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鸭前殖吸虫病?
-----
鸭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吸虫寄生于鸭的输 卵管、法氏囊、直肠和泄殖腔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及
流行病学】鸭前殖吸虫虫体呈棕红色,扁平梨 形或卵圆形,体长3?6毫米,宽1?2毫米。口吸盘位于虫体 前端,腹吸盘在肠管分叉之后,位于虫体前1/3处。虫卵呈棕 褐色,楠圆形,一端有卵盖,另一端有一小突起。成虫在寄生 部位产卵,卵随粪便排到体外,落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 水螺类吞食,在其肠内孵出毛蚴,钻人螺肝发育为胞蚴,再由 胞蚴发育为尾蚴。尾蚴离开螺体,进入水中,钻入第二中间宿 主
蜻蜓的幼虫和稚虫体内发育为囊蚴,鸭采食带有囊蚴的蜻 蜓幼虫或成虫即被感染,囊蚴在鸭消化道内移行至输卵管或 法氏囊内,经1?2周发育为成虫。本病多见于春夏两季,常 呈地方性流行。【临床症状】虫体入侵输卵管后,附着在输卵管黏膜上, 破坏壳腺、蛋白腺功能,引起形成蛋壳的功能改变,蛋白分泌 过多,从而产生各种畸形蛋或排出
石灰质、蛋白质等半液状物 质,导致
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病鸭食欲减退,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排白色水样稀粪,消瘦,常产畸形蛋,有的停产,排 出石灰质、蛋白样液体,腹部膨大,泄殖腔突出,肛门边缘潮 红,步态不稳,两腿叉开,呈企鹅状,严重的病鸭1?2周死亡。【剖检病变】剖检可见输卵管肿胀、黏膜增厚、充血,泄 殖腔外突、充血,有黄色的渗出物,腹腔内有黄色絮状渗出物, 并有粘连,在输卵管和法氏囊可看到密密麻麻排列着或呈堆状的小虫体,虫体呈梨形或卵圆形,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口吸盘 呈椭圆形,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大于口吸盘,位于虫体前1/3 处。【诊断要点】从病死鸭泄殖腔取粪便,用水洗沉淀法检 查虫卵,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呈椭圆形的虫卵,壳薄,棕褐色, 前端有卵盖,后端有一小突起。在输卵管和法氏囊可看到呈 梨形或卵圆形的虫体。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 虫卵检査,可确诊。【防治措施】本病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可在春夏两季对 鸭群进行预防性驱虫。对于前殖吸虫的中间宿主
螺蛳,采用 定期灭螺,对于另一中间宿主蜻蜓及其幼虫,防止鸭啄食。对于发病的病鸭可用下列药物治疗:六氯乙烷,每只鸭按 〇. 2?0. 5克的剂量,制成混悬液拌于少量精料中喂服,连续3 天。丙硫咪唑,一次口服,1〇〇毫克/千克体重。
吡喹酮,1次 口服量为6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2天。同时用电解质多维 饮水。
畜牧导航:
养鸭资讯 养鸭技术 鸭价格行情 鸭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鸭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