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联网
马媾疫是由锥虫科锥虫属的马靖疫锥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生殖器官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是健马同病马交配时发生传染。有时,也可以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人工授精器械、用具等传染,所以本病在配种季节后发生的较多。 当马靖疫锥虫侵人马体后,如果马匹机体抵抗力强,则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而成为带虫马,带虫马匹是马疫的主要传染来源。驴、骡感染后,一般呈慢性或隐性型。改良种马对马靖疫锥虫的易感性较高,多取急性经过,尤其是长年舍饲的种公马常为急性发作,症状也较明显。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月,最早为天。马靖疫锥虫侵人机体后,先在其侵人的部位(泌尿生殖系统)进行繁殖,产生毒素,马匹机体在虫体及毒素刺激下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如局部炎症和抗体形成等。体温中度升高。如果马体抵抗力弱,锥虫乘机大量繁殖,毒素增多而被机体吸收,就出现一系列典型临床症状,尤以神经系统的症状最为明显,因此认为靖疫系一种多发性神经炎。主要症状如下。
()生殖器症状:公马一般先在包皮前端发生水肿,逐渐蔓延到阴囊、包皮、腹下及股内侧。触诊水肿部,无热,无痛,呈面团样硬度,大小不一,牵遇后不消失。尿道粘膜潮红肿胀,尿道口外翻,排出少量混浊的黄色液体。阴茎、阴囊、会阴等部位的皮肤,相继出现结节、水泡、溃疡和缺乏色素的白斑。在半放牧的马匹中,白斑常不明显或缺乏。有的病马阴茎脱出或半脱出,性欲亢进,精液质量降低。母马阴唇肿胀,逐渐波及乳房、下腹部和肌内侧;阴道粘膜潮红、肿胀、外翻,不时排出少量粘液脓性分泌物,频频排尿,呈发情状态。在阴门、阴道粘膜上不断地出现小结节和水泡,破溃后成 为糜烂面,但能很快愈合,其后在患部遗留缺乏色素的白斑。病马屡配不妊,或妊娠后容易流产。
()皮肤轮状丘疹:在生殖器官出现急性炎症后的个月,病马的胸、腹和臀部等处的皮肤上出现无热、无痛的扁平丘疹,直径约一巧厘米,呈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中央凹陷,周边隆起,界限明显。其特点是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数小时到一昼夜),然后再出现,如不经常检查马体,容易被忽略。
()神经症状:病后期,除全身症状加重外,病马的某些运动神经被侵害,出现腰神经与后肢神经麻痹,表现步样强拘,后躯摇晃和跋行等,症状时轻时重,如嘴唇歪斜,一侧耳及眼睑下垂。
()全身症状:病初体温稍升高,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随着病势加重,反复出现短期发热,渐进的贫血,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末期,后躯麻痹不能起立,可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监测与诊断在疫区,马匹配种后,如发现有外生殖器炎症、水肿、皮肤轮状丘疹、耳聋唇歪、后躯麻痹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时,可怀疑为马疫,为了确诊,须进行虫体检查、血清学诊断与动物接种试验等。如不能进行实验室诊断,可根据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用特效药治疗,收到显著效果时,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类症鉴别进行诊断时,须与伊氏锥虫病、传染性贫血、传染性脑脊髓炎和血抱子虫病等加以鉴别。靖疫与伊氏锥虫病,可根据其特异性症状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加以区别。其他一些疾病,可根据病原体及特异性症状的有无,补体结合反应和动物接种试验的结果等加以鉴别。
[控制措施]
()治疗。治疗方法和原则同伊氏锥虫。
&nbs//www.lindalemus.com/shouyi/zhujiage/shengzhu/p;()预防。马媾疫主要是通过病马与健马交配而感染,预防本病要抓住这个主要环节。
在疫区,于配种季节前对公马和繁殖母马进行一次检疫,包括临床检查和血清学试验。对阳性或可疑母马进行隔离治疗,病公马一律阉割,不作种用。对健康公马和作采精用的母马,在配种前用安锥赛预防盐进行预防注射。为了检出新感染的病马,在 7月份再进行一次检疫,采血三次作血清学诊断,每次间隔天。
未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对新调人的种公马或母马,要严格进行隔离检疫,每隔个月次,共进行次。
大力开展人工授精工作,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感染机会,配种人员的手及用具等应注意消毒。公马的生殖器应用的碳酸氢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岁以上的公马和阉割不久的公马应与母马分开饲养,没有育种价值的公马应进行阉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