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源号 | 1311C0001000000568 |
种质资源名称 | 温岭高峰牛 |
种质外文名 | wenlinggaofengniu |
科名 | 牛科(Bovidae) |
属名 | 牛属(Bos) |
种质原产地 | 国家 中国 省(市)浙江省 县(区)温岭县 乡(镇) |
主产区与分布 | 温岭黄牛原产于浙江省温岭县城南、www.med126.com松门、温西和大溪等地。黄岩、玉环、乐清等邻县有少量分布。近年来,【全国价格】已有30个县引进温岭高峰牛。 |
形成历史 | 温岭县地处浙东南沿海,系平原水稻地区,也有一部分山区和半山区。境内平均海拔为5.5m,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三麦、蚕豆、棉花、苜蓿和油菜等。由于该区气温温和,雨量充沛,饲草丰茂,青草期长,草质量好,加之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利于发展养牛生产。当地群众养牛;历史悠久。据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县志》畜之类记载:“牛有黄牛水牛”。又据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县志》二卷畜之类记载:“牛有黄牛水牛,其首角、其蹄枝、其耳有窍,其齿有下无上,尾肉而未毛,食 ,谓既食复出而嚼之也,是谓耕农之畜。礼谓太牢而充宾祭”。 建国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耕作制度的改革,原来黄牛的体型和役力,均不能满足精耕细作的需要,群众迫切要求改良。1955年后,制定了选育方案,开始进行本品种选育工作。在国营农场和三个养牛地区,办起了配种站。从选择公牛着手,选体型较大、毅力强、肩峰高、毛色黄或棕黄的公牛作种用,并对种公牛进行评比鉴定,优良者由县人民政府发给配种许可证,劣质公牛予以淘汰,尤其对特别优秀的种公牛给畜主予以奖励。1963年又在37个大队增设了种公牛配种点,形成了县、社、队、户四级家畜配种网,加速了选育工作。1964年对原育种方案进行了修订,提出新的育种指标,严格选择种公牛和养好种公牛,使高峰牛的外貌特征趋于一致,生产性能逐步提高,遗传性能更加稳定。据1979年对9449头牛的普查,其中黄色和棕黄色的牛占92.15%。同时采用了定期调换种公牛等措施,防止近亲退化。 此外,群众重视牛的饲养管理,根据季节变化,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夏秋两季饲养以青草为主,白天放牧,加喂夜草;洗刷牛体,驱赶蚊蝇。农忙时,甚至饲喂鸡蛋和黄酒。入冬前,贮足草料,一般每头牛备干草、甘薯藤。稻草、甘蔗梢等800㎏-1500㎏,精料50㎏-100㎏。冬季舍饲期早晚和夜间喂草料,并酌情给予碎米、甘薯干、麦麸和棉子饼等精料。通过近20年的选育,对温岭高峰牛的品质有很大改进和提高。 |
种质类型 | 2:地方种质 |
海拔 | 5.5m |
年最低温度 | -6.6 |
年平均温度 | 17.3 |
无霜期 | 251.2 |
降水量 | 1649 |
农作物条件及利用 | 群众重视牛的饲养管理,根据季节变化,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夏秋两季饲养以青草为主,白天放牧,加喂夜草;洗刷牛体,驱赶蚊蝇。农忙时,甚至饲喂鸡蛋和黄酒。入冬前,贮足草料,一般每头牛备干草、甘薯藤。稻草、甘蔗梢等800㎏-1500㎏,精料50㎏-100㎏。冬季舍饲期早晚和夜间喂草料,并酌情给予碎米、甘薯干、麦麸和棉子饼等精料。通过近20年的选育,对温岭高峰牛的品质有很大改进和提高。 |
功能特性 | 1:高繁殖力 □ 2:高生产力 □ 3:优质 □ 4:抗病虫 □ 5:抗逆 □ 6:耐粗饲 □ 7:耐高温高湿 □ 8:耐高寒 □ 9:耐极端干旱 □ 10:其它 □ |
保存类型 | 1:活体 □ 2:精子 □ 3:卵子 □ 4:胚胎 □ 5:细胞 □ 6:DNA □ 7:其它 □ |
保存方式 | 1:保护场 □ 2:保护区 □ 3:基因库 □ 4:其它 □ |
