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娃娃鱼的技术探讨
-----
大鲵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技术的探讨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目前面临的现实是大鲵这一珍贵野生资源,主要因为人的因素,尤其是生存环境丧失、栖息地破坏以及过度利用对大鲵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种群急剧下降,分布区成倍缩小,处于濒危状态。因此,要加强大鲵的繁殖技术水平,大力支持大鲵的驯养繁殖,使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一、大鲵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的不同特点大鲵人工养殖条件的繁殖与生态繁殖或者自然繁殖具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性成熟年龄据资源调查的野生大鲵结果,大鲵260毫米以上的个体即可性成熟,根据繁殖子代的解剖观察和催产试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鲵5 龄时,体长全长已达500毫米以上,有部分个体可发育至性腺成熟,通过人工繁殖方式可成功繁育大鲵的子代。(二)性行为 对于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鲵,LHRH-A、HCG、PG等几种常规渔用催产激素制品,无论是单一使用还是混合配制使用,达到一定药物剂量后,均可成功地诱导大鲵产卵、排精。在池养条年下,性成熟个体没有受到外源激素作用时,将不会发生自然排卵现象,雄鲵不能挤出精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性腺将逐渐自然退化吸收。药物催产后,雌性大鲵可在养殖池内自行排卵(流卵)。这与野生状态下大鲵的繁殖行为有明显的不同。有资料报道,野生大鲵自然产卵有间断产出的现象。人工繁殖中的雌鲵经催产后,多数个体是一次即可将全部卵粒分别由两条输卵管中产出,产卵过程的时间很短,一般1~5分钟。但也存在有一些亲本出现两条卵带间隔一定时间产出,或是一条卵带分为多次产出的现象。不能一次将卵全部排出的个体,往往是其卵胶膜稀软、弹性差,这往往会导致卵粒过熟,丧失受精能力。(三)群体内性腺发育进程存在个体差异 有资料表明,大鲵在自然环境中,其群体的繁殖季节可延续5个月,相对于个体而言,这种成熟时间的个体差异就十分明显。通过人工驯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个体间性腺发育进程的差异,但仍然存在。在人工繁殖盛期,同一批催产的亲本,总是有部分个体(约占30 %) 不能获产,解剖后检查,其性腺处于第Ⅲ期,卵径为2~3毫米。将当年全部是产过卵或排过精的亲本放入专池饲养,次年同时进行催产,多年重复催产的结果与上述现象一致,这反映出大鲵的性腺发育进程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人工繁育的子代,在养殖为亲本后,其个体的性成熟时间也并不一致。在每年的5月底至9月初,均可发现性成熟个体的存在。(四)性周期 在人工养殖的越冬过程中,大鲵卵巢处于第Ⅲ期。水温升至12 ℃以上时,性腺开始发育,经过100~120天可达到性成熟。产后卵巢退化萎缩,发育趋向是退化过程,卵巢内的剩余卵粒将被机体吸收,这个过程约需2 个月,之后再恢复发育功能。虽然大鲵卵巢中同时具有几个发育时相的卵粒,但一个生殖周期中只有部分卵粒可以发育至成熟。可能卵巢中有某种机制来保证只有正常数量的卵母细胞进入快速生长达到成熟期,而并非各时相卵母细胞同步增长或分批发育。这在产后亲本中,于10 月下旬再次进行的催产结果得到验证,催产后未见产卵,为Ⅲ期卵巢,结合大鲵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大鲵是一年一次产卵类型。采用终年恒温养殖,大鲵也同样表现为一年内性腺只发育至成熟一次。连续几年可产卵或采得精液,这从另一方面也证实,达到性成熟年龄的大鲵,每年均可性成熟一次。就群体而言,在同等养殖条件下,雄性大鲵发育至性成熟的时间相对要长,成熟高峰比雌鲵晚10~20天。这种现象是否与养殖条件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二、大鲵人工繁殖最适催产的季节与时机的探讨目前国内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在认真做好大鲵亲本驯养的前提下使其在较适宜的环境下,性腺发育成熟,然后采用生理与生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采用人工采卵与采精进行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的。