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消化系(二)
第一节 胃
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分,前端以贲门接食管,后端以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具有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食物和推送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家畜的胃可分单室胃、多室胃两种。
牛、羊的胃属于多室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室。其中前三个胃粘膜骨无腺体,主要有暂时贮存、浸泡、磨碎食物和发酵分解纤维素的功能,合称前胃,而皱胃内粘膜骨含腺体,能分泌胃液,以促进食物的化学消化,称真胃。
一.瘤胃: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长椭圆形囊,约占胃总体积的80%,几乎占据腹腔的左半,下部可伸至腹腔的右侧,其背缘以结缔组织附着于腹顶壁。左面贴着膈、脾和腹壁,右面邻瓣、皱、肠、肝、胰。
瘤胃以较浅的左右纵沟和较深的前、后沟分背囊和腹囊。它们的前、后端分别形成前背育囊、后背育囊、后腹育囊。在近贲门处的前背育囊部分称瘤胃前庭。其出口为瘤网胃口,较大。
粘膜层为得层扁平上皮,呈暗褐色,表面形成诸多密集的角质乳头。肌层与外面各沟相对处增厚,形成肉柱,可增强瘤胃收缩力,以搅拌、混合内容物。
二.网胃:5%,呈袋状,位于瘤胃背囊的前下方,约与第6—8肋相对,前紧贴于膈。其以较大的瘤网胃口与瘤胃通,右侧有网瓣胃口与瓣胃通。
网胃的粘膜形成许多网格状皱褶,形个体似蜂房。在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上有一螺旋状食管沟,自贲门伸至网瓣口,沟的两侧的突起称食管沟唇。犊牛时发达,唇可闭合成管,吃进的食物(乳汁)由贲门经食管沟和瓣胃直达皱胃。
牛是用舌采食的,混杂在饲草中金属异物被摄入口腔,呑咽入胃,由于网胃位置低,瘤网胃口大,金属异物易沉入胃底部,因网胃体积小,壁 厚、收缩有力,尖锐的金属异物刺穿胃壁而引起创伤性网胃炎,而网胃前紧帖膈,而形成创伤心包炎或肺炎。所以要精心饲养管理。
三.瓣胃:7—8%,呈两侧略扁的球形,位于右季肋部,约与第6—8肋相对,在瘤胃和网胃交界处的右侧,其入口为网瓣胃口,出口称瓣皱胃口,与皱胃相通,两口之间沿胃壁形成皱瓣胃沟。流质食物要经此沟直达皱胃。
瓣胃的粘膜形成宽窄不等的百余片瓣叶,其表面布满甬质乳头。食物 可在瓣叶间进一步磨碎。
四.皱胃:7—8%,呈前大后小的弯曲葫芦状长囊,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在瓣胃的腹侧和后方,紧帖腹底壁。其入口为瓣皱胃,出口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
粘膜柔软而富含腺体,且形成十余条螺旋状皱褶,以扩大与食物的接触面。依据粘膜所含腺体的不同可分:贲门腺区(色淡),胃底腺区(灰红色)最大,幽门腺区(淡黄)。
第三节 肠、肝和胰
一.肠:牛(羊)的肠管很长,约相当于体长的20倍(羊约25倍),几乎全部位于腹腔的右侧,借总肠系膜悬吊于腹腔顶壁,并在总肠系膜中盘曲成盘形,其周缘是小肠,中央为大肠。
1.小肠:可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⑴十二指肠:牛长约1m(羊约0.5m),位于右季肋部和腰部,由皱胃幽门起始,向前上伸至肝门的后方,形成“Z”状弯曲,继而向后伸至髂结节附近,左转向前至胰腺的腹侧折转向下移行为空肠。⑵空肠: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右髂部和右腹股沟部。其形成许多肠环,借助于短的系膜,环绕在结肠圆盘周围,形似花环,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⑶回肠:牛约0.5m(羊约0.3m)。自空肠向前上伸至结肠和盲肠交界处的腹侧的回盲口,并突入其中,形成回肠乳头。
2.大肠:消化分解纤维素,吸收水分,形成、排出粪便。可分盲肠、结肠和直肠,无纵肌带和肠袋。
⑴盲肠:长0.75m,呈圆筒状,位于右髂部,前以回盲口与结肠为界,后端伸至骨盆前口右侧。
⑵结肠:位于、瘤胃右侧,呈圆盘状盘曲,可分初襻、旋襻和终襻。
①初袢:位右髂部和右腰部,呈“S”弯曲。
②旋袢:可分向心回和离心回。向心回——继肠袢、右侧观,以顺时针方向向内心转1.5~2圈,至中心(央)曲。离心回——由中心曲 ,以逆时针方向向外转1.5~2周而移行为为终袢。
③终袢:与第一腰椎腹侧,继承离心回向后伸至骨盆端口,又折转向前伸达肝门,再折转向后至骨盆端口移行为直肠。
3.直肠:长约40cm,由短的系膜固定于骨盆腔顶壁,末端为肛门。肛门为排粪装置,其外为皮肤,内衬粘膜,两者之间有括约肌,平时收缩,排粪开张。
二.肝:肝是体内最大的腺体。其功能极为复杂,可分泌胆汁,合成体内重要物质,贮存糖元、维生素、解毒,并参与机体的防卫机能等,故有“综合的化学加工厂”之称。
牛的肝呈长方形,红褐色,位于右季肋部,膈的后方。脏面中上方部有肝门,供血管、神经、肝管、淋巴管进出。其以发达的胆囊和肝圆韧带将肝分为不明显的三叶。左叶、中叶、右叶。中叶又被肝门分为左上方的尾叶,右下方的方叶。肝管由肝门出肝与胆囊管合并成胆管,开口与十二指肠“Z”状曲的第二曲。
三.胰:可分泌胰液和胰岛素。牛的胰位于右季肋部和腰部,肝门之后。呈不规则的四边形,淡红黄色。可分胰头、右叶、左叶,胰管自右叶伸出,开口与十二指肠。羊胰管与胆管合并成总管,开口与十二指肠。
更多执业兽医考试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