共享方式 | 1:无偿共享 □ 2:部分有偿共享 □ 3:有偿共享 □ 4:合作研究 □ 5:交换 □ 6:保密 □ 7:其它 □ |
被毛颜色 | 6:其它 |
皮肤颜色 | 1:白色 □ 2:褐色 □ 3:黑色 □ 4:棕色 □ 5:花色 □ 6:其它□ |
头型 | 公牛头大额宽,眼球圆大凸出,耳向前竖立,耳壳薄而大、内侧密生白毛。 |
颈部特征 | 公牛颈粗大,肉垂发达,颈侧皮肤略有皱褶。母牛颈与前胸接合良好 |
角型 | 2:八字形角 4:其它 |
体貌特征 | 温岭高峰牛的主要特征为肩峰高耸,前驱发达,肌肉结实,骨骼粗壮,但后躯肌肉欠丰满。公牛头大额宽,眼球圆大凸出,耳向前竖立,耳壳薄而大、内侧密生白毛。公牛颈粗大,肉垂发达,颈侧皮肤略有皱褶。母牛颈与前胸接合良好。 肩峰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高峰型,形状象鸡冠,群众称之为“鸡冠峰”,峰高而窄,一般峰高12㎝-18㎝;二是肥峰型,形状象“ 斗峰”,峰较低,高10-14㎝。 毛色特征为黄色或棕黄色,眼圈、嘴环、腹下、四肢内侧及下部,常有少量灰白色细毛,有的牛背中线黑。尾帚黑色。鼻镜呈青灰色。 公牛角粗壮而张开,角质基部粗糙,角尖黑而光滑发亮,呈“横担角”或“龙门角”;母牛角细短、多向前上方伸展。 |
体高 | 公牛:128.2±4.2 母牛:114.2±10.0 |
体斜长 | 公牛:145.8±8.1 母牛:127.8±7.1 |
胸围 | 公牛: 176.5±9.9 母牛: 156.3±7.8 |
官围 | 公牛:18.6±0.7 母牛:15.9±1.1 |
腰角宽 | 公牛: 母牛: |
臀端宽 | 公牛: 母牛: |
尻长 | 公牛: 母牛: |
出生体重 | 公牛:19.5 母牛:18.9 |
断奶体重 | 公牛:69 母牛:59 |
成年体重 | 公牛:423.0±63.1 母牛: 289.5±42.9 |
哺乳期日增重 | 公牛: 母牛: |
初情期 | 公牛: 母牛: |
性成熟期 | 公牛:6-8 母牛:7-9 |
适配期 | 公牛:24 母牛:18-24 |
一般利用年限 | 公牛: 母牛: |
生命周期 | 公牛: 母牛: |
配种方式 | 1:自然交配 2:人工授精 |
妊娠期 | 280-290 |
产犊率 | 100% |
屠宰日龄 | 淘汰牛 36月龄 |
屠宰率 | 52.85% 51.04% |
净肉率 | 44.41% 46.27% |
眼肌面积 | 69.28 |
骨肉比 | 1:5.3 1:5.95 |
肉风味 | 肉质良好,肌肉纤维细嫩,多汁,味鲜美。 |
饲养方式 | 1.舍饲 □ 2.全年放牧 □ 3.季节性放牧 □ |
饲养水平 | 1.先进 □ 2.较高 □ 3.一般 □ 4.低 □ 5.较低 □ |
舍饲期补饲情况 | 1.精料 □ 2.精料+秸杆 □ 3.精料+秸杆+青贮 □ 4.其它 □ |
饲养难易度 | 1.容易 □ 2.一般 □ 3.难 □ 3.较难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是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1990年前 血液蛋白型:温林高峰牛温岭高峰牛白蛋白基因频率:AlbA24.26,AlbB73.76, AlbC1.98,AlbD0.00,AlbX0.00,AlbY0.00。 血红蛋白基因频率:HbA0.7071,HbB0.0505,HbC0.2424,HbD0.0000 |
QTL 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性分析:是。 主要分析单位及完成时间:G. X. Zhang, Z. G. Wang, W. S. Chen。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2007。 主要分析技术:微卫星。 分析结果:PIC多态信息含量:0.668,期望杂合度:0.706,观察杂合度:0.638,有效等位基因数:3.924,观察等位基因数:7.448。 |
其他遗传分析 | 是否进行相关分析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