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误诊病例分析
-----
不久前,广东省鹤山市某个体养鸡户饲养3500只蛋鸡,在育雏期、育成期生长良好。至86日龄已接种马立克氏、新城疫、支气管炎、鸡痘、法氏囊病等疫苗。鸡群从74日龄开始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约22%的鸡出现轻微
咳嗽,打喷嚏,甩头,颜面部肿大等症状。至82日龄时,鸡群发病率达61%,采食与饮水量下降约30%,死亡36只。户主认为是
支原体感染,患病期间曾用盐酸
环丙沙星,但效果不明显。后到本所求诊,诊断肉鸡传染性鼻炎,建议其改变治疗药物,结合中西药治疗,5天后控制了疫情,共死亡鸡48只。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采食饮水量下降,精神沉郁,羽毛逆立,打喷嚏,鼻腔先流出清亮液体后转为粘性鼻液,并伴有
结膜炎,流泪。后期病鸡鼻腔流出脓性分泌物,在鼻孔周围形成黄色的痂皮,并伴有恶臭;眼睑与面部单侧或双侧性
水肿,严重的整个头部肿大,眼睛深陷入眼眶内。另外,病鸡出现呼吸困难,有啰音,偶尔发出怪叫声,有的排出绿色稀便。最终因呼吸困难和身体极度消瘦而死亡。 解剖病死鸡10只,患病鸡8只,共18只。主要病变为:颜面部皮下水肿,鼻腔及窦黏膜具卡他性炎症,表面有大量粘性分泌物,眼睑内堆积了大量干酷样分泌物。此外,检出3只鸡有
肺炎和气囊炎,4只鸡十二指肠黏膜出血,还有1只鸡
心包膜和肝脏表面覆盖有一层白色纤维素。其他内脏器官未见异常。 诊断 1、病科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鼻窦分泌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单个或成对的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有的呈球杆状。 2、分离培养 将蘸有病料的棉拭子在血琼脂平板上划线,然后用
葡萄球菌在平板交叉划线,置于含5%CO2的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可见葡萄球菌周围出现“卫星”样生长的菌落,并用此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看到明显的两极浓染的卵圆形杆菌。 通过以上检验,初步判断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 3、动物感染实验 将培养物接种于5只健康鸡的眶下窦内,两天后发病,出现鼻炎等一系列与患病鸡群相同的症状,进一步证明副鸡嗜血杆菌是引发该场鸡群发病的病原。 治疗措施 1、消毒 发病期间,坚持每天用“拜康”带鸡喷雾消毒一次;用“水易净”作饮
水消毒,并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 2、西药治疗 用磺天霸(主要成分为复方磺胺)饮水,早晚各一次,首日加倍,连用4天;对颜面肿胀、结膜炎的鸡只采用
链霉素(10万IU/kg体重)进行喷雾,用
红霉素眼膏涂眼,一日一次;用“拜固舒”拌料以补充营养。 3、中药治疗 应用
中草药方剂3剂:
白芷、
防风、益
母草、
猪苓、
诃子、
泽泻、
穿心莲、
金银花及
乌梅各100克;
辛夷、
桔梗、
半夏、生
姜、
甘草各80克。粉碎后水煎4次,去渣合并药液10升,供1000只鸡饮用,药渣拌料,每日一剂,连用3天。 5天后,鸡群基本恢复采食饮水,严重病鸡经隔离治疗颜面肿胀逐步消退,此后没有复发。 小结与讨论 1、由于养殖户缺乏经验,该场从未使用传染性鼻炎疫苗。开始认为是支原体病,曾用药治疗但无效,导致病程拖延较长。 2、引发该病的重要原因是立秋后气温降低且连降暴雨,养殖户为保暖,关闭了主要的通风窗口,加之农忙,未对鸡粪进行及时清除,使舍内氨气浓度升高,温度增大,从而促使该病发生。另外,消毒时间不固定,所用
消毒药物单一,水槽长期不清洗,也是重要诱因。 3、药物治疗方面:选用磺天霸饮水,是因为其主要成分为复方磺胺,对副鸡嗜血杆菌高度敏感。链霉素通过喷雾给药,可直接进入呼呼道杀菌。同时用“拜固舒”拌料,给病鸡补充了营养,达到鸡体电解质平衡。 按中兽医观点,鸡为阳中之阴,喜燥而恶湿。连降暴雨使之久处湿地而感外湿,导致清阳不升,肺气不宣,鼻窍阻塞而导致传染性鼻炎。故按照辩证施治理论,医治应疏风解表、宣肺化痰、通窍化瘀、利水解毒,以调整机体、扶正祛邪。方中的白芷、辛夷、
生姜辛温解表;穿心莲、金银花、
益母草清热解毒;猪苓、泽泻渗湿利水;乌梅、诃子生津止渴,利肺涩肠;桔梗宣肺化痰定喘;甘草不但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更兼调合诸药。故采用本方与西药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该病虽然死亡率较低,但一经感染即可在全群缓慢扩散,造成鸡生长速度减慢,生产性能下降。养殖户应以预防为主,在鸡只30-40日龄时用A、C型副鸡嗜血性杆菌二价油乳剂灭活苗做首免,110日龄左右做二免,并注意加强药物预防和消毒工作。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