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疾病名称(英文) stomach duodenal abscess pylori obstruct
拚音 WEISHIERZHICHANGKUIYANGBANHENXINGYOUMENGENGZU
别名 中医:呕吐,反胃,积聚,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腹部外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是胃十二指肠的溃疡长期逐渐形成的,易引起全身代谢紊乱,需手术治疗。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发生原因通常是由于溃疡活动期,溃疡周围组织炎性充血、水肿或反射性引起幽门痉挛而引起暂时性梗阻,或因原幽门及十二指肠轻度狭窄,在用抗胆碱药,胃排空减弱时诱发,这些可随内科治疗,溃疡愈合而好转。但亦有溃疡愈合瘢痕形成瘢痕组织收缩,或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形成永久性、非手术不能缓解的瘢痕性幽门梗阻,本节讨论重点非手术不能缓解的瘢痕性幽门梗阻。
中医病因 幽门梗阻乃是由于长期胃脘痛,致胃阳不振或胃阴不足,失其和降而成本虚标实证。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者约5~10%,其中80%以上由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少数为幽门前胃溃疡及幽门管溃疡引起。
发病机理 瘢痕造成的梗阻,由部分至完全,是长期逐渐形成的。在对抗梗阻的代偿期,胃壁肌层肥厚,蠕动增强,胃腔扩大,食物滞留,胃窦部胃泌素释放,胃酸分泌,加重溃疡。在失代偿阶段,胃高度扩张,蠕动弱,胃潴留日趋严重,胃粘膜炎症及萎缩至胃酸减少,摄入减少,呕吐渐重,水盐丢失及血容量减少,易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低钙低镁性手足搐搦。由于营养缺乏,体内脂肪及蛋白分解增加,易形成酮血症、氮质血症,而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形成复杂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中医病机 本病多由饮食不当,饥饱不常或食生冷,损及脾阳,或忧思伤脾,致中焦虚寒,不能承受水谷,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寒浊中阻,聚而成饮成痰,饮食停留,终至吐尽为快。痰湿与气血搏结,日渐增大,聚久,脏腑失和,正虚瘀凝而成积。反胃日久,肾阳亦虚,下焦火衰,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血失生化之源,血津渐耗,形体消瘦,积聚渐重,虚寒之体使宿食、反胃日趋严重。不扶正难使呕吐或反胃停止矣。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发展阶段明确,纵向辨证可分出以下证型。
1.脾胃虚寒夹瘀(痉挛水肿型幽门梗阻)
证候:胃脘疼、喜暖恶寒,疼有定处,得食稍减,多食则胀满,易于呕吐。或劳倦之后,困惫乏力,面色晄白或灰暗,甚者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或紫暗,脉濡数。
辨析: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胃不受纳,脾失运化,水食停胃,故胃脘疼;喜暖恶寒,得食稍减,四肢不温是虚寒之象;胃脘疼有定处,拒按,舌质紫暗者是有血瘀;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或劳倦困乏,眩晕作呕,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者乃脾阳不足之候。
2.食滞痰阻
证候:食后脘腹胀满或疼,时有上腹局限隆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
辨析:脾胃虚寒,运化失司,饮食停留,湿浊凝聚,渐成积聚;食后脘腹胀满或见肠型;吐出宿谷胀减;由于久吐伤气,不能化生输布水谷精微,则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脾胃虚寒则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
3.阳衰欲脱
证候:宿食持久,吐出隔餐或隔二餐不化宿谷,量大且臭。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起坐或略活动即头晕目眩,心慌脉速,气喘自汗,体倦乏力,面色晄白,舌质淡,脉沉细,唇干口燥,大便不行。
