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疫病防治中用药的几个误区?
-----
1 一味选用低价兽药 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兽药生产和流通的管理法规不完善,执法力量薄弱,对假冒伪劣兽药产品打击不力;兽药产品生产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落后,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许多饲养户对兽药生产成本构成缺乏了解,最终导致大量劣质价廉的兽药充斥市场,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含量严重不足的劣质产品。不知情的饲养者认为劣质药价格便宜,于是欣然购买,殊不知这种产品的使用量要成倍增加,而且效果很低甚至毫无效果,不但增加了药费,而且贻误了畜禽的治疗时机。2
盲目使用新兽药 许多厂家在一种新兽药研制生产出来后,往往夸大新药的功效,甚至将其吹嘘成“包治百病”的仙丹,误导饲养户使用。而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饲养户在购买使用兽药时也一味求新、赶时髦。当然,为了减少细菌产生抗(耐)药性,适当交叉使用一些新兽药也很正常,但对一些本可以用普通药物治好的疾病却选用价格昂贵的新药来治疗,这样就人为地增加了用药成本。更有一些饲养户甚至对市场上新名称药品的实际药物成分都不了解便买来使用,例如有些所谓的新药实际上仅仅是改变了名称的普通常用药物而己,造成农户用药混乱。3 盲目加
大药量,缺乏安全意识 有些饲养户认为用药量越大治疗效果就越好,因而在用药时盲目加大药量。这样做在用药后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但却留下隐患。如:①造成慢性药物蓄积中毒,损坏肝肾功能,引起畜禽自身解毒功能下降,给下次预防、治疗疾病用药带来困难。②杀灭肠道内的有益菌,破坏了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代谢紊乱,肠功能性水泻增多,生长受阻。③许多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临床上经常可见有些用了时间并不长的药物,如
环丙沙星、氟哌酸等已产生了相当大的耐药性,按常规药量使用这些药物疗效很差,究其原因与大剂量使用该药造成细菌对该药耐药性增强,耐药菌株产生有关。④加大了用药成本,一般药物按常规量使用即能达到治疗或预防目的,盲目加大剂量,则人为造成用药成本增加。另有些药品的安全范围很窄,治疗量和中毒量十分接近,如敌百虫、别丁等,许多农户在使用时并没有清楚认识到这一点,造成在使用过程
中使用浓度稍高或因饲料混合不均而发生中毒,给饲养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4 用药疗程不确实,剂量不准确 一般抗生素疗程为 3~6 d,在整个疗程中必须连续给予足够的剂量,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临床上经常可见这样的问题,一种药物才使用了 2 d,自以为效果不理想就立即改换为另一种药物,用不到 2 d 可能又更换为其他药品,这样做往往达不到应有的药物疗效,造成疾病难以控制。另一种情况是刚刚使用某种药物 2 d,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就不再继续投药,造成疾病复发,治疗失败。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对病畜的体重估算不准确,造成用药剂量不准确,同样也影响治疗效果。5 药物配伍不当,搭配混乱 合理的药物配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但如盲目配伍,则会造成危害,轻则造成用药无效,重则造成畜禽中毒死亡。如
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合用,
氯霉素与氟哌酸合用等均是严重错误的用药配伍,而一些个体户为了加大兽药的销售量,对前来求诊的饲养户漫无目的地售给多种兽药或加大剂量用药,给饲养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6 一成不变地使用某种兽药 有些饲养户在使用了某种兽药防治畜禽疾病后,发现其使用效果很好,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使用这种药物,使细菌或寄生虫产生抗(耐)药性。其后果,要么是不断提高用药量,延长疗程,要么就是疗效越来越差。7 平时不预防,有病乱用药 许多人预防用药意识差,防疫观念淡薄,抱侥幸心理。平时舍不得投喂药物进行预防,能省则省,一旦发生某种疾病则往往又慌了手脚,在缺乏必要诊断、不明病因的情况下胡乱用药,既浪费了大量药费,又贻误了治疗时机。
-----
盲目加大剂量,乱用药
-----
贪图便宜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