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种猪遗传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
-----
1997年初,我站和中加瘦肉型猪项目办公室合作,在全国开展种猪生产性能现场测定与遗传评估技术推广工作。农业部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各省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加上参加这项工作的各个种猪场努力工作,使之有计划的向前推进。目前全国部分种猪场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此项工作。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国外养猪业发达国家在种猪育种方面的经验和作法,经过三年多广泛征求国内外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并多次讨论修改,2000年5月,我站颁布了"关于印发《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对我国种猪遗传评估测定的性状、测定数量及统一遗传评估方法等作了规范,目的是为今后区域及全国计算机联网和信息共享,建立种猪的遗传联系,实现全国外种猪联合育种奠定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工作,以广东省为中心的华南区域,以四川省为中心的西南区域,以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区域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区域基本形成,其区域内的计算机联网已经基本建立,信息能够共享。 截至到2001年,参加全国种猪遗传评估的种猪场有37个,涉及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浙江、湖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及四川等全国13个省、区、市,共收集30000多个个体的体重和背膘厚测定数据(其中较为规范的有效数据25000多个),近10000头母猪的产仔性能记录。我们将这些数据用动物模型BLUP进行了100kg体重日龄、100kg 体重背膘厚和总产仔数3个性状的育种值估计,并计算了个体的父系指数(包含日龄和背膘厚2个性状)和母系指数(包括日龄、背膘厚和产仔数3个性状)。并将测定数据计算结果中父系指数超过100的优秀个体,在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上进行公布,目的是为了各场之间开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各种猪场按照规定更加规范的开展种猪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 此次公布的测定数据涉及25个种猪场的四大类猪种(长白猪LL,大约克夏猪YY,杜洛克猪DD和光明猪配套系母系猪SS),父系指数超过100的个体近15000个,占收集到规范有效数据25000个的60%,公布了其中75%的优秀个体,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分别占35%左右,杜洛克猪占25%左右。 为了作好此项工作,过去五年,我们在全国举办了若干次的种猪遗传评估理论知识、计算机软件以及种猪背膘测定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研讨会,对有关种猪场的场长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专门培训;从国外邀请专家对我国高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参加讨论研究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函,特聘张勤、王爱国、陈瑶生、李学伟、傅衍五位教授为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服务专家,在全国进行技术服务;中加瘦肉型猪项目资助河北、四川、北京、河南、浙江及广东等省、市从事这方面工作且有培养前途的技术人员,攻读该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今后长期顺利开展工作进行了人才储备;中国农业大学的张勤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的陈瑶生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的李学伟教授等在种猪遗传评估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研制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果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1995年底,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申请省科委重点科技研究课题"四川省种猪遗传评估及猪场管理电脑系统的研制与推广应用"项目,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了四川省种猪的选择的准确性和种猪群的遗传进展,解决了场间种猪质量高低相互比较的问题,为区域性的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提供了关键技术;2000年4月,四川省畜牧食品局颁布了"建立种猪场测定制度及良种猪登记制度的通知",由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具体实施,2001年对全省五个原种猪场申请登记的1725头种猪进行了遗传评估,其中629头种猪综合育种值指数在100以上,认定为良种猪,预以登记,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加以宣传,2002年又登记公布了680头良种猪;2002年6月,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办公室申请到市科委重大科研课题"种猪遗传评估体系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项目,计划总投入经费2920万元,其中:市科委三年投入900万元科研经费,项目实施后,将基本建立起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体系和联合育种框架,开展富有实效的种猪联合育种工作;广东和北京等省、市,建立了省级的种猪人工授精中心,全国有些大的种猪场也建立了自己的种猪人工授精中心,及时有效的扩大优良种公猪的辐射面,建立广泛的种猪遗传联系,为种猪的联合育种创造了条件。近些年来,国家畜牧良种工程项目,给种猪场的技术改造方面倾斜,各省财政和种猪场自身也积极筹集资金,投入了大量经费,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强场内种猪测定工作,为开展种猪的遗传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国基本上同时开展这项工作,但认识早,工作积极性高,坚持比较好的种猪场,目前其种猪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社会价值。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等在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的"种猪遗传评估的响应分析"、"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选种的效果研究"论文,华南农业大学陈瑶生教授在《动物数量遗传学在中国》论文集中发表的"数量遗传技术在现代猪育种中的应用"等论文,对有些场测定种猪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结论。实际中这些场的种猪质量逐年提高,种猪的销售价格也在逐年上升,不论横向和其它场比较,还是纵向和自己场以前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其种猪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明显提高。 总结前五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受认识水平、种猪市场发育现状、缺乏项目经费支持等等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这项工作进展要比预期的缓慢。一是目前开展这项工作的种猪场只有37个(其中工作比较规范的种猪场25个),设及全国13个省、市、区,比预期的要少;二是发展不平衡,像山东、湖南、江苏等一些养猪大省,尚未有一个场开展这项工作,和生产发展的需求严重不适应;三是已经开展测定工作的种猪场测定种猪数量有限,有些数据不规范,严重制约种猪质量的迅速提高;四是种猪的遗传联系建立比较困难,各场间缺乏足够的遗传联系,联合育种的效果没有真正得到体现;五是种猪测定仪器不统一、不规范,测定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需要系统规范的培训等。要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尽快建立起全国的种猪遗传评估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种猪联合育种,提高我国种猪在国际中的竞争力,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学、科研、生产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合作和密切配合。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