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模式
辩题一:未来我国肉鸡养殖业主要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 VS“一体化”
主持人:尹彦勋(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会长、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
红方观点:
未来我国肉鸡养殖模式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
红方辩手:
宫桂芬(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
文杰(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毛长青(中信证劵研究部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
张正芬(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总裁)
张洪玉(山东太合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立力(常州市立华 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翔(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蓝方观点:
未来我国肉鸡养殖模式以“一体化”为主
蓝方辩手:
顾云飞(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振江(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祁春清(北京燕北华 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文迹(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戈新峰(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张磊(恒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第一轮
尹彦勋:本次辩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每位辩手进行发言,第二个阶段双方自由发言,第三阶段双方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首先由红方一辩宫老师阐述观点,大家欢迎。
宫桂芬:不管是白羽肉鸡还是黄羽肉鸡,我认为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首先,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的肉鸡养殖首先是从农户开始的,然后是从农户到公司,公司做大以后又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其次,从国情来看医学.全在线执业兽医网www.lindalemus.com,我国的养殖业比较粗放,比较分散,不同地区饲养环境不一样、消费需求也不一样。第三,如果肉鸡养殖专门走“一体化”则需要大量的资金、过硬的技术和完善的设备做支撑,而现有的养殖水平很难做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关键是在运营和发展中如何把农户的规模、理念、技术水平提升上来。
文杰:我赞同宫老师的观点。从我看到的资料和个人观点来说,“一体化”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空间,从国际和长远的发展看,这种模式会占一定的比重,但是比重不会很高。我们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越来越严,土地和资金的因素阻碍着“一体化”模式的发展。所以说未来的主体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顾云飞:我们的观点是倾向于“一体化”。通过分析两种模式来说明一下我的观点。“公司+基地+农户”在资金和土地上占有优势,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对于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不利。
“一体化”企业从鸡苗的供应-饲料-疫苗-收购-屠宰全程有公司掌控,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内肉鸡产业的发展,尽快和国际接轨。红方也讲到了,一体化企业主要是面临着土地和资金两个问题,如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一体化企业将是发展方向。
程立力:我倾向于“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土地的制约。养殖业需要的土地量很大。目前中国的土地政策是分散承包经营制,如果大规模集中土地,难度是非常大的,但以分散的农户来经营,这种方式发展速度会更快。
二是资金问题。养殖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充分提高资金利用率。以3000万只鸡的养殖量来说,企业一体化模式大约需投入1.0~1.2个亿,如果分摊到农户手里大概也就是这个数字。如果农户扩大规模,实现标准化,那么农户的投资可能还会更大,达到1∶2或1∶3的状态。对于大多数养殖企业而言,资金还是一个比较大的瓶颈,通过银行贷款、资产抵押等进行交易,养殖资产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公司+农户”的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资金问题。
三是劳动力问题。养殖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几年受养殖工作环境的影响,招工难,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劳动力的要求较低,年轻人可以干,年龄大的也可以干,家庭成员在养殖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其他的工作。
从公司的发展来讲,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医.学全在线执业兽医提供www.lindalemus.com,“公司+农户”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农民的责任心,使管理效率大幅提升。管理人员可以管理50个农户,优秀的管理人员管理的农户甚至可以达到100个。
王振江:今天我们的题目是未来中国肉鸡发展模式,那么这个未来是指未来三年、五年还是十年?按照我的理解,未来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在未来的十五年到三十年。
