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和流行性
腹泻的鉴别
-----
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epidemicdiarrhoea,PED)分别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猪
呕吐、腹泻、
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TGE猪传染性胃肠炎对新生仔猪具有高度致死率,虽然不同年龄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易感,但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则很低。1945年,Doyle在美国首次报道发生了本病。我国1956年在广东省首次报道,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
猪肠道传染病,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本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夏季也可发生。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发现于英国和比利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有本病的流行。 1973年先后在我国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分离到TGE和PED病毒。目前,已成为重要的猪病毒性腹泻病之一。多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了预防和控制TGE和PED,曾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迄今为止这两种疾病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存在,且PED可与TGE混合感染,二者在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上非常相似,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TGE与PED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TGE和PED近年来的研究进行比较综述如下。 病原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皆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7次分类报告,2000年)。 朱维正等发现PED与TGE在血清学上的不一致,马思夺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结合蔗糖梯度密度离心法纯化PED,以改良的SDS—PAGE分析表明,PED粒子有六种结构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P133KD、P240KD、P353KD、P462KD、P5163KD和P6190KD,除P5(纤突蛋白)与TGE在电泳条中带排布有显著差异外,其余5种结构蛋白则与TGE很相似。上海农科院畜牧所报道,用荧光抗体技术发现PED和TGE在小肠粘膜绒毛上皮细胞内的感染存在着动态差异,TGE首先感染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以后再向绒毛的顶部发展,而PED在早期首先感染绒毛上部,以后逐步向绒毛基部发展。 流行病学 2.1TGE流行病学 2.1.1流行特点:呈季节性发生,12月至次年4月发病最多,夏季发病少。在新疫区主要呈暴发性流行,在老疫区则呈地方性流行。 2.1.2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约15~18h,有的可延长至2~3d,传播快,几天内可波及全群。典型症状是出现短暂的呕吐,伴有或继发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因脱水体重迅速下降。 病理剖检:病变主要在胃和肠道,以小肠病变为主,表现为肠壁变薄透明,肠内容物稀薄如水,呈黄色,偶然可见胃底出血。 2.2PED流行病学 2.1.1流行特点:本病在12月至次年3~4月间多发,夏季也有猪感染发病,但相对较少。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可高达100,成年母猪发病率较低,为15~19。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病死率平均50。本病通常在有一头猪发病后,同圈或毗邻猪相继于一周内发病,经过2~3周后流行终止. 2.1.2临床症状:潜伏期,新生仔猪为24~36h,育肥猪为2d以上。病猪表现呕吐、腹泻、脱水,开始时粪便黏稠,后变成水样便;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并衰竭。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d内死亡。断奶猪、育肥猪症状轻,发病4~7d后逐渐恢复正常。 病理剖检:剖检可见肠壁变薄,肠内有黄色粘稠液体,小肠粘膜绒毛大部分萎缩变短,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
传染性胃肠炎有呕吐现象
-----
传染性胃肠炎死亡率高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