辨析:久吐伤津,气血无生化之源,故形体消瘦;肾阳虚弱则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津亏血少甚者至极度疲乏,动则头晕目眩,脉速自汗,四肢不温,大便不行,此阳虚欲脱之候。
西医诊断标准 本病的参考标准如下:
(一)诊断标准
1.有长期溃疡病病史。
2.上腹部胀满饭后加重,恶心,呕吐。吐物量大,有隔宿食物。
3.上腹可见胃型、胃蠕动波、有振水音。
4.X 线钡餐造影胃增大,钡剂潴留、幽门狭窄,十二指肠球变形。
(二)判定
具备第1~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项即可确诊。(《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第一版)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长期溃疡病史:原空腹上腹疼餐后缓解的节律性,变成上腹膨胀或沉重感,或有阵发性胃收缩痛,进食反而加重,常诱发呕吐而缓解。
症状
体征 1.呕吐为自发性,呕吐物量大,含积存4小时以上的上餐食物、隔餐食物,或隔宿食物。含嗅味粘液而不含胆汁。吐后上腹膨胀即明显减轻。身体渐现消瘦,便秘、尿少、乏力、食欲不振等。
2.胃潴留体征:上腹隆起,有时可见胃蠕动波,触之有震水音。
3.清晨空腹置入胃管,可抽出大量嗅味液体和食物残渣。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X 线钡餐检查:胃高度扩张,清晨空腹平透可见有液面,钡入胃后有下沉现象,吞钡后6小时,胃腔仍有1/4钡剂存留(胃潴留),24小时后仍有钡剂存留,则可诊为机械性梗阻。如钡剂尚能通过幽门则见其变细,球部变形。高度梗阻则幽门不显影,需将钡剂吸出。
实验室诊断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表现:碱中毒低血钙时,耳前叩指试验(Chvoslek征)和上臂压迫试验(Trousseau征)可呈阳性。血生化检查发现血清钾、氯化物、血浆蛋白低于正常,二氧化碳结合力和尿素氮增高。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胃肠动力障碍:包括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轻瘫和反流病等。尤其前二者,因有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发作性干呕和呕吐,体重减轻,而易与本病混淆。但动力障碍者无溃疡病史及客观证据,X 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无器质性病灶发现可资鉴别。
2.幽门痉挛和水肿性梗阻:常在溃疡活动时发生,节律性上腹痛仍存在,梗阻为间歇性,呕吐不伴胃扩张,很少有隔夜食物潴留。经内科治疗后,梗阻症状随疼痛缓解而消失。
3.胃幽门部癌:胃小弯和窦部癌有时可有明显的胃潴留的表现而与本病类似。但是,胃癌病期较短,无溃疡病史,胃扩张度小,胃蠕动波罕见,胃酸缺乏或很低。X 线钡餐检查见幽门窦部充盈缺损,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纤维胃镜亦可鉴别。
4.成人幽门肌肥厚症:罕见。部分患者幼年即有幽门梗阻症状。部分患者病期较短,难以和瘢痕性幽门梗阻及幽门部癌鉴别。但本病无溃疡病史,X 线钡餐检查发现幽门管细小而外形光滑,十二指肠球底部有凹形阴影,可考虑幽门肥厚症的诊断。
5.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十二指肠肿瘤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淋巴结结核和胰腺体部肿瘤侵蚀十二指肠壁均可引起十二指肠梗阻而有呕吐、胃扩张、胃潴留、胃蠕动波等。但本病呕吐物含多量胆汁,X 线钡餐检查确定梗阻部位不在幽门部。
6.其它:胃结核、胃粘膜脱垂、胃异物、胃血吸虫病等胃内疾病以及胆囊周围炎伴粘连,有时亦需鉴别。但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检,配以相应的特殊检查诊断不难。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梗阻初期的治疗:对于痉挛水肿性或瘢痕性梗阻,其初期治疗基本相同,包括以下各项:
1.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一般先用0.9%生理盐水补足累积脱失量及生理需要量,同时适当补钾、钙、镁。至静脉压回升,站立性低血压消失、尿pH值上升,尿量增加,尿中Na2+、Cl-浓度升高,然后液量维持,力争三日内达血清K+、Na2+、Cl-,BUN、二氧化碳结合力恢复正常。
2.胃腔持续吸引与胃冲洗:放置胃管连续抽吸胃内潴留物72小时后,每于晚餐后4小时行胃灌洗术,以解除胃扩张,恢复胃张力。
