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中毒病及防治方法,鸡中毒了怎么办
-----
1 喹
乙醇中毒 喹乙醇(Olaquindox)又名倍育诺、快育灵、喹酰胺醇,因其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效果,尤其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所致的消化道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是常用的添加剂之一。该药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确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特别在在饲养环境较差的场地使用效果更为显著。然而,由于使用方法不当等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喹
乙醇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常造成重大损失。 1.1 病因: 喹乙醇中毒多因使用方法不当所致,如饲料中添加量过大、混合不均匀、饲喂含药饲料时间过长等。由于喹乙醇几乎不溶于水,因而唯有通过拌料给药,如误采用饮水给药也会引起中毒。 1.2 症状: 精神不振,采食减少或停食,鸡冠和肉髯发紫,口腔粘液增多,排稀便。视中毒程度不同,体温降至35.5℃~36.2℃不等,畏寒,低温季节更明显。腿肌软弱无力,脚软,早期勉强以关节着地行走,后期则完全
瘫痪,飞节红肿,最终因丧失饮食能力而死亡。中毒症状出现时间与喹乙醇摄入量呈正相关,鸡饲料中喹乙醇含量达700毫克/千克时可以在24小时内出现典型中毒症状,72小时内可见大批死亡。 1.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口腔有粘液,多数病鸡的嗉囊和肌胃内含有淡黄色的内容物,鸡冠、胸下、肛门少毛部位有散在淤血斑,皮下组织干燥无光。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点及出血斑,小肠粘膜呈弥散性出血。尤以十二指肠为甚,腺胃到小肠段粘膜易剥离,呈糜烂状,肠腔内含有大量灰黄色粘液。泄殖腔严重出血。肝脏肿大,表面呈
土黄色,切面外翻,质地脆弱。肾脏可见轻微肿大,密布针尖状出血点,皮质、髓质呈暗灰色,界限不清,输尿管多有淡黄色或白色沉淀物。血液呈深紫褐色。心脏体积增大,右心扩张淤血,冠状沟脂肪及心外膜等处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心肌色淡且弛缓。 1.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用药史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送含药饲料进行实验室化验,最终达到确诊。 1.5 防治: 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对喹乙醇中毒进行解毒的特效药物。对于已发生中毒的病鸡,除停止使用一切抗生素类药物和含药饲料外,对症疗法一般是采取保护肝脏和促进肾脏排泄、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措施。可在饮水中投入0.1%~0.15%的
碳酸氢钠、6%~8%的蔗糖或3%~4%的
葡萄糖,供病鸡自由饮用,或用5%的
硫酸钠水溶液给鸡连饮3天。同时投喂相当于营养需要5~10倍的复合维生素或0.1%的
维生素C,有条件时也可煎服具有疏肝、利尿、解毒作用的
中草药,但切忌投用抗生素类药物,同时给予充足的饮水。以上措施能减少损失,但严重中毒的鸡只一般预后不良。 许多临床实践证实,喹乙醇具有中等到明显的蓄积毒性。因此,为了避免喹乙醇中毒,应严格控制用药量和使用时间,家禽要按《中国兽药典》推荐的喹乙醇混饲浓度(25~35毫克/千克,即1000千克饲料添加喹乙醇原料药粉25~35克或5%的喹乙醇预混剂500~700克)进行使用。喹乙醇一般不推荐内服约药作治疗用,如非用不可时,内服的最大剂量:雏鸡30毫升/千克体重,成鸡5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内服一次,或以同样剂量分2次内服(给药间隔为12小时),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天。混料使用时,必须充分搅拌均匀,可采取等量递增混合法, 这一方面尤其适用于个体养禽户自己混料。另外,喹乙醇难溶于水,一般不要采用饮水方式给药。 2 马杜霉素中毒 马杜霉素属一种新型的离子载体抗生素,该药对鸡球虫病具有良好的疗效。90年代初,美国氰胺公司以“加福”的商品名开发生产,目前我国也有不少厂家进行生产,并冠以“杜球”、“克球皇”、“抗球王”等商品名进行推广应用。由于该药毒性较大,用量少,有时混饲浓度超过5毫克/千克即可引起中毒,从而使养鸡生产蒙受重大损失。 2.1 病因: 主要是使用剂量过大所致。例如,目前市售的各种不同含量马杜霉素的商品药物及浓缩料较多,一些用户
