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
我市某养猪场发生了猪瘟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现将其诊断与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发病情况 我市某养猪场张某饲养的8头妊娠母猪、95头断奶仔猪及肥育猪,突然发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
便秘,
流产和产出死胎等临床症状,根据经验,随即用
青霉素、
链霉素和
安乃近等药物肌肉注射治疗,但效果不好,至21日累计发病妊娠母猪5头,仔猪及肥育猪46头,死亡11头,流产与产出死胎1窝。遂请笔者进行诊治。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委靡,食欲不振或废绝,发烧,体温高达41~42℃,稽留热,眼和鼻流出黏性分泌物,常卧地不愿起立,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呼吸,
咳嗽,便秘,排出算盘珠状干硬粪便,小便色黄,全身体表淋巴结肿大;公猪包皮内有积尿;妊娠母猪出现流产和产出死胎;后期病猪耳朵、鼻、四肢下部及腹下部出现紫红色斑点、出血,最后呼吸极度困难,后躯摇晃,共济失调,体温下降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全身黏膜、浆膜等处都有程度不一的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充血,暗红色,切面多汁,呈弥漫性出血,有的呈大
理石状,尤其是颈部、肠系膜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喉头会厌软骨上有出血点。
心包、胸腔有浅黄色积液,
肺脏肿大,间质增宽,有点状坏死灶,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的液体。肝脏肿大、硬度增加,有针尖大的坏死灶和出血点。肾脏色变淡,有出血点。膀胱有许多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脾脏有出血性梗死,梗死灶在脾脏的边缘呈黑色,略突出于脾表面,大小不一。胆囊黏膜可见溃疡和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病程较长的猪,
盲肠、回盲口黏膜上有坏死,突出于肠黏膜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同心轮层状的纽扣状溃疡。个别脑膜和
小脑充血、
水肿,有出血点。 4 实验室检验 4.1 涂片镜检 无菌采肝脏、肺脏、淋巴结、胸腔和
心包积液等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均发现有数量不等的一端稍细,另一端钝圆,呈月牙或
香蕉形的弓形虫滋养体,虫体胞浆呈淡蓝色,位于虫体中部偏向钝圆一端的核呈紫红色。 4.2 细菌学培养 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脏、肺脏及淋巴结等,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 h,无细菌生长。 4.3 动物实验 取病死
猪肝脏、肺脏和淋巴结等病变组织,打碎研磨后加入10倍量生理盐水,经双抗处理,按每只1 ml剂量腹腔注射,接种于10只小鼠,作为试验组;同时取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接种后每日观察状况。结果:试验组第3天开始有2只发病,14天后10只全部发病,表现腹围增大,取
腹水制成涂片,干燥后姬姆萨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大量呈弓形、月牙形或香蕉形的弓形虫滋养体,同时取腹水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放在37℃恒温箱,培养24 h,无细菌生长。 4.4 猪瘟病毒检测 取病死猪扁
桃体和肾,进行猪瘟荧光抗体检测(制作压片、染色和镜检),可见呈明亮黄绿色荧光点。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分析,诊断为猪瘟与弓形虫混合感染。 5 治疗 5 .1 首先立即将病猪进行隔离饲养治疗,彻底清扫猪圈垃圾和粪便,并集中焚烧处理;对猪舍及周围环境、饲槽、饮水槽等器具用2%烧碱溶液或0.01%百毒杀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每日1次。其次,防止
猫、狗等动物进入或靠近猪舍,对养猪场进行灭鼠。 5.2 对于弓形虫,患病猪用磺胺-6-甲氧嘧啶针剂,按60~80 mg/kg体重(首次量加倍),维持量30~40 mg/kg体重,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日,同时配合使用30%安乃近5 ml、5%
维生素C 5~10 ml、1%
维生素B1 3~5 ml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5.3 对于猪瘟,病猪用本场自制的猪瘟高免血清,进行肌肉注射,每头10~15 ml,隔天重注1次,剂量减半。在应用血清后1周后再注射猪瘟疫苗,每头猪5头份。对尚未发病的猪进行猪瘟疫苗的紧急接种,剂量按5头份/头进行肌肉注射。ネü采取以上综合治疗措施,基本控制了病情的发展,除7头患病较重的仔猪死亡外,其他病猪慢慢好转。
-----
紧急肌注疫苗,饮水中添加磺胺间甲氧
-----
紧急打猪瘟疫苗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