航天城太阳足,太阳能吸收板完全可以满足正常的供电需要,有时候还能供风系统使用,让牛在牛舍里舒服一些。 ”
航天员还有自制酸奶喝
记者在门卫的管理制度上看到,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法规多达10条、防疫制度也有13条,同时各种允许和不允许使用的抗菌药类及规定也全部列了出来。据说,这次航天员来之前,精心挑选的奶牛要放上几个星期观察后才能去挤奶。
在数据管理中心,有一个奶牛健康管理系统。记者任意输入一头奶牛的“身份证”号码,它的个体身份、育种记录、健康记录以及每天的采食量、产奶量等相关信息就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说,这等于给奶牛建立了一个健康医疗档案,一旦发现奶牛出现健康异常,病牛就会被转移治疗,并在痊愈后还会“隔离”两周以上,才能被获准“归队”。这样既保证了奶源的品质,又为根据遗传信息培育下一代更优质的奶牛奠定了基础。
其实,记者在航天城吃饭时就和机关干部聊到地沟油的问题。他们告诉记者,虽然餐厅比较多,但在航天城有个工商处,每个店都接受检查,检查员的信息、电话都挂在墙上,因此卫生状况是非常好的。记者在鲜奶加工房里看见,这里的状况同样严格,并且还有酸奶的制作设备www.lindalemus.com,保证航天员能喝上健康、安全的奶品。
秸秆都成了猪的“床”
在奶牛场的隔壁,还有鸡舍及猪圈。但是,站在猪圈旁,一点难闻的气味都没有。记者一打听才知道基地养猪的方法叫“自然养猪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方法。
“这些圈舍是2008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总建筑面积835平方米,圈舍375平方米,最大存栏200头,年可出栏育肥猪3批。 ”工作人员说,自然养猪法就是利用特殊的圈舍结构和有机垫料发酵床,为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生猪饲养效益的绿色生态养殖方法。“发酵床用的都是秸秆,玉米、麦皮及各种杂草的秸秆都能用,把它们垫在猪圈里一段时间后再放猪进去。 ”记者在一旁的介绍黑板上看到,据说基地用这种方法可分别提高猪肉的瘦肉率、氨基酸含量,瘦肉率和氨基酸含量分别达到3%和5%。同时,有机垫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无机物和蛋白质还能转化为猪的饲料,这样也节省了“好吃懒做”的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