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喉气管炎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A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部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
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样的渗出物。剖检时可见喉部、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在病的早期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本病1925年在美国首次报道后,现已遍及世界许多养鸡地区。本病传播快,死亡率较高,在我国较多地区发生和流行,危害养鸡业的发展。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 呼吸困难、咳嗽和咯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剖检时可见喉部、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发病早期,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特点 本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危害养鸡业的发展。我国的一些地区已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病原病毒组成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属疱疹病毒I型,病毒核酸为双股DNA。病毒颗粒呈球形,为二十面立体对称,核衣壳由162个壳粒组成,在细胞核内呈散在或结晶状排列。该病毒分成熟和未成熟病毒两种,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95~250nm。成熟粒子有囊膜,囊膜表面有纤突。未成熟的病毒颗粒直径约为100nm。存在位置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肝、脾和血液中较少见。 病毒最适宜在鸡胚中增殖,病料接种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鸡胚于接种后2~12天死亡,病料接种的初代 鸡胚往往不死亡,随着在鸡胚继代次数的增加,鸡胚死亡时间缩短,并逐渐有规律地死亡。死亡胚体变小,鸡胚绒毛尿囊膜增生和坏死,形成混浊的散在的边缘隆起、中心低陷的痘斑样坏死病灶。一般在接毒后48h开始出现,以后逐渐增大。 病毒易在鸡胚细胞(鸡胚肝细胞、鸡胚肾细胞)及鸡肾细胞中增殖,病毒接种后4~6h,就可引起细胞肿胀,核染色质变位和核仁变圆,胞浆融合,36~48h后,可成为多核的巨细胞(合胞体),接种后12h,可在细胞核内检出包涵体,30~60h包涵体的密度最高。 传染性喉气管炎不同的病毒株,在致病性和抗原性均有差异,被认为只有一个血清型。由于病毒株毒力上的差异,对鸡的致病力不同,给本病的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在鸡群常有带毒鸡的存在,病愈鸡可带毒1年以上。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对鸡和其他常用实验动物的红细胞无凝集特性。 本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均敏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加热55℃存活10~15min.37℃存活22~ 24h;在死亡鸡只的气管组织中病毒,在13~23℃可存活10天。37℃44h死亡;气管粘液中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6~8h死亡,但在黑暗的房舍内可存活110天;在绒毛尿囊膜中,在25℃经5h被灭活。病毒在于燥环境下可存活1年以上。在低温条件下,存活时间长,如在-20℃~-60℃时,能长期保存其毒力。煮沸立即死亡。兽医上常用的
消毒药如3%来苏尔、1%苛性钠溶液或5%石炭酸lmin可以杀死。甲醛、
过氧乙酸等消毒药也有较好消毒效果。
流行病学易感动物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侵害鸡,各种年龄及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鸡症状最为特征。幼龄火鸡、野鸡、
鹌鹑和孔
雀也可感染。鸭、
鸽、
珍珠鸡和
麻雀不易感。哺乳动物不易感。 病鸡、康复后的带毒鸡和无症状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来源。经呼吸道及眼传染,亦司经消化道感染。由呼吸 器官及鼻分泌物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及用具可成为传播媒介,人及野生动物的活动也可机械地传播。种蛋蛋内及蛋壳上的病毒不能传播,因为被感染的鸡怀存出壳前死亡。 病毒通常存在病鸡的气管组织中,感染后排毒6N8天。有少部分(2%)康复鸡可以带毒,并向外界不断排毒,排毒时间可长达2年,有报道最长带毒时间达741天。由于康复鸡和无症状带毒鸡的存在,本病难以扑灭,并可呈地区性流行。易感时间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寒冷季节多发。 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缺乏维生素,寄生虫感染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本病一旦传入鸡群,则迅速传开,感染率可达90%~100%,死亡率一般在10%~20%或以上,最急性型死亡率可达50%~70%,急性型一般在10%~30%之间,慢性或温和型死亡率约5%。临床症状发病初期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6~12天,人工气管接种后2~4天鸡只即可发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株的毒力有关。 发病初期,常有数只病鸡突然死亡。患鸡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状,眼流泪,伴有
