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
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
2012年10月,荣成某养殖户饲养的8 000只25日龄肉鸡出现排稀便、夜间聚堆、瘫软等症状,并出现零星死亡,前来求诊。经综合诊断,确定为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的混合感染。 一 病原及流行情况 坏死性肠炎的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引起鸡的散发性疾病,温暖潮湿季节多发,常见于雏鸡,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球虫病也多见于高温、高湿季节。所以高温、高湿是本病的诱因。另外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和鸡舍通风不良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二 临床症状 病
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贫血,逐渐消瘦,严重的全身
瘫痪,两腿后伸趴地,部分鸡阵发性兴奋不安,有软颈出现,排黄绿色和西红柿样稀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 三 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在回肠和空肠部分,肠粘膜增厚,附有疏松或致密的黄色或
白喉样假膜,易于剥离;有的肠道充满黑色恶臭液体或血液,肠壁菲薄,有大量的粟粒大的出血点;有的肠壁浆膜层有密集的小出血斑。 四 实验室诊断 1 球虫卵检查 取病死鸡有出血点的肠管部分,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通过镜检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球虫卵囊,卵囊呈无色或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确诊为球虫感染。 2 涂片检查 取肠粘膜刮取物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短粗的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散在或成对存在,亦可见形成短链。瑞氏染色可见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3 细菌培养 无菌取病死
鸡肝脏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37℃24小时后,有氧环境中的血液琼脂平板上无菌落生长;厌氧环境中的血液琼脂上形成圆形、光滑的菌落,直径2~4mm,周围有两条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初步判断为魏氏梭菌。 4 药敏试验 将菌落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进行纸片法药敏试验,37℃培养24小时,对抑菌圈大小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表明该细菌对
新霉素、丁胺卡那、粘杆菌素高度敏感,对
环丙沙星、强力霉素、
阿奇霉素中度敏感,对
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
头孢噻肟、洛美沙星耐药。 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五 防治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 将垫料、鸡粪堆积发酵,利用堆肥发酵产生的热和氨气完全杀死鸡粪中的球虫卵囊和病原微生物,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密度。 2 治疗措施 (1)根据药敏试验,全群投喂新霉素,每升水70mg,上午用,每天一次,连用5天。 (2)全群投喂抗球虫药,地克珠利每升水1mg,下午用,每天一次,连用5天。 (3)为减轻肠道出血,修复肠粘膜,在饲料中加入
维生素K3、
鱼肝油和电解多维,连用5天。 经过5天的综合治疗,鸡群停止死亡,采食量和粪便恢复正常,全群恢复健康。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