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
白血病-----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
肿瘤病,也叫做鸡淋巴细胞白血病,俗称“大肝病”。简介 鸡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鸡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特征。临诊上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病、
肾母细胞瘤、骨石病、
血管瘤、肉瘤和皮瘤等,自从Roloff 1868年首次报道淋巴白血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最重要的禽病之一。并认为该病几乎波及所有商品鸡群。尽管该病呈渐进性发生和持续的低死亡率,但由于它以垂直传播为主,使该病难以控制,使鸡群在增重和产蛋方面受严重影响。尤其是患鸡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多种疾病,给鸡群的饲养管理带来极大困难。禽白血病给生物制品工业、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方面也造成巨大危害。不断发现禽白血病病毒(ALV)污染禽用疫苗、犬用疫苗,甚至人用疫苗的报道。因(ALV)污染问题给利用鸡、鸡胚或鸡源细胞从事研究和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带来许多困难。鸡白血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疾病,我国也普遍存在,甚至某些地区还十分严重。我国哈尔滨、北京、江苏、大连、
牡丹江、山东、广州、广西、上海等地在部分鸡场对该病进行了抽样调查,其阳性率在20%~100%之间。鸡白血病给我国养鸡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控制和消灭鸡白血病是我国当前非常重要和十分迫切的问题。病原 禽白血病病毒(ALV)属反转录病毒科,C型肿瘤病毒属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并分为A、B、C、D和E 5个亚群。A亚群是最常见的,并且与淋巴白血病最密切相关。B亚群在鸡群中偶尔也可分离到。然而c和D亚群则非常少见。E亚群是最常见的内源性白血病病毒,它以前病毒基因形式永久地与宿主细胞DNA结合在一起,几乎与肿瘤形成无关,其致病性也很低。各亚群病毒都具有共同的群特异性(gs)抗原,这种抗原可以从鸡蛋的卵清中、鸡体的各种组织中以及体液中检测到。 此外,从几个品种的野鸡中分离到的禽白血病病毒归属于F和G亚群。它们与从鸡中分离到的白血病病毒不同。从匈牙利
鹧鸪中分离到的内源性病毒归属于H亚群,从 Gambel
鹌鹑中分离的内源性病毒归属于I亚群。许多禽白血病/肉瘤病毒实验室毒株通常是缺陷型的和缺乏囊膜基因,它们的繁殖需要依赖它们亚群中的辅助白血病病毒。易感生物 鸡是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的自然宿主。虽从某些品种的野鸡、鹧鸪中分离到 ALV毒株,但属于其他亚群病毒,与从鸡群中分离的ALV亚群不同。至今尚未见从其他禽类中分离到ALV的报道。但ALV中某些毒株的实验室宿主范围较广;Rous肉瘤病毒可人工感染野鸡、
珍珠鸡、鸭、
鸽、日本鹌鹑、火鸡、石鸡。肉瘤中某些毒株甚至可使哺乳动物,包括猴产生肿瘤。据报道,成骨髓细胞增殖病病毒(AMV)血管内注射1 H龄鹌鹑可产生淋巴瘤、肾细胞瘤及慢性骨髓细胞瘤,不表现急性成髓细胞增生症。火鸡易感性低于鸡,病变也不如鸡明显。我国对AMV研究较多。据王建宁(1989)报道,不同品种鸡对AMV的易感差异很大。AA鸡和艾维因鸡对AMV易感性高,而罗斯鸡、星布罗鸡和京白鸡易感性较低。 经卵垂直传播是禽白血病病毒(ALV)的主要传播方式。鸡蛋的感染频率较低,但用感染的鸡蛋孵出的雏鸡将终生带毒,有免疫耐受性,不会产生AMV抗体,增加了禽白血病死亡的危险性,而且可使后代鸡群的产蛋量下降,并将感染通过鸡蛋而一代代重复下去。白血病也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播,但一般来说这种传播是十分重要的。多发生在某些鸡,特别是由于内源病毒感染而有较多易感性鸡或缺乏母源抗体,一旦孵出后,很快通过接触感染。 某些品种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病毒血清2型+3型的二价苗后,会出现禽白血病的发病率上升的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已被证实,但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应特别加以注意。症状 病鸡无特异的临诊症状。有的病鸡可能完全没有症状。许多患有肿瘤的病鸡表现不健壮或消瘦,头部苍白,由于肝部肿大而导致患鸡腹部增大。用手指经泄殖腔可触摸到肿大的法氏囊。禽白血病感染率高的鸡群产蛋量很低。