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echinococcosis |
拚音 | BAOCHONGBING |
别名 | 棘球蚴病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寄生虫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本病为动物源性疾病,可为家畜疫源性和野生动物疫源性。在中国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四川、陕西、河北等省和自治区较为多见。本病的临床表现视包虫囊部位、大小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 |
中医释名 | 以局部囊肿,检查有包虫征候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
西医病因 | 棘球属绦虫种类较多,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有4种: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 ulosus(Batsch,1786);多房棘球绦虫E. multilocularis(Leuckart,1863);少节棘球绦 虫E. Oligarthrus(Diesing,1863);福氏棘球绦虫E. Vogeli (Rausch & Bernstein, 1972)。在我国,仅发现前两种。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期称为棘球蚴,俗称为包虫;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期称为多房棘球蚴,又称为泡球蚴。这两种绦虫的成虫形态,生活史和传播途径是相似的。但它们的寄生部位不尽相同,故产生不同的疾病。疾病的详细介绍请查询细粒棘球绦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病。 |
中医病因 | 中医对本病无明确文献记载。一般认为本病以食入沾染虫卵的食物为外因;而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内生湿热,有利于绦虫的生存和繁殖为内因。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积聚的虫体逐渐形成,并造成压迫症状,也可因积聚体破裂,湿浊痰瘀溃流而并发中毒及脏腑阻塞症状。 |
季节 | |
地区 | 包虫病的地理分布很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大洲。我国包虫病的分布主要在畜牧地区,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较为严重,甘肃、山西、河北、四川、黑龙江和辽宁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
人群 | 脑包虫病 发病率低,多见于儿童。骨包虫病:的发病率占全部包虫病的1%—2%。由于包虫在骨内生长缓慢,大约要10—20年后才产生症状。所以,虽然很多病人在儿童期受感染,但儿童骨包虫病者极少,发病年龄大多在30—50岁。 |
强度与传播 |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引起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它是动物源性疾病,狗是棘球属绦虫最适宜的终宿主,羊、牛为其中间宿主,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可成为其中间宿主,而发生包虫病。 |
发病率 | 本病的发病率,据甘肃省某县的调查为1%左右。青海省藏族尸检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率约为1‰。 |
发病机理 |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是绦虫中最小者,长仅3—6mm,雌雄同体,成虫寄生于大的小肠内,狼、狐、豺等野生动物亦可为其终宿主。虫卵随狗粪排出体外,污染牧场、畜舍、蔬菜、土壤和饮水,被人或羊等中间宿主吞食后,经胃而入十二指肠。经消化液的作用,六钩蚴脱壳而出,钻入肠壁,随血循环进入门静脉系统。幼虫大部分被阻于肝脏,发育成包虫囊(棘球蚴),部分可逸出而至肺,或经肺而散布于全身各器官发育为包虫囊。狗吞食含有包虫囊的羊或其他中间宿主的内脏后,原头蚴进入小肠肠壁隐窝内发育为成虫,约7—8周完成其生活史。六钩蚴脱壳逸出后,6—12h到达肝脏,其周围有大单核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如不被单核细胞所破坏,则第4d即长成为40/μm的幼虫,第3周末幼虫直径为2mm,并转变为囊状体,即棘球蚴。感染后5个月其直径仅1cm。多数幼虫在5年左右死亡,但部分则继续生长成巨大囊肿,容积从数百至数千毫升不等。囊肿分内外两囊,内囊为虫体本身,外囊为宿主组织形成的纤维包膜,两者间有轻度粘连,内有来自宿主微血管供给营养。囊壁由角皮层与生发层(胚层)组成,前者具有弹性,状如粉皮,无细胞结构,由生发层分泌物组成,起保护生发层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等作用。生发层具细胞核,实系寄生虫的本体,可向囊腔芽生成群的细胞,形成许多带小蒂的育囊、子囊和原头蚴。游离于囊液中的育囊、于囊、原头蚴统称为棘球蚴砂。包虫囊穿破而囊液溢出时,原头蚴可在邻近组织形成新囊肿。较大、较老的包虫囊,其囊壁具相当厚度而与周围组织粘连,囊液亦具相当密度与张力,数百个子囊相互撞击或囊壁震动时可产生包虫囊震颤。囊液清澈,其主要成分为氯化物、卵磷脂、蛋白质、葡萄糖、钠、钾、钙、磷、非蛋白氮等,囊液含有毒性白蛋白。 |