如果按照这个阶段来算的话,到2035年中国已经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GDP达到两万元多一点,人均工资也就是在20000元,所以说,如果在2025年以后再用“公司+农户”模式的话,养5000只鸡,假如需要雇佣 2个人,那么,一个月的人工费用是40000元,平均一只鸡的人工成本将近十元,这是毫无疑问的。此外,还要考虑土地成本,在美国、乌克兰,承包一亩地需要30~50元,在中国需要1000元。高昂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还有食品安全,意味着没有规模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钱赚。如果不解决小农户的发展模式,食品安全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是走规模化的道路,不是“公司+农户”而是“公司+农场”。按照这个思维,农户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到底可不可行?我们去美国、泰国参观发现,那里都是一家一家的农场主养鸡,一个鸡场最少是10万只鸡。主要原因是他们土地私有化,而在中国显然不现实。国外的农民最有钱,中国的农民最穷。这种情况在未来可能会有所好转,但是如果农民比公务员的工资还高,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前中国的养殖环境非常差,如果走规模化的路子,农户变成了农场,养20~30万只鸡,一个鸡场贷款500万,如果亏损了100万,对农户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将直接导致他们退出这个行业。
从这几方面来说,农户不能成为养殖业的主体,企业要担负起中国养殖业的重任,未来中国养殖业还是要走企业一体化的模式。
张正芬:“公司+农户”为什么可以发展很快,除了解决劳动力和土地问题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动力问题。一家一户的农民是为自己的利益努力的,为自己干活和为公司干活的积极性不一样。就像人民公社时期,人们生产的粮食不够吃,而包产到户后,每家每户的粮食吃不完还可以出去打工。
另外,社会效益非常好。农户和公司的合作不是单纯的打工,农户是以老板的身份,是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进行养殖,这样他可以得到相应的利润。公司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对当地农民的影响是好的,也符合国家政策的导向。
其实国外发达国家的养鸡业也是“公司+农户”,只是他们叫做农场,规模大一点而已。有的专家讲过,国外99%都是合同养殖的。
关于农户养殖中食品安全、标准化的问题,事实上“公司+农户的模式”要求农户的养殖规模在5000~15000只左右,这个数量正好适合农民养殖。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农户在养殖过程中也是标准化操作,鸡苗、疫苗、饲料都是由合作公司提供,百分之百地保证了产品质量。所以,我认为“公司+农户”的模式是利大于弊的。
祁春清:我从四个方面来说。第一,为什么我们养不好鸡?是因为环境问题;第二,我们养鸡的目的是什么?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第三,我们养鸡是为了获取食品,但是不能否认需要注重品牌;第四,我们不仅要面对国内的市场,还要面对欧洲和美国的市场。由以上四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的发展要以“一体化”模式为主。
从健康养殖方面来说,Mr.Gordon(G&S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咨询师)讲到,现在泰国的肉鸡又重返欧盟市场,原因是食品安全满足了欧盟的要求,但他也强调了另外一点,泰国仍然有一些农户在养殖,但是农户养殖的食品安全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由于有农户的不规范养殖导致了疾病防控、疾病传播等一系列问题。
从食品安全讲,如果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农户方面健康的环境不好控制,饲料的好坏也不能控制,导致蛋品、肉品的品质不达标。
食品安全与健康环境也有关系,比如说商品肉鸡,在地面上来养会造成一些球虫病的高发,球虫病的高发就用药物治疗,容易造成药物残留。怎样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就需要规模化、自动化的养殖模式。我看过一些资料,俄罗斯的四层笼养模式,这样的模式可以降低球虫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的残留,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从国家的资源分配上来说,就像毛长青分析师在报告中所说,中国是有土地红线的,如果在土地红线中拿出一部分土地来养殖,那么粮食问题又会成为一个危机。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实现养殖最大化呢?只有走规模化、一体化的模式。
从利润的基础来看,我们追求的是养殖利润最大化。刚才有人讲“公司+农户”的模式的优势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那好,风险共担了,那利益共享了,企业的利益就不能实现最大化了。
还有,“公司+农户”的模式的结果是:当农民有钱赚的时候,他的积极性高,当行情不好,他们没有钱赚的时候怎么办呢?他就放手不管了。当我们的供应量满足不了上一家的需求的时候,我们还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吗?综上所述,目前允许“公司+农户”的模式存在,但最终中国的肉鸡养殖模式一定是以“一体化”为主的。
张洪玉:过去农民在养鸡,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去养鸡,而且农户也会慢慢变成农场,农户也可以做到规模化。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体化”模式就一定安全,“公司+基地+农户”养殖模式也一样能做到食品安全。
“公司+基地+农户”同样符合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是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前几年我们去日本丰田企业参观学习。丰田汽车90%以上的零部件是由供应商提供,它也不是一体化,那我们能说丰田生产的汽车不好吗?
我认为,一体化模式就像计划经济,“公司+基地+农户”就像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分工协作,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计划经济的弊端就是内部循环,自己养的鸡自己杀医学.全在线执业兽医网www.lindalemus.com,自己招的工自己养,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对肉鸡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综上所述,我认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更适合未来我国我肉鸡产业发展。
李文迹:我想用几个数据来说明我的看法。王智才司长在讲话中说到,肉鸡产业是畜牧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规模化比重和加工水平最高的部分。2011年与2005年相比,规模化比例上升了18%,到现在达到86.1%。文杰研究员在报告中也分析过,10万只鸡以下规模的比重在下降,10万只鸡以上规模的比例在大幅上升,到2015年规模化比重还要上升10%~15%,要超过50%,那么,这个数据也代表了规模化、一体化企业的数量的走势。所以,从未来来讲,一体化企业的数量一定要上涨。
宫秘书长在报告中也指出,农户要依托一体化企业才有出路。规模化、一体化的速度正在加快,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在减少。宫秘书长认为,小企业将越来越少,并且逐渐退出市场,大企业的比重增加,会走兼并的道路。所以,我认为,只有一体化发展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