据王建宁报道,用AMV BAI— A株血浆毒感染1日龄雏鸡,接种后2周左右开始出现并非特异性的临诊症状,此后陆续发病死亡,一般16天开始,有的鸡死亡很快,死前无明显l临诊症状。一直延续到接种后第8周左右才停息。禽白血病一般发生在性成熟或即将性成熟的鸡群,呈渐进性发生。一般发生在16周龄以上鸡群。病变 16周龄以上的病鸡,在许多组织中可见到淋巴瘤,尤其肝、肾、卵巢和法氏囊中最为常见。肿瘤病变呈白色到灰白色,可能是弥散性的,有时呈局灶性的。法氏囊切开后可见到小结节状病灶,但并不十分明显。镜检肿瘤细胞为均一的成淋巴细胞,并且是嗜派络宁染色的。据王建宁报道,用AMV感染1日龄雏鸡,待鸡发病死亡后剖检,病变主要是肝、脾显著肿大,尤其脾脏体积可达正常体积的3到4倍。血液凝固不全,皮下毛囊局部或广泛出血。血象变化往往早于临诊表现,主要成髓细胞的急剧增加,且血象的变化与病程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从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看,本病侵害脾、肝、心、肾、肺、法氏囊、胸腺、
盲肠、胰腺等,几乎波及所有内脏器官,病变主要特征是:成髓细胞的弥散性和结节性增生。典型的急性病鸡以成髓细胞弥散性增生为主。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脾、肝、心、肾、法氏囊及外周血细胞均有明显变化,线粒体内有包含物,多为脂滴及空泡状膜性结构(细胞器退行变化产物)。粗面内质网肿胀明显,常发生脱颗粒,网池中也见到上述的包含物。滑面内质网的扩张,往往使胞浆内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空泡,这在心肌细胞中尤为明显。诊断方法 首先应考虑发病鸡的年龄,通常在16周龄以上的鸡。其次是病程和在鸡群中死亡率的模式,通常鸡群中发病是渐进性的,始终保持低死亡率。此外,有中等数量典型感染,从病鸡的肉眼病变的局部部位来看,几乎总是涉及法氏囊有病变,但往往要切开法氏囊并检查上皮表面。特征性的肿瘤细胞为B细胞。可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中的 DNA的白血病病毒前病毒DNA,它非常靠近c—myc基因。诊断白血病应特别注意与马立克氏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相区别。应该注意的是无论病毒学方法还是血清学方法对鸡的上述三种病毒性肿瘤病的区别诊断帮助不大,因为白血病在鸡群中广泛传播,而有临诊症状的却不一定是白血病。但病毒学方法和血清学方法对于净化种鸡场、原种鸡场,特别是SPF鸡场白血病是十分有用的方法。国内对禽白血病的诊断研究起步较晚,但有较好的进展。主要有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报道的半微量补体稀释法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AGP)。谈建明(1989年)推荐的
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PA—ELISA)检验禽白血病。经比较试验认为PPA—ELISA最敏感,其次依次为ELISA、免疫组化法、AGP。经综合评定认为ELISA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和经济的检测方法。并推荐用AMV感染鸡的血浆,经离心,加50%硫酸铵沉淀后,经吐温80和乙醚裂解,能获得禽白血病病毒群特异性(gs)良好的抗原。可以有效而满意的用于各种检测方法。防治治疗 目前对鸡白血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 因为鸡白血病的传播主要是经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仅占次要地位。所以国内外控制鸡白血病都从建立无鸡白血病的净化鸡群着手,即每批即将产蛋的鸡群,经ELISA或其他血清学方法检测,阳性鸡进行一次性淘汰。每批蛋鸡只需这样淘汰一次,经三四代淘汰后,鸡群的鸡白血病将会显著降低,并逐步消灭。每批鸡多次检测和多次淘汰,从经济效益来看是不上算的,没有必要这样做。净化鸡群重点是在原种鸡场、种鸡场。但某些商品鸡场也进行了这方面工作,包括肉鸡场,目的是提高生产力。北京某鸡场应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推荐的AGP方法结合ELISA方法净化原种和种鸡场,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如京白的Ⅰ、Ⅱ、Ⅷ、Ⅺ、Ⅹ各系,经过2~3个世代的检疫净化,使全场鸡群白血病阳性率从28.6%下降为4.4%,白血病占鸡群总死亡数的20%下降到1.8%。1988年成活率比1986年提高11%,产蛋率提高1.2%。 肉用鸡普遍对A亚群白血病病毒有遗传抵抗力,但产蛋鸡群几乎没有这种情况,目前正从遗传抵抗力方面努力改良产蛋鸡的品质。 目前正努力研制疫苗防制鸡白血病,但尚无有效疫苗可降低鸡白血病肿瘤死亡率。疫苗主要是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