盲目加大用量,或将几种含该药的商品药联合使用,或在已经添加马杜霉素的浓缩料中随意再添加药物,从而造成用量过大,导致鸡只中毒发生。 2.2 症状: 发病迅速,吃混药饲料后10~20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病鸡呆立不动,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强,软脚蹲伏,驱赶时靠张开两翅着地行走,腿部麻痹,严重者瘫痪在地,侧卧地面,两腿向后伸直,触摸关节无异常变化。病鸡拉稀,粪便带有黄白色或绿色,后期饮食欲废绝,脚干,昏睡,迅速
脱水消瘦,体重急剧下降,部分鸡只有
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病症状。 2.3 病理变化: 肝微肿或不肿大,轻度淤血,呈暗红或黑红色。胆囊肿大,充满黑绿色胆汁。必外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肾脏多肿大,淤血,有的可见尿酸盐沉积。腺胃粘膜充血
水肿,十二指肠、小肠轻度充血或出血,肠内容物为粘液样物质。腿肌轻度充血,有的肌肉失水,呈暗红色。 2.4 诊断: 可根据鸡群用药情况调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诊断。马杜霉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软脚、瘫痪,侧卧地面,但这些症状在一些有呼吸道病的鸡群中同时出现时,应注意与亚临床型鸡新城疫加以区别。在中、小鸡中,
维生素E及硒的缺乏和饲料中磷酸氢钙含氟过高也常可使部分鸡只出现软脚及侧卧地面,且多数是体况好较的鸡只先出现,应注意与马杜霉素中毒相区别。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复制毒料发病试验,以达到确诊。 2.5 防治: 马杜霉素对鸡球虫病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其安全范围小。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规定量使用,切忌超量用药,并在使用时计算和称量准确,以防引起中毒。 马杜霉素的使用标准量为1000千克饲料添加纯品马杜霉素5克。连续使用时间不宜太长,产蛋鸡按上述用量使用3天后就会引起中毒,肉仔鸡连续使用7天后要停用3~5天,而且在肉仔鸡上市一周前一定要停用。 如发现中毒,要立即停止使用该药或更换饲料,给予5%
葡萄糖水及一些含钾、钠禽子的电解质,并增添0.01%~0.02%的维生素C,对排毒和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可减轻腿疾发生。对不能站立和行走的病鸡,可皮下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10毫升/只,每天1~2次,可收到一定的效果。也可以在水中加入
口服补液盐(含
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
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每250克口服补液盐加水15千克,同时加入水溶性多维素,如速补-14,每日灌服3~6次,有一定疗效。 3
氟中毒 氟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内直接参与骨骼代谢,维持正常的钙磷平衡。在一定的pH值下,适量的氟有助于钙磷形成羟基磷灰石,促进成骨过程,并能使骨骼的强度增加,密度提高。但氟的需要量很少。如果饲料中氟过量就会引起氟中毒。近年来,由于使用一些高氟劣质磷酸氢钙致使家禽发生氟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给养禽者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鸡对氟的耐受性不同品种和日龄差异很大。雏鸡较中、大鸡敏感,产蛋鸡比肉鸡耐受性强,可能是因为产蛋鸡日粮中的钙含量较高。一般情况下,日粮中添加磷酸氢钙时,肉鸡氟的安全量为200~250毫克/千克,产蛋鸡为300~400毫克/千克,最大安全量为500~700毫克/千克。在肉鸡如果所使用的磷酸氢钙的氟含量为1.5%,用量占日粮的1%,再加上饲料中其它物质,如石粉、鱼粉等所含的氟,饲料中的总氟含量就可能超过200毫克/千克,从而导致中毒。 3.1 病因: 饮水或饲料中的氟含量超标是引起氟中毒的唯一原因,而导致氟含量超标的原因除了鸡只直接接触一些氟化物外,目前来看使用劣质含氟过高的磷酸氢钙作为添加剂,致使鸡日粮中氟含量过高,是主要原因。一些生产厂家在加工磷酸氢钙的过程中质检不严格,或不脱氟或脱氟不彻底,使产品的氟含量远远超出规定指标(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规定,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磷酸氢钙氟含量不能超过0.18%),据检测有的产品氟含量最高达2.68%。 当饲料中大量的氟被机体吸收后,通过与血中的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氟化物,致使血钙降低,导致具有生理活性作用的钙离子急剧减少,为补充血钙的不足,骨中的钙便不断释放,骨钙与血钙之间的成骨及破骨平衡遭到破坏,钙磷代谢受影响,从而引起骨骼钙化不足,骨骼疏松膨大变形,出现跛行甚至瘫痪。高氟还会使与钙、镁、锰、铜、