中医病机 | 包虫病是因包虫卵在人体内发育为幼虫,主要寄着于肝、肺等处,与痰瘀水湿相搏结而形成包块。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脑包虫病诊断标准: 1.病前有牲畜密切接触史。 2.有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等脑损害症状。 3.具有肝肺等内脏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4.血和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增多。包虫补体结合试验与包虫液皮内试验阳性。 5.脑血管造影与脑CT可示囊性病变。 |
西医诊断依据 | 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资料:本病见于畜牧区,患者大多有与狗、羊等密切接触史。(2)临床征象:上述患者如有缓起的腹部无痛性肿块(坚韧、光滑、囊样)或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应疑及本病。胸部X线检查在无并发症的病例可见单个或多个肿块(圆形、卵圆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晰、光滑(有继发感染时边缘不清)。囊肿随呼吸而变形,罕见钙化,大小不一,最大可占一侧肺野。囊肿被咳出后,肺部X线呈空洞变。肝包虫囊退化后X线检查囊壁可呈弧形钙化。骨骼包虫囊每有剥蚀(表现为孤立的膨胀性溶骨性病灶)、骨折等。如囊壁已钙化,可见弧形钙化边缘。CT对肝包虫病与脑包虫病有定位诊断的价值。肝B型超声波可示囊性病变。肝放射性核素扫描示占位性病变。 (3)实验室检查(免疫学诊断):皮内试验的灵敏性强但特异性差,通常以囊液抗原0.1ml注射前臂内侧, 15—30min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即刻反应),2—24h后消退; 12—24h时出现的红肿和硬结为延迟反应。皮试阳性率在80%—90%之间,可出现假阳性。 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免疫电泳、琼脂扩散、酶联免疫吸附等。约80%包虫病患者呈阳性反应。当囊肿穿破或手术后短时期内有继发感染,阳性率可提高。晚期囊肿退化、包虫死亡或囊腔内容物变浓厚时,抗体效价显著降低。囊肿被完全摘除后数月补体结合试验即可转阴;在包虫囊手术摘除后12个月,如仍呈阳性,则为复发的依据。间接血凝试验试管法与玻片法的结果相仿,玻片法尤为快速简易。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主要流行于畜牧区,有与狗、羊等密切接触史。2.包虫寄着于肝者,右上腹部缓起无痛性肿块,按之有坚韧、光滑、囊样感,扣打囊肿可听到震荡,伴有脘腹胀痞,或肝肿大,肝功能正常,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肝B超、同位素扫描及CT检查均显示肝占位性病变。3.包虫寄着于肺者,有干咳、咯血或气促,若囊肿穿破,囊液可随咳出而愈,亦有、穿人胸腔而成液气胸者,胸部x线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晰、而光滑的肿块。4、包虫寄着于脑者,多见于儿童,常有痫病样发作或头痛呕吐,颅骨隆凸,预后较差,脑血管造影、脑CT、脑核磁共振均有助于诊断。 在包囊形成初期,由于生长缓慢,体积不大,临床上常无特殊表现。随着包囊逐渐增大,其临床表现可因囊肿部位、大小、多少及机体反应性和有无合并症等不同而异。在囊肿发育过程中,机体经常吸收少量的包虫抗原,因而致敏;若囊肿穿破或手术时囊液溢出可致皮疹、发热、气急、腹痛、腹泻、昏厥、谵妄、昏迷等过敏反应,重者可死于过敏性休克。 人体长期吸收囊液与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后,可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当囊肿长得很大时,常见消瘦与贫血等,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包虫病性恶液质。在有并发症或多发性囊肿的病人,全身情况常较差,儿童常呈发育迟缓。 肝包虫病 包虫囊肿寄生于肝脏,临床上表现为肝包虫病。因门脉右支较左支粗直,故囊肿大多位于右叶,且多在表面。位于左叶者仅1/4,但体征出现较早且较显著。囊肿位于右叶中心部时肝脏呈弥漫性肿大,向上发展压迫胸腔时可引起反应性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向下向前生长时则向腹腔鼓出。大多数患者体检时可发现肝脏极度肿大,局部可扪及表面平滑的圆形囊肿,少数病例叩打囊肿后可听到震颤。肝功能大多正常。 肺包虫病 包虫囊肿寄生于肺时,临床上表现为肺包虫病。肺组织疏松,故包虫囊生长较快,常伴于咳、咯血等症状。2/3患者的病变位于右侧,且以下叶居多。囊肿破人支气管时,可咳出粉皮样内囊。 脑包虫病 发病率低,多见于儿童,寄生部位以顶叶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与颅内压增高症状。包囊多为单个,多数位于皮质下。病变广泛者可累及侧脑室,并可压迫、侵蚀颅骨,出现颅骨隆凸。心包、肾、脾、骨骼、肌肉、胰腺等包虫病均属少见,其症状类似良性肿瘤。 骨包虫病 :病变在骨盆、脊柱、股骨、肱骨、胫骨等处。病变常为原发性。棘球蚴随血流带至骨骼。病变自松质骨或骨髓腔开始,在长骨则病变大多由骨端开始,由于骨质坚硬,骨内空隙又狭小,包虫不可能象在肝、肺部发展成圆形大囊,而只能沿髓腔或骨质薄弱部发展蔓延而成多房性的包囊,其外围没有纤维包膜,内面也没有典型的生发层。囊肿逐渐增大,骨皮质受压萎缩,髓腔变宽,最后可穿破皮质,形成软组织包囊。亦可发生继发性感染及病理性骨折,在脊柱可并发截瘫。 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及病理性骨折,截瘫者极少。病理性骨折后连接困难。X线见受累骨呈虫蛀样不规则的侵蚀,出现囊状透明区,呈“葡萄状”,骨质稀疏,其间骨纹理粗乱,有时可蔓延及整个骨干。骨膜及关节软骨可能有抵抗囊肿扩展能力,病骨周围无骨膜反应及新骨形成为其特征。