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的血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在牛养殖技术中牛的原虫病相对难对付。
//www.lindalemus.com/shouyi/pig/wenda/以下是牛巴贝斯虫病牛的疾病防治
1 病原学
巴贝斯虫为原虫,属巴贝斯科巴贝斯属。在我国,引起牛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体有3种,即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
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是一种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呈环形、椭圆形、变形虫样和梨子形等。典型的形状是双梨子形,尖端以锐角相连,每个虫体有一团染色质块,虫体多位于红细胞的中央,每个红细胞内虫体数目为1~2个。红细胞染虫率为2%~15%。
牛巴贝斯虫寄生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偶见于人。是一种小型虫体,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双梨子形虫体以尖端联成钝角,位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央。每个虫体内有一团染色质块。每个红细胞内可有1~3个虫体。
卵形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的红细胞内,淋巴细胞也有寄生。为一种大型虫体,虫体呈圆形、卵圆形及梨籽形,每个虫体含1~2团染色质,核外逸现象较常见,中央往往形成空泡。
巴贝斯虫在中间宿主牛的红细胞内行无性生殖,以出芽方式形成2个或4个虫体。当带虫红细胞破裂时,虫体释出,然后又侵入新的红细胞内重复以上过程。
蜱为巴贝斯虫的终末宿主。当蜱食入带虫血后,虫体进入蜱肠管内进行有性生殖。虫体可移行到雌蜱卵巢进一步复分裂,同时侵入蜱卵传给下一代,在幼蜱组织中继续繁殖,当幼蜱吸血时虫体迅速进人唾液腺在几天内形成感染性子孢子而感染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均为经卵传递。
2 流行病学
文献记载5种牛蜱、3种扇头蜱和1种血蜱可以传播双芽巴贝斯虫。在我国查明微小牛蜱是双芽巴斯虫的传播者。微小牛蜱是一宿主蜱,主要寄生于牛体,它以经卵传递方式传播双芽巴贝斯虫,虫体在蜱体内可保持传递3个世代之久。微小牛蜱每年可繁殖2~3代,每代所需时间约2个月。
牛巴贝斯虫的传播者有硬蜱、扇头蜱等。我国已证实微小牛蜱可传播牛巴贝斯虫,以经卵传递方式,由次代幼虫传播,次代若虫和成虫阶段无传播能力。牛巴贝斯虫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巴贝斯虫病因各地气候不同,一年之内可以暴发2~3次,由春季到秋季以散发形式出现,在南方发生于6~9月。一般情况下,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病死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病死率高,特别对老年瘦弱以及劳役过重牛,病情更为严重。当地牛易感性低,良种牛和外地牛易感性较高,症状也重。本病也可经胎盘感染。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2周。
起初病牛发热40~42℃,呈稽留热型。脉搏及呼吸加快,精神沉郁,喜卧地。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迟缓或停止,便秘或腹泻,有的病牛排黑褐色、恶臭带黏液的粪便。患牛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黄染。血红蛋白尿,尿的颜色由淡红变为棕红乃至黑色。血液稀薄,红细胞数显著下降,血红蛋白量减少到25%,红细胞大小不均,着色淡,有时可见幼稚型红细胞。重症时可在2~6天内死亡。慢性病例,体温波动于40℃上下持续数周,渐进性贫血消瘦,需经数周或数月才能康复。幼年病牛,病程仅数日表现为中度发热,心跳略快,食欲减少,略见虚弱,黏膜苍白或微黄,热退后迅速康复。
4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尸僵明显;可视黏膜贫血、黄疸;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皮下组织充血、黄染、水肿。脾脏肿大2~3倍,软化,脾髓呈暗红色,在剖面上可见小梁突出呈颗粒状。肝脏肿大,黄棕色。胆囊扩张,胆汁浓稠,色暗。
5 诊断
5.1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可采取血液涂片,姬姆萨氏染色,检查红细胞中的虫体。有时需反复多次或改用集虫法进行检查,才能发现虫体。
此外,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也可应用。
6 防治
牛体灭蜱:在春季和夏季蜱活动频繁季节,每周对牛体喷洒或药浴灭蜱一次。
避蜱放牧:牛群应避免到蜱大量孳生和繁殖的牧场去放牧,以免受到蜱叮咬,必要时改为舍饲。
【预防】对疫区放牧的牛群,在发病季节到来前,每隔15天用三氮咪注射一次,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毫克。也可以用咪唑苯脲预防效果更佳。
【治疗】:可用锥黄素、三氮咪、硫酸喹啉脲、咪唑苯脲等药物。
总结:以上是牛巴贝斯虫病牛的疾病防治,这病主要通过蜱传播,所以一定要不断提高牛养殖技术,做好环境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