锌、铁等有关酶的活性降低,直接导致脂肪的利用率下降及糖代谢紊乱,从而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性能。 3.2 症状: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羽毛粗乱无光泽,消瘦,排稀便,喙软,爪干燥,腿部无力,喜静卧,关节肿大,僵直,步态不稳,运动障碍,软脚,以跗 关节着地俯卧,或两腿呈“八”字形外翻,严重者跛行或瘫痪,个别
鸡头打颤,有的因
腹泻、痉挛、衰竭而死。种鸡除偶见软脚及跛行外,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生产性能下降,表现产蛋率、种蛋孵化率逐渐下降,尤其受精率可降到60%。产蛋鸡还表现蛋质量差,蛋壳薄、破蛋增多。 3.3 病理变化: 骨骼发育不良,胸骨变形,在胸骨和椎骨结合部位肋骨向内卷曲,骨骼松软,易变而不易折断,骨骼颜色变淡,严重者呈土黄色,有的可见肋骨粗大。肾微肿,输尿管中有尿酸盐沉着。大脑、
小脑脑膜轻度充血。有的可见了肝脏轻度肿大,呈黄褐色,个别
鸡肝脏表面有点状出血和灶性坏死,有些鸡腹腔中有少量淡黄色
腹水。肠粘膜脱落,肺淤血、水肿,气管环有出血。血液凝固不良。 3.4 诊断: 可根据发病情况和所喂饲料调查、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饲料中氟含量测定,当所测指标超过规定量时即可确诊。 3.5 防治: 发现中毒病鸡,应立即停喂含氟高的饲料,更换氟含量合格的饲料,并在日粮中添另800毫克/千克的硫酸铝,以减轻中毒。给病鸡饮用5%葡萄糖水,连用5天,并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B,以促进康复,增强抗病能力。补充钙磷也有助于氟中毒病鸡的康复。 防止氟中毒发生,关键是把好原料关并及时检测饲料、饮水中的氟含量,一旦超标,要迅速更换。在选购磷酸氢钙时,一定要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厂家产品。一旦购入含氟量偏高的磷酸氢钙,在使用时可搭配一定比例的含氟量低的优质磷酸氢钙使用,以降低饲料中的总氟含量,避免发生中毒。也可适当提高日粮中的钙含量,因为钙与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据大量的研究证明,饲料中钙的含量可影响氟的吸收,一般情况下,家禽日粮中80%氟可被吸收,加入钙后可使氟吸收率降至50%。 在饲料
中使用植酸酶,以减少氟来源。植酸酶可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据认为植酸磷的有效率只有30%左右,但如果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大大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60%~70%),从而减少磷酸氢钙的使用量,降低饲料中的氟含量。 养殖场必须加强饲料检测意识,要定期对日粮以及磷矿石、鱼粉、骨粉、石粉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使鸡饲料中的氟含量在规定范围内,以防过量造成中毒。 4
氨中毒 氨气具有辛剌刺激性臭味,其比重为0.59,可感浓度为5.3毫克/千克,水溶性强。正常禽舍氨的浓度应低于25毫克/千克,此时即使能嗅到氨的臭味,但对鸡的生长无大危害,当氨浓度超过25毫克/千克时,能刺激眼睛引起
结膜炎,氨浓度达到75毫克/千克时,便可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氨气中毒冬季及早春时节较为常见,北方比南方地区更为多见。 4.1 病因: 氨气中毒主要是由于鸡舍内的粪便、饲料、垫料等腐烂分解产生大量氨气的结果,尤其是鸡舍潮湿、肮脏等环境会促进氨的产生。管理不善,鸡舍通风不良,可使禽舍氨气含量大增,鸡只将氨气吸入呼吸道,刺激气管、支气管使之发生水肿、充血、分泌粘液充塞气管等变化;氨气还可损害呼吸道粘膜上皮,使病原菌易于侵入;氨气吸入肺部,则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的携氧功能,导致贫血等变化,引起中毒。 4.2 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喜饮水,鸡冠发紫,口腔粘膜充血,流泪,结膜充血,部分病
鸡眼睑水肿或角膜混浊,部分鸡可表现伸颈张口呼吸。临死前出现
抽搐或麻痹。中毒病鸡多位于鸡笼上层,而且距门窗越远,鸡的死亡率越高。 4.3 病理变化: 病鸡消瘦,皮下发绀。尸僵不全,血液稀薄色淡。鼻、咽、喉、气管粘膜、眼结膜充血、出血。肺淤血或水肿,