晚期可发生病理性骨折,亦可穿破骨皮质侵犯软组织。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血清免疫学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合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绝大多数呈阳性,乳胶凝集,免疫电泳、免疫荧光、琼脂扩散等试验,亦可呈阳性。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1、肝瘤:肝瘤一般触之无坚韧、光滑、囊样感,肝B超、肝cT、同位素扫描以及血清免疫学试验可资鉴别。 2、肝癌:肿块坚硬,表面不光滑,且伴全身消瘦,右胁下疼痛较剧,肝B超、同位素扫描、CI以及血清免疫学试验有助于鉴别。 3、肝痈:以急起发热、右胁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表现,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免疫学试验有助于鉴别。 4、肺痈:以骤起发热,咳嗽、胸痛、咯腥臭脓血痰为主要特征,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5、脑瘤:多发于中老年人,脑cT、磁共振成像等有助于鉴别。 |
疗效评定标准 | 脑包虫病的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或仍残留某些神经体征,补体结合试验与皮内试验转阴。 2.好转:症状改善,补体结合试验滴度下降,皮内试验减轻。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外科手术是根治本病的首选方法,应争取在压迫症状或并发症发生前施行。术时应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去(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将内囊摘除。内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常可完整取出。在手术摘除包虫内囊之前,向囊内注入2%甲醛(福马林)、0.01%过氧化氢、1%碘剂、0.05%次氯酸或25%甘油等可起到杀死原头蚴的作用,后4者的疗效较甲醛为佳,过氧化氢及甘油的毒性也较低微。曾有人试用甲苯达唑(甲苯咪唑)每日40—200mg/kg,共16—48周治疗包虫病,患者均能耐受;但有人在应用药物3个月后,取囊液作动物接种,仍获阳性结果,故认为本品口服后血浓度低,疗效尚难定论,目前只作为手术疗法的辅助治疗。阿苯达唑(丙硫咪唑)在组织中与包虫囊内的浓度高,每日10—40g/kg,分2次口服, 30d为一疗程,其疗效尚满意。 骨包虫病者只有少数情况下能彻底切除病骨,故刮除植骨术是较常用的方法,术中要注意子囊的扩散及术后继发感染的可能性甚大,必要时只能考虑截肢。脊柱及骨盆的病变治疗更难, Fontann介绍在刮除囊壁后用20%苯酚(石炭酸)甘油涂擦囊腔, 10min后再用90%乙醇冲洗,置引流管缝合伤口,术后第4日开始,每日经引流管注入20%—30%高渗氯化钠溶液,效果甚好,预后决定于受累的程度及部位,骨盆及脊柱病变的预后差。 |
中医治疗 | 1·包虫着肝证:右上腹缓起无痛性肿块,按之坚韧、光滑,有囊样感,伴脘腹痞胀,右胁下闷痛,舌边可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杀虫疏肝、软坚散结。柴胡疏肝散。加雷丸、槟榔、土鳖虫、炒山甲等。 2·包虫袭肺证:干咳阵作,久而不止,胸满胸闷,或时时咯血,短气息促,咽干口燥,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圆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晰而光滑的肿块,舌红少苔,脉细数。杀虫肃肺、润燥止咳。蒌贝养营汤加雷丸、槟榔、露蜂房等。 3·包虫侵脑证:头痛较剧,固定不移,颅骨隆凸,呕吐不止,或痫病发作,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为截瘫等,舌淡苔白滑,脉弦滑。杀虫降逆、熄风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怀牛膝、代赭石、雷丸、槟榔等。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手术摘除包囊,可在压迫症状或并发症之前施行。 2.可适当选用抗包虫药,如甲苯咪唑和丙硫咪唑。 3.单方验方: (1)柳树娃(即柳树皮上所生的植物包块),适量,水煎服。 (2)蛇蜕研未,6~10g/次,冲服。 (3)灭消包虫汤(黄芪、党参、海藻、白术各15g,补骨脂、槟榔各15g,蛇蜕、蝉蜕、炙山甲各6g,土鳖虫、露蜂房各3~6g,雷丸12g),1剂/日,水煎服,4周为1疗程,小儿量酌减,孕妇忌服。为丸则每丸重10g,1丸/次,3次/日。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在流行区内应严格管理家犬,捕杀野狗及病狗。对牧羊犬应定期驱虫治疗,每3月1次,可采用吡喹酮等驱虫,驱虫期内排出的狗粪和垫草等应焚烧处理。注意饲养卫生和畜舍卫生,避免家畜被感染。组织狩猎野生动物,捕杀狼、狐以及消灭鼠类。严格管理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严格执行肉类检验制度,禁止在场内养狗,病畜内脏及尸体应予焚毁或深埋,不得随地丢弃。培养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食受染的食物和生水。 不同部位包虫病的治疗方法同中有异,其治疗原则为:①彻底消除或杀灭寄生虫。②疗程中避免囊液漏入周围组织。③争取消灭残腔,恢复脏器功能。④同时处理继发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等。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