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cosmetic paint dermatitis |
拚音 | YANYUANYOUCAIPIY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演员油彩皮炎(cosmetic paint dermatitis)指演员因用油彩化妆而引起的皮肤损害。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化妆用油彩主要由油基、颜料、填料、香精四部分组成。油基为油彩的基础成分,是油彩上妆后影响皮肤通气的主要因素。 目前新的油彩油基采用含异构烷烃和环烷烃为主的白油及少量合成蜡组成,性能稳定,但长期使用仍可能引起痤疮样损害或毛囊炎皮疹。颜料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常引起发病的油彩色种如大红、朱红、棕、黄色油彩,所用颜料为致敏作用较强的偶氮染料类的立索尔大红、银朱R、耐晒黄G,而后两者又是兼有光感作用和致敏作用的硝基偶氮染料类有机颜料。此外,颜料中所含的杂质亦可引起皮肤反应。填料滑石粉、硬脂酸镁、氧化锌等,与发病关系不大。香精多属醇、醛、酮类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刺激、致敏或光感作用。少数演员之发病可能和所用的打底油、卸妆油、眉笔、唇膏、粘胡胶、头套或肥皂的刺激或致敏有关。 除上述化学因素外,照明灯光、化妆操作及气候条件等也与油彩皮炎的发生有关。如舞台照明使用卤钨灯、氙灯、镝灯等新光源,其中的紫外线与油彩中的光敏性有机化合物作用,常导致光化性皮炎或色素沉着。粗糙的上、卸妆操作,演出中途的匆促改妆及日夜两场连演时皮肤长时间与油彩接触,都是诱发或加剧油彩皮炎的因素。拍摄外景、室外演出时的风吹、日晒,常诱发皮炎。在大气湿度增加、气候闷热时,油彩上妆后主诉瘙痒者明显增多。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可见于各种不同剧种的文艺工作者。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上油彩皮炎表现为四种类型: (1)瘙痒症型:发病最多。油彩上妆或卸妆后在面部接触油彩的部位,出现程度不等的瘙痒,部分伴灼热或刺痛。卸妆后无明显皮损发现。瘙痒一般在卸妆后数小时减轻或消失。 (2)皮炎型:一般在油彩上妆后先有瘙痒或灼热感,卸妆后在眼周、颊、颧、鼻部出现水肿性红斑或密集的针头大红丘疹。重者眼周红肿明显,若停演,1周左右痊愈。如再接触原油彩则皮炎再发。本型发病女性多于男性。 (3)黑变病型:多见于艺龄较长的中、老年演员,常继发于皮炎反覆发作之后,个别则无明显的皮炎发作史。皮损多发生在眼周、鼻侧、颊、颞、颧、额等部位,为界限不甚清楚,大小形状不一的局限性红褐、青褐或灰褐色色素沉着斑。在色素沉着斑上间有网状的色素减退或正常皮色斑纹,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可因皮炎之不断发作而逐渐加深、扩展。 (4)痤疮样型:常发生在额、颊、颏等部位,形态同寻常痤疮。于连续化妆后发生绿豆大小炎性斤疹,或原有痤疮者,化妆后损害明显增多,可伴黑头粉刺或毛囊炎,停止化妆后1周左右皮疹明显减轻或消退。本型多见于青年演员。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上首先应停止使用引起发病的油彩,改用它种无刺激不致敏的油彩;或采用有效的防护膏打底隔离。皮肤瘙痒明显者对症治疗。皮炎轻者局部短期外用皮质激素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重者暂停演出,生理盐水湿敷,短期口服皮质激素。若考虑光感性皮炎则宜避光。对色素沉着者应积极防治皮炎,上妆时采用防护膏打底,较长期服用维牛素C。有瘁疮者在上妆时采用5%硫黄霜或1%维生素B6冷霜打底,卸妆时宜用温水和酸性皂清洗,卸妆后可涂5%硫黄霜。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预防的关键在于提高油彩及其他化妆品之质量,要求对皮肤无刺激、致敏、光感等作用。生产油彩所用原料必需严格提纯,对大红、朱红、棕、肉、黄色等易引起发病的油彩,要求同一色种同时生产数种色洋相同但颜料化学结构不同的制品,以供演员替换使用。舞台光源前安装能有效滤除紫外线的滤片。上、卸妆操作要轻柔细致,忌重擦,必要时使用防护膏打底。卸妆可采用乳化卸妆油,以免除使用肥皂带来的碱性刺激。卸妆后注意皮肤保护,搽用适当的护肤用品。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