心包积液、脾微肿。肾脏变性,色泽灰白。肝肿大,质地脆弱。在慢性中毒病例胸腹腔可见到尿酸盐沉积。 4.4 诊断: 舍内有强烈的氨气味,刺激眼睛,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即可作诊断。 4.5 防治: 鸡群一旦发生氨中毒,应立即开启病鸡舍全部通风换气设备和门窗,进行强制性通风换气,力争在短时间内使舍内氨气浓度降至25毫克/千克以下,或根据鸡群中毒程度考虑更换鸡舍。 中毒病鸡可用1∶3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数日。 对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角膜及结膜发炎的病鸡可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一个疗程。 为防止氨气中毒发生,可采取下列措施:①加强通风管理:鸡舍要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并根据情况定时开启。就肉仔鸡而言,其换气标准是:春秋3.3立方米/小时,夏季6.6立方米/小时,冬季1.8立方米/小时。如无换气设备的鸡舍,则应视具体情况,适时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这在寒冷的冬季和其它季节的夜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加强夜间检查。②控制鸡群饲养密度:舍内鸡群饲养密度越大,越易引起舍内氨气浓度超标。所以,舍内鸡只密度应合理,一般冬季密度可适当高些,夏季密度可适当低些。③切断舍内产生氨气之源:要勤于打扫,定期清除粪便,保持舍内清洁卫生。为防止鸡舍潮湿,可按鸡只比例放置饮水器并旋转合理位置,及时通风换气,在舍内垫料潮湿处用生
石灰吸湿或用干木屑吸湿,从而降低鸡舍内湿度,减少氨气的产生。 5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家禽吸入一氧化碳后,在血液中形成多量的碳氧血红蛋白致使全身组织乏氧的一种疾病,常可导致鸡只大批死亡。 5.1 病因: 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含碳化合物在
氧气不足条件下燃烧所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因而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在室内需要生火的季节或育雏舍。冬季禽舍及育雏舍烧煤取暖,如果烟囱堵塞、倒烟、漏烟就容易产生一氧化碳,而此时若舍内门窗紧闭、通风不良,一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则易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大200~300倍,而且结合后不易分离。当经呼吸道进入肺内,一氧化碳便通过肺泡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随血流分布全身,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致使机体全身组织缺氧,而产生中毒症状。据认为,当舍内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1%~0.2%时即可引起中毒,当达到3%含量时则会引起家禽窒息死亡。 5.2 症状: 一般多易发生较轻的慢性中毒。中毒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严重中毒者表现精神不安,烦躁,呼吸困难,
昏迷,
嗜睡,运动失调,瘫痪,少数鸡不时发出叫志,头向后仰,死前出现痉挛或惊阙。 5.3 病理变化: 可见血液为鲜红色或樱
桃红色,粘膜及肌肉色泽鲜红。嗉囊、胃肠道内空虚,肠系膜血管呈树枝状充血,心内、外膜上可见散在的出血点。 5.4 诊断: 可根据鸡舍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进行诊断。 5.5 防治: 发现中毒时,可将病鸡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舍内,即可逐渐好转,或者尽快打开门窗和通风换气设备,换进新鲜空气。为防止中毒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通风换气时温差骤变导致鸡继发感染,可应用
红霉素、
氯霉素纯粉按0.04%的比例拌入饲料内,搅拌均匀后给全群鸡喂饲。 将20%的维生素C200毫升、食糖400克、硫酸
链霉素80万单位溶于10千克水中,供鸡饮用,也有助于病鸡康复。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应经常检查鸡舍或育雏舍内的取暖设施,特别是在寒冷季节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与煤炉相连的烟囱周围障碍物造成的气流环境及其应有的高度,以免在风向多变时因戗风造成煤烟逆返、倒烟。舍内要设有风斗或通风孔及其它通风换气设备,并定期检查,确保室内通风换气良好。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