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裂口线虫病
-----
鹅裂口线虫病是寄生于鹅肌胃内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对鹅尤其是幼鹅危害较大,严重感染时,常引起大批死亡,是鹅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也是目前鹅病防治的重点。 1.病原及流行特点 鹅裂口线虫属线虫纲、圆形目、毛圆科。虫体细长,微红,表面有横纹,口囊短而宽,底部有3个尖齿,雄虫长10―17毫米,宽250―350微米。交合伞有3片大的侧叶和一片小的中间叶;背肋短,后端分两叉,每一个叉又分为两小支;交合刺等长,为200微米,较纤细,在靠近中间处又分为两支;引器细长,为95微米。雌虫长12―24毫米,阴门处宽200―400微米,虫体的两端均逐渐变细;阴门横裂,位于虫体的后部。卵壳薄,虫卵呈卵圆形,大小为60―73微米×44―48微米。 本病常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于2月龄左右的幼鹅,幼鹅感染后发病较为严重,常引起衰弱死亡。成年鹅感染,多为慢性,一般呈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我国不少省市均发生过本病的报道,鹅群的感染率有的可高达96.4%,常呈地方性流行。除鹅感染外,鸭和火鸡也可发生感染,但临床上鸭发生本病的较为少见。 2.生活史 虫卵随病鹅的粪便排出体外,在28―30℃下,经2天在虫卵内形成幼虫,再经5―6天,幼虫从卵内孵也,并经两次脱皮,发育为感染幼虫。感染性幼虫能在水中游泳,爬到水草上,鹅吞食受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食物、水草或水时而遭受感染。在牧场上感染性幼虫也可以通过鹅的皮肤引起感染(幼虫在牧场上能存活近3周)。皮肤感染时,幼虫经肺移行。幼虫在鹅体内约经3周发育为成虫,成虫的寿命为3个月。 3.临床症状 患病鹅精神萎顿、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不振、消瘦、生长发育缓慢、贫血、
腹泻、严重者排出带有血黏液的粪便,常衰弱死亡。 4.病理变化 病死鹅通常较瘦弱,眼球轻度下陷,皮肤及脚、蹼外皮干燥,剖检可见肌胃角质膜呈暗棕色或黑色,角质膜松驰易脱落,角质层下常见肌胃有出血斑或溃疡灶,幽门处黏膜坏死、脱落,常见虫体
积聚,其周围的角质膜亦坏死脱落,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严重者内有多量暗红色血黏液。 5.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鹅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扫、消毒、清除的粪便并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其次,成年鹅与幼鹅分开饲养,在本病流行的地区鹅群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一年至少二次,常用的驱虫药物,如
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5―30毫克内服,或用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内服
畜牧导航:
养鹅资讯 鹅病防治 鹅价格行情 养鹅技术 饲养管理 养鹅问答 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