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肠系膜血管阻塞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肠系膜血管阻塞

  
疾病名称(英文) thrombosis of mesenteric blood vessel
拚音 CHANGXIMOXUEGUANZUSAI
别名 中医:腹痛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腹部外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肠系膜血管阻塞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肠系膜动、静脉血管的阻塞,临床比较少见。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常发生于肠系膜上动、静脉供血区域,可由下列原因引起,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多发生于风湿性心瓣膜病、细菌性心内膜炎伴心房纤颤时。②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大多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③动脉痉挛因素,多见于休克或长时间低血压及腹部手术后等。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多继发于腹腔感染,血液凝固性增高,肝硬化等情况。
中医病因 主要为寒凝、气滞、血瘀所致。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其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络脉痹阻,不通则痛,可见本病多由寒凝,血瘀痹阻脉络所致。
病理
病理生理 肠系膜血管阻塞后,肠壁缺血痉挛,继之肠壁水肿、坏死、穿孔。本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就可以引起肠管坏死、休克。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之腹痛,应辨明在气在血,属寒属热,凡痛势急迫,腹胀便秘发热,喜冷恶热,多属热证痛;而痛势遇冷加剧,喜温熨,进热食后痛减,多属寒证痛;凡腹部胀痛,或痛处走窜不定,多为气滞性腹痛;而腹部刺痛,或痛处固定不移,多为血瘀性腹痛。
1.血瘀气滞
证候:突然腹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如以气滞为主者,则脘腹胀闷痛疼,攻窜不定,或引及两胁及少腹,遇恼怒、优虑易发作,苔薄,脉弦。
辨析:气机郁滞不通,故脘腹胀痛。气属无形,走窜游移,故疼痛攻窜不定。如迁延不已,久痛入络,则由气及血,血属有形,瘀血停着,故其痛如针刺且固定不移。舌紫,脉涩为瘀血之象。
2.寒邪内阻
证候: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寒更甚,怕冷,蜷卧;口和不渴,小便清利,大便或秘结或溏薄,舌苔淡白,脉沉紧。
辨证:寒为阴邪,性主收引,寒邪内侵,气机被遏,故腹痛急暴,怕冷蜷卧:得温则气机稍舒而痛减,遇寒则气凝愈显而痛甚;若寒凝气滞,腑气闭阻,则大便秘结,口和不渴,小便清利;舌苔淡白,脉沉紧,均为里寒之象。
3.湿热积滞
证候:突然腹痛,持续加重,或阵发性加剧,胀满拒按,口中干苦,大便多秘,小溲黄赤,或见身热,胸脘痞闷,呕恶,嗳腐吞酸,舌苔黄腻,脉濡数。
辨析:湿热积滞内结,气机壅阻不通,故腹痛拒按,胀满不适;邪气壅结,腑气不通畅,故大便秘结;宿食停滞,胃气失于和降,则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身热,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1.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常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等病史。 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症状
体征 1.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病急骤,有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腹痛持续存在,常伴呕吐,腹泻及血便、休克等。腹部平坦,柔软,可无明显阳性体征,也可有轻度压痛及肠鸣音亢进,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称。晚期因肠坏死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胀,发热等。
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老年人,半数病人有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征象。如餐后腹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突然继发血栓形成可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类似的临床征象。
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较动脉者轻而慢,但当血栓位于大分支时因受累肠管较多可症状重而发展快。临床表现类似肠炎,数日或数周后腹痛发作加重,频度增加,伴腹胀及呕吐。常伴有发热。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显示栓塞的部位。
实验室诊断 腹腔穿刺液为血性。
血液 血象多表现为血液浓缩,白细胞计数上升。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抗休克:由于呕吐、体液外渗及肠坏死等均易导致休克,故宜积极补充晶体液及胶体液,防治休克。
2.抗感染:感染多为混合性感染,宜早期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
3.抗凝治疗:肝素50mg,每日2~3次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每日一次静滴。
4.溶栓治疗:可选用尿激酶链激酶等。对发病三日内的血栓效果较好。
5. 解除血管痉挛:0.1%普鲁卡因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可缓解血管痉挛。亦可用罂粟碱,前列腺素等。
二、手术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行栓子切除术。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可行肠系膜上动脉一主动脉搭桥手术。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宜施行肠切除吻合术,切除范围应包括全部有血栓形成的肠系膜,以免术后血栓迅速发展。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肠系膜血管阻塞,主要以行气活血,温经散寒为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方
1.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气滞者,方用延胡索散(《济生方》)加减。当归20g,延胡索15g,蒲黄10g,赤芍12g,肉桂6g,片子黄12g,乳黄10g,没药10g,木香9g,甘草3g。本方行气活血,主治腹部疼痛,或连腰胁。若腹痛不止,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少腹痛引睾丸者,加荔枝核、橘核、木香、沉香乌药茴香等,血瘀者,方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小茴香12g,干姜6g,延胡索12g,没药6g,当归12g,川芎9g,官桂6g,赤芍12g,蒲黄9g,灵脂9g。本方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腹部疼痛,痛处不移。如兼寒凝腹痛拘急,加
肉桂、干姜,以温经止痛。若体质虚弱者,可用血府逐瘀汤
2.寒邪内阻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正气天香散(《证治准绳》引刘河间方)合良附丸(《良方集腋》)。乌药12g,香附15g,干姜6g,紫苏15g,陈皮10g,高良姜15g。若腹中冷痛,兼见便秘者,加附子、大黄后下以通腑气;若腹中痛势剧烈,手足逆冷,脉沉细者,可加入附子,肉桂辛热通阳,散
寒止痛;若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为下焦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宜暖肝煎,温肝散寒。
3.温热积滞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导滞。
方药: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合大承气汤(《伤寒论》)加减。大黄15g,牡丹15g,仁12g,冬瓜子15g,芒硝12g,厚朴15g,枳实12g。如燥不重而热甚者,可去芒硝,加黄芩银花等;湿偏重,选加苍术、薏该仁、木香、砂仁;如腹痛引两胁者,如柴胡郁金
疏肝理气。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肠系膜血管阻塞临床分肠系膜动脉梗塞,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和非梗塞性肠缺血。本病的治疗,溶栓和纠正肠缺血是治疗的关键。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中药煎剂+溶栓药物+扩张血管药,同时积极纠正脱水、抗感染。如病情未见好转或继续加重者应立即手术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