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禽曲霉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
禽曲霉菌病又称育雏室
肺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以禽类发病率较高,尤其以育雏期的幼雏易感性最高,但却常常不被养殖户所重视,往往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 1.
流行病学 禽曲霉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产的真菌性疾病。其主要病原有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等。它主要危害雏禽,成禽则为散发流行。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梅雨期和玉米刚收获的季节为甚。各种日龄的家禽均可感染,但5—18日龄的幼雏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很高。以后,随日龄的增大会逐渐减少,到1月龄以后基本停止死亡,也有个别情况当饲养管理条件差时,流行和死亡则会一直延续到55—60日龄。 生产实践中,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条件差、管理落后、育雏室内潮
湿温暖造成霉菌大量繁殖,再加上幼雏
营养不良,是本病暴发的重要原因。 2.传播途径 健康幼雏主要是接触到被霉菌孢子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以及空气而发生感染的,育雏阶段的卫生条件不良,孵化器,饲、饮器具等被霉菌污染是本病高发的主要诱因。 3.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3.1 急性型可见病雏呈抑郁状态,多卧伏,拒食,对外界反应淡漠。病程稍长者,可见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器官啰音,眼睛受到侵害时,表现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可见瞬膜下形成
绿豆大的球状结节,致使眼睑肿胀、突出,或出现角膜浑浊、失明,多数幼雏在出现症状后3—4天死亡,死亡率为5%--50%。 3.2 病变表现在
肺脏:可见肺脏肿大,呈紫红或灰红色,有小米或绿豆大的、灰白色或黄色霉菌结节,质地较硬,结节中心为干
酪样坏死,外围呈暗红色,有多个结节时,则肺组织质地变硬,失去弹性。 3.3 病变表现在气囊上:可见气囊浑浊,增厚,散在小米或绿豆大、灰白色或黄白色的霉菌结节,质地稍显柔软,有弹性,似橡皮样,切开后,其中为黄色干酪物内含大量菌丝体,外层为类似肉芽组织的炎性层。有的小结节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圆盘状坏死。 3.4 有时在肋骨内侧、胸膜也见散在的霉菌结节。在肠、气囊及胸膜上,还可见深褐色和烟绿色、大小不等、圆形、稍突起、中心凹陷、呈灰尘状的霉菌斑,严重时在肝脏表面及肠壁上也可见到霉菌斑。 4 实验室诊断 4.1 取病禽肺或气囊上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结节中心的菌丝体最好),放在载玻片上用10%—20%的氢氧化钾溶液1--2滴,浸泡10分钟,加盖玻片后用酒精灯加热,轻压盖玻片,使之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曲霉菌的菌丝和孢子。有时直接抹片检查可能观察不到,就必须接种培养,然后进行检查鉴定。 5 综合防治 5.1 科学预防 5.1.1 种蛋严格消毒 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每次检完蛋立即在种蛋库或送到孵化厂消毒:按每立方米42ml福尔马林,21g
高锰酸钾,温度20—26℃,相对湿度60%—75%,密闭熏蒸20分钟。 种蛋入孵后在孵化器里进行第二次消毒:按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高锰酸钾14g,熏蒸20分钟。 5.1.2 入孵化器及孵化室清洗消毒 取出孵化盘及增湿水盘,先用水冲洗,再用新洁尔灭擦洗入孵器内、外表面,用高压水冲刷孵化室地面,然后用熏蒸法消毒入孵器。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ml,高锰酸钾21g,在温度24℃,湿度75%以上的条件下,密闭熏蒸1小时,然后开机门和进出气孔通风1小时左右,驱除甲醛蒸汽。 5.1.3 避免垫料发霉 经常更换垫料,定期用
过氧乙酸消毒:将浓度为0.3%的过氧乙酸按每立方米30ml喷洒地面、墙壁和
天花板,或者用1‰的硫酸铜溶液处理垫料。 5.1.4 不饲喂霉变饲料 选用优质饲料,饲料存放时间最好是冬季不超过7天,夏季不超过3天,上料时要保证每天有一次净料后再添新料,且饮水器或水槽每天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一遍。 5.1.5 注意舍内小气候 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基础上,及时排出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证舍内空气新鲜。 5.2 治疗 5.2.1
制霉素片 每千克饲料拌入50万单位,喂服5—7天,健康雏禽减半,重症者加倍应用。 5.2.2 硫酸铜 按1:3000倍稀释,进行全群饮水,连用3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5.2.3 喹诺酮类药物 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25—50mg恩诺沙星或
环丙沙星以防继发感染。 5.2.4 碘化钾 口服碘化钾也有一定疗效(每千克水加碘化钾5—10克)。 5.2.5
克霉唑 幼雏100只用本品1克混入饲料内饲喂5—7天,也有较好疗效。如和制霉素片配合使用,则疗效更高。 5.2.6 中药治疗 取
鱼腥草、
蒲公英各60克,
筋骨草15克,山
海螺30克,
桔梗15克,加水煎汁,供作饮水,连服7天,有一定防治效果。(此方为100只5—10日龄雏禽1天用量)。 5.2.7
大蒜素
大蒜素拌料 按2000斤料/公斤连用5—7天。 6 小结 禽曲霉菌病是多种常见的霉菌病,特征是呼吸道,主要是肺脏和气囊发生炎症,并形成霉菌小结节。雏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禽较少发生或为慢性经过。 6.1 5—18日龄的幼雏发病率较高,以后随日龄增大逐渐减少。 6.2 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尤其是霉变饲料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6.3 育雏阶段管理、通风不良,拥挤潮湿及营养不良是本病的诱因。 6.4 种蛋入孵前后,消毒不严格也是造成霉菌污染的重要途径。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