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tenosynovitis stenosans of styloid process of radius |
拚音 | RAOGUJINGTUXIAZHAIXINGJIANQIAOYAN |
别名 | de Quervain病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与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发生在桡骨茎突部的狭窄性腱鞘炎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参见“狭窄性腱鞘炎”条。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桡骨茎突部有一浅在的骨沟,上有韧带覆盖,形成一骨纤维鞘管,外展拇长肌和伸拇短肌腱从此管中通过,出鞘管后折成一定角度分别止于第一掌骨基底和拇近节指骨基底。当拇指及腕部活动时,此折角增大,从而增加了肌腱与管壁的磨擦。手工操作者,特别是用拇指用力捏持操作的工种,为了稳定拇指,外展拇长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增加该肌腱与鞘管的磨擦,故发病率较高。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腱鞘表面可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鞘管壁正常厚约0.1cm,腱鞘炎时可增厚2~3倍;鞘管内滑液量增多变黄;肌腱和管壁之间有条索样粘连;表面失去原有光泽,呈粗糙暗黄色。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起病多比较缓慢,有时可突然发生症状。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桡骨茎突部疼痛,可放射至手、肘或肩臂部,活动腕及拇指时疼痛加重,有时拇指伸直受限。桡骨茎突处明显压痛,触之似骨性隆起。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
体检 | 检查时,桡骨茎突处明显压痛,并且可形成结节,触之似骨性隆起。握拳尺偏试验阳性:将拇指屈于掌心,然后握拳,腕关节向尺侧偏斜,桡骨茎突部有剧痛者为阳性。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一、非手术疗法: (一)固定方法:发病早期或症状较轻者应尽可能减少手部活动,如洗衣、拧毛巾等。或用大小合适、能与拇指贴合的纸板或铝板,将拇指固定在背伸20度,桡偏15度外展位,根据病人情况可固定3~6周。 (二)封闭疗法:用1%奴佛卡因1.5ml,醋酸氢化可的松12.5mg作鞘管内注射,每周1次,2~3次为一疗程。 二、手术疗法: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在局麻下行狭窄腱鞘切开术。 1.切口:在桡骨茎突部作2~3cm长的纵"S"形切口,或在桡骨茎突上一横指处作长约2cm横切口,前者显露腱鞘容易,但伤口愈合后皮肤疤痕较显著;后者则相反。切开皮肤后纵行分离皮下组织,将桡神经浅支及头静脉牵向一侧加以保护。 2.显露腱鞘:纵行切开深筋膜并牵拉开,即可显露外展拇长肌和伸拇短肌的腱鞘。 3.切开腱鞘:在腱鞘侧方纵形切开,即可见外展拇长肌和伸指短肌腱。如有粘连应分离清除。检查拇指自动伸直外展活动情况,要求完全松解。 4.分层缝合伤口,局部加压包扎。 5.术后处理:悬吊患肢,次日开始练习自动活动,10天拆线。 |
中医治疗 | 一、药物治疗: 1.内治法:以调养气血、舒筋活络为主,可用桂枝汤加当归、首乌、威灵仙等。 2.外治法:固定期间可敷三色膏,去除固定后可用海桐皮汤熏洗。 二、手法治疗:详见‘推拿按摩’栏。 三、小针刀疗法:可用小针刀在闭合操作下,纵形挑割切开腱鞘,达到松解目的。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术者一手托扶患手,另一手在桡侧痛处作轻柔按摩,推拿,同时拔伸牵引与旋转腕部,最后将拇指伸屈外展5~6次,并向远心端牵拉。以上方法需缓慢而稳妥进行,可每日或隔日一次。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