结膜炎,其后表现为特征的呼吸道症状,呼吸时发出湿性罗音,咳嗽,有喘鸣音,病鸡蹲伏地面或栖架上,每次吸气时头和颈部向前向上、张口、尽力吸气的姿势,有喘鸣叫声。严重病例,高度呼吸困难,痉挛咳嗽,可咳出带血的粘液,可污染喙角、颜面及头部羽毛。在鸡舍墙壁、垫草、鸡笼、鸡背羽毛或邻近鸡身上沾有血痕。若分泌物不能咳出堵住时,病鸡可窒息死亡。病鸡食欲减少或消失,迅速消瘦,鸡冠发慧:有时还排出绿色稀粪。最后多因衰竭死亡。产蛋鸡的产蛋量迅速减少(可达35%)或停止,康复后1~2个月才能恢复。发病过程 病程:最急性病例可于24h左右死亡,多数5~10天或更长,不死者多经8~10天恢复,有的可成为带毒鸡。有些毒力较弱的毒株引起发病时,流行比较缓和,发病率低,症状较轻,只是无精打采,生长缓慢,产蛋减少,有结膜炎、眶下窦炎、鼻炎及气管炎。病程较长,长的可达1个月。死亡率一般较低(2%),大部分病鸡可以耐过。若有细菌继发感染和应激因素存在时,死亡率则会增加。病理变化总特征 本病主要典型病变在气管和喉部组织,病初粘膜充血、肿胀,高度潮红,有粘液,进而粘膜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气管中有含血粘液或血凝块,气管管腔变窄,病程2~3天后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干
酪样假膜。其它变化 由于剧烈咳嗽和痉挛性呼吸,咳出分泌物和混血凝块以及脱落的上皮组织,严重时,炎症也可波及到支气管、肺和气囊等部,甚至上行至鼻腔和眶下窦。肺一般正常或有肺充血及小区域的炎症变化。 病理组织学检查时,气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细胞
水肿,纤毛脱落,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粘膜细胞变性。病毒感染后12h时,在气管、喉头粘膜上皮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出现临诊症状48h内包涵体最多。病毒接种鸡胚组织细胞12h时后可见到核内包涵体。诊断鉴别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某些呼吸道传染病,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些相似,易发生误诊。因此,对本病应进行几方面检查综合诊断。现场诊断 1.本病常突然发生,传播快,成年鸡发生最多;发病率高,死亡因条件不同而差别大。 2.临诊症状较为典型:张口呼吸、喘气、有罗音,咳嗽时可咳出带血的粘液。有头向前向上吸气姿势。 3.剖检死鸡时,可见气管呈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病变,以后者最为特征。气管内还可见到数量不等的血凝块。病毒分离与鉴定 1.用病料(气管或气管渗出物和肺组织)做成1:5~1:10的悬液,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双抗(
青霉素、
链霉素)在室温下作用30min,取0.1~0.2ml接种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尿囊腔,在2天以后,绒毛尿囊膜上可出现痘斑样坏死病灶,在周围细胞内可检出核内包涵体。 2.病毒接种在鸡胚肾细胞单层培养,24h后出现细胞病变,可检出多核细胞(合胞体)、核内包涵体和坏死病变。 3.在病的初期(1~5天),用气管和眼结膜组织,经固定、姬姆萨氏染色,可见上皮细胞核内包涵体。据报道,在60份样品中包涵体检出率为57%,病毒分离率为72%。动物接种 病鸡的气管分泌物或组织悬液,经喉头或鼻腔或气管接种易感鸡和
雉鸡,2~5天可出现典型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和病变。抗原和抗体检查 检查本病的抗原和抗体的方法有荧光抗体法、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核酸探针、 PCR、ELISA、间接血凝、对流免疫电泳等。郑世军、甘孟侯建立的Dot—ELISA法,对发病鸡群口咽、泄殖腔拭子检查,检出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0.2%(162/202)、75.41%(92/122),敏感性好。鉴别诊断 本病易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鸡新城疫、粘膜型鸡痘、维生素 A缺乏等混淆,应重视鉴别工作。防治措施1.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发病群投服抗菌药物,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作用。对病鸡采取对症治疗,如投服
牛黄解毒丸或
喉症丸,或其他清热解毒利咽喉的中药液或
中成药物,金蟾毒败——是纯中药,对新城疫,流感,法氏囊等温热性疾病引起的高烧、高热、采食量下降有特效。咳喘敏——传喉特效药,专治呼噜‘咳嗽、喘气、脸肿。两种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鸡传喉。据介绍,有一定好处,可减少死亡。发病鸡群,确诊后立即采用弱毒疫苗紧急接种,也有收到控制疫情的报道,可结合鸡群具体情况采用。2.消毒 饲养管理用具及鸡舍进行消毒。来历不明的鸡要隔离观察,可放数只易感鸡与其同兼.观察2周,不发病,证明不带毒,这时方可混群饲养。3.淘汰 病愈鸡不可和易感鸡混群饲养,耐过的康复鸡在一定时间内带毒、排毒,所以要严格控制易感鸡与康复鸡接触,最好将病愈鸡淘汰。4.免疫力 鸡自然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后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获得至少1年以上,甚至终生免疫。易感鸡接种疫苗后可获得保护力半年至1年不等。母源抗体可通过卵传给子代,但其保护作用甚差,也不干扰鸡的免疫接种,因为疫苗毒属于细胞结合性病毒。作者认为:没有本病流行的地区最好不用弱毒疫苗免疫,更不能用自然强毒接种,它不仅可使本病疫源长期存在,还可能散布其他疫病。5.疫苗接种 本病流行的地区,可考虑接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滴鼻、点眼(也有用饮水)免疫。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