那么,人工催产的最适催产的季节和恰当催产时机,如何掌握呢?这是人工催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因为人工催产注射催产激素,使其雌鲵排卵,雄鲵排精。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卵产的不少,雄性挤出的精液很有活力的精子又不多,结果其总的受精率低下。这当中,究其原因,则是人工催产的最适时机没有掌握住。因为无论是雄鲵或雌鲵,只有其性腺在适当成熟时期注入催产激素才能顺利完成“生理成熟”完成精卵结合受精大业。也就是说人工催产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而大鲵由于是野生动物,在人工环境下,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且通过生产实践证明,野生大鲵的生长与发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个体差异比较大,这就带来大鲵性腺发育成熟的时间不同步,存在早晚的差别。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在“准”上没把握,一般采取分批进行催产,所以大部分的卵质量不高,故而受精率低下。什么是成熟的标准呢?从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而言,大鲵性腺发育要达成熟的Ⅳ期末,从细胞学的特征而言,卵细胞的细胞核要极化偏位。精细胞发育变态完成,这和两栖类与鱼类基本相同。但这些究竟是体内的标准,采用常规肉眼观察是无法获取的,而大鲵的外部形态观察,不像鱼类白鲢那样明显,所以带来一定的难度。这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说的。其次,大鲵性腺发育成熟又与不同地域和鲵池的水温、大鲵摄食状况及饲养水平不同,作为人工驯养的大鲵,因为水土不一样而有差异,有早有迟。如广东、福建则成熟季节早,如广东花都的养殖场在6份就大批次的开始做人工繁殖。湖南而言,湘南可能早一些,湘西山区又要迟一些,如在湖南衡阳养殖场搞大鲵苗种生产时,雄性大鲵在5月下旬,就可以经过人工催产而挤出活精子;雌性大鲵在6月上旬,才可以经过人工催产而排出卵子。在湖南省张家界养鲵场,搞大鲵苗种生产时,雄性大鲵在6月中旬,就可以经过人工催产而挤出活精子;雌性大鲵在7月上旬,才可以经过人催产而排出卵子。因为精子是以活体储存在雄鲵体内,所以能等待雌鲵卵子成熟后,便于随时随地给雌鲵排出的卵子授精。因为卵子在雌鲵体内不耐储存,如未及时排出,则要转向生理死亡,发生自然退化,会因卵子成熟而失去受精能力,所以雌性先成熟无益于传宗接代。这个时机,绝不能跟风,而要在实践中结合当地的实际,加强总结,逐步找准适合催产季节。那么当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结合本地实际,对亲鲵编号驯养情况与每年人工繁殖的情况,加以系统细致记录记载,逐号跟踪进行相关分析,主要总结分析大鲵人工繁殖结果与亲鲵个体大小,摄食、生长及催产时间的关系。2.详细记录每个繁殖周期,其中最佳有效催产期的常年水温的积温关系,这样经过2~3年,则可在当地找出一个繁殖周期水温积温的参数值。可以相对确立大鲵催产的有利时机。3.也可采用对大鲵无伤害的物理观察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大鲵性腺发育成熟的显示指标(如卵的直径大小和精巢横断面的粗细指示值,与人工催产结果好坏的相关检测指标的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大鲵的催产的成功率,提高精卵质量,从而提高受精卵。4.也可采用大鲵不同发育成熟阶段的尿液人特定生化指标和大鲵性腺成熟及人工催产结果的关系研究,以期取得生化简易检测大鲵成熟度的标准。这方面笔者与湖南农业大学已合作开始进行研究。5.利用生态学的方法,尽可能为大鲵创造适应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管理,使大鲵能在人工环境条件下,健康成长,正常发育成熟,这是提高大鲵成熟率,为大鲵人工催产提高催产率、受精率的先决条件,也是有效提高大鲵人工繁殖的效率的重要基础。
畜牧导航:
养鱼资讯 养鱼技术 鱼价格行情 鱼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鱼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