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营养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
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天然饵料很少,人工饲料的配制只有营养全面,才能使鱼类健康、迅速的生长。最适合的饲料应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要搭配适当,才能使鱼类生长迅速、健康,饵料系数低;否则,某种营养成分缺乏或过多,不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且饵料系数高,鱼类的体质差,严重时还会引起生病甚至死亡。常见的鱼类营养性疾病有以下几种:1、萎瘪病(瘦背病)1.1病因: (1)由于放养过密,饵料不足,部分鱼苗或苗种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致使鱼类发生此种疾病。(2)由于饲料中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如
叶酸、
维生素E等,或由于饲料中脂肪被氧化产生醛、酮、酸等有毒物质,某些维生素被破坏,引起饲料的营养价值下降,适口性下降。1.2症状: 病鱼往往在池边缓慢游动,无力摄食。病鱼鱼体干瘪,枯瘦,头大体小,背似刀刃,鱼体两侧肋骨可数,鳃丝苍白,严重贫血,活动迟缓,体色发黑。1.3防治方法: (1)合理调整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足够的饲料。(2)越冬前要使鱼类吃饱,长好,尽量缩短越冬期停止投饲的时间。(3)鱼患萎瘪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增加营养,在疾病早期可以恢复健康。2、
脂肪肝病2.1病因: 鱼在饲料中摄入糖类过多,超过了鱼类对糖类需求限度,多余部分则合成脂肪。糖类是一种廉价热源,可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同时糖类也是构成鱼体组织成分之一。但鱼类可利用糖类的程度远远低于畜禽,且不同种类又有很大差异。如果长期摄入糖过量,便会引起脂肪在内脏的积累,妨碍其正常机能。2.2症状: 鱼体短、肚子大,解剖后发现腹腔内积满脂肪,引起肝脏脂肪浸润,肝肿大,外表有光泽,肝功能减弱,肝解毒能力下降,鱼类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差,不耐长途运输,越冬易死亡。2.3防治方法: (1)不可单纯考虑价格因素而选用低蛋白、高能量饲料和非全价配合饲料。(2)应选用稳定性好、配比合理、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3、肝坏病3.1病因: 肝坏病是目前养殖鱼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使用受细菌、病毒侵染或脂肪氧化较严重的饲料,这类过氧化脂质的饲料经分解所产生的醛酮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从而损害鱼类肝组织,造成弥漫性脂肪变性影响肝功能,使肝脏呈黄色或黄褐色,导致肝坏死;投喂受霉菌感染的饲料,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及亚硝酸基化合物等导致鱼类的肝病;养鱼水体受铜、氨等物质污染引发肝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呋喃类或其它类对鱼肝脏造成刺激的药物,也易使鱼肝脏出现病变。3.2症状: 肝细胞大片坏死,导致鱼体腔内蓄积
腹水等症状。3.3防治方法: 同鱼类脂肪肝病。在病症确诊后,可投喂水产专业鱼药厂家生产的保肝护肝药物。4、贫血病4.1病因: 饲料中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污染中毒。4.2症状: 鳃丝苍白或浅粉红色。由于供血不足、缺氧,往往出现浮头症状。4.3防治方法: 选用稳定性好、配比合理、营养全面的饲料。5、软骨病(方头病)5.1病因: 饲料中缺磷会造成软骨病。尽管鱼类可以通过鳃吸收水中的钙,但难以吸收水中的磷。因为水中的磷一部分被浮游植物所吸收,一部分以磷钙化合物沉积于水底,水中溶解的有效磷的含量极低。鱼体所需要的磷几乎全部来自于饲料,并且鱼体对于钙、磷是同步吸收的,如果饲料中缺磷,钙的吸收就会受到影响,会造成鱼体缺钙,即所谓的“软骨病(方头病)”。5.2症状: 头骨和脊椎骨软化变形,头骨由于变形而成方形,故称“方头病”。5.3防治方法: 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钙(不低于饲料量的1%),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6、鱼畸形6.1病因: 主要是缺乏维生素c。有时是维生素c添加量不足,有时是加了未经保护的不稳定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或饲料加工中被破坏或被其它物质破坏。6.2症状: 鱼的脊椎成为“S”型,影响鱼的生长和外观。6.3防治方法: 在饲料中添加水产专用维生素c。
畜牧导航:
养鱼资讯 养鱼技术 鱼价格行情 鱼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鱼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