3.强化溃疡治疗:尤其对幽门痉挛、水肿性梗阻患者宜口服或注射H+-受体阻滞剂如甲腈咪胍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哇。可用抗酸剂及螺杆菌清除剂等,但禁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类,以免加重胃潴留。如为胃肠动力障碍,可用西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药物治疗。
4.手术治疗。对于高度瘢痕性幽门梗阻者宜手术治疗。胃酸较高、年轻、体质较好者宜胃大部切除术。胃酸低、老年,全身状况较差者宜作胃空肠吻合术,80~90%病人可获满意效果。
中医治疗 由于本病主因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所以治疗以补虚为根本,病浅兼以祛邪,病深阴阳俱虚者宜救阴兼以温阳固脱。
一、辨证选方
1.脾胃虚寒挟瘀
治法:温中健脾,理气活血,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九(《伤寒论》)合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人参12g,白术12g,干9g,灵脂12g,蒲黄12g,甘草6g,檀香12g,砂仁12g,陈皮12g,半夏9g。如呕吐清水不止者,加吴茱萸以温中降逆止呕。
2.食滞痰阻
治法:温中健脾,降逆和胃。
方药:丁香透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白术12g,香附15g,人参12g,砂仁12g,丁香109,麦芽15g,木香12g,白蔻仁12g,神曲12g,炙甘草6g。呃逆呕吐重者加旋覆花代赭石;食滞明显者加六磨汤(《证治准绳》);痰饮中阻明显者,加用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3.阳虚欲脱
治法:温运脾阳,益气生津。
方药:附子理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大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减。甘草6g,附子9g,干姜12g,白术12g,制半夏12g,人参12g,白蜜10g。胃寒者加吴茱萸,丁香,肉桂以温胃散寒;胃阴不足者加麦门冬汤(《金匮要略》)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以滋阴养胃;或加石斛花粉知母竹茹之类以养胃生津。
中药 1.理中丸(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性疼痛、呕吐等症。每服1丸,每日两次。
2.黄芪健中丸(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黄芪,饴糖),为温中补虚之剂,用于脾胃虚寒性胃脘痛及呕吐,每服1 丸,每日3次。
3.六君子丸(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每服1丸,每日两次。
针灸 1,针灸:对于脾胃虚寒型呕吐,宜选用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公孙等穴。
本方中脘,胃俞,脾俞,公孙理脾健胃,调中焦而平冲逆之气。足三里以调胃降逆止呕,取内关开胸解郁,宣通上、中二焦气机,使气机升降正常。因是虚证,故用补法,针后加灸,以助温中散寒止呕之力。
2.新医疗法:对脾胃虚寒,胃潴留,胃扩张明显者,宜用新针增加胃张力,消除胃膨胀。
主穴:腹正中线旁开三寸与胃下界之交点。
配穴:中脘,足三里,气海透中极。
方法:用七寸针在两侧主穴同时进针,沿胃下界斜向腹中线作肌层透针,进针同时捻转,得气后即可退针。配穴每次取一个,交替使用。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幽门梗阻的治疗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消除胃潴留,恢复胃张力,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经过这个阶段的治疗,可使大约70%的患者幽门梗阻获得再通,而免于手术。
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对大约30%左右的梗阻仍未解除的患者实行手术治疗,或使梗阻已经解除者继续恢复治疗。
第一阶段治疗较佳方案是:输液+持续胃肠减压+针灸等其它疗法。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结束后作生理盐水负荷试验和清淡饮食负餐试验。如胃排空功能恢复则进一步治疗方案是:输液+抗溃疡西药"二抗一保"+辨证中药。如胃排空功能仍不能恢复者宜手术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