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疾病名称(英文) perianal suppurative hidradenitis
拚音 GANGMENZHOUWEIHUANONGXINGHANXIANYAN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肛肠科疾病,皮肤其他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是肛门皮肤内大汗腺的慢性炎症。感染化脓反复肿胀则形成慢性蜂窝组织炎。在肛门、会阴、臀部皮下造成范围较广的复杂性窦道、瘘管。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致病细菌多为葡萄状球菌,链球菌。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多发生在20-40岁身体肥胖、出汗多,皮肤油脂多,常有粉刺的人。男性多于女性。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由于肛门周围皮下汗腺密集,组织疏松。致病菌侵入汗腺与毛囊,汗腺与毛囊之间有导管相通。细菌侵入迅速繁殖,放出毒素,使汗腺管发炎、水肿、阻塞、化脓,在皮下蔓延扩散,形成多个脓肿,脓肿之间形成窦道,相互连通,则反复继发感染。
中医病机 湿毒内蕴、外感风邪,二者相合,侵及肌肤而成;肛门周围感受毒邪,皮肤或粘膜受损,郁而化热,热与气血相搏结,脏毒浊气下降。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总属于虚实挟杂,本虚标实。因此辨证首先当辨明虚实,标本之主次。初起表现为硬节、流脓以及炎症。又可伴有全身症状,即标实为主,当辨湿热偏盛,后期则重在局部,因病久者多因正虚为主,故应辨阳虚阴虚之不同。
1.湿毒内蕴:
证候:初起肛门周围皮肤表面可见汗腺、毛囊处的小硬结,发红、肿痛、化脓、多自然破溃,流出糊状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析:①辨证:本证多见于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初起,以硬节、发红、化脓、多自然破溃,流出糊状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主要辨证要点。②病机:湿毒内蕴下注肛周郁久不散,久则成毒,毒盛则肉腐,肉腐而经常流出臭味的脓性分泌物。
2.正虚邪入:
证候:病程经过缓慢,局部可以出现疼痛,炎症急性发作时,可伴有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之感。平时多表现为慢性病容、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舌淡、苔薄黄、脉滑。
辨析:①辨证:本证主要见于病程较长的病人,由于病久,正气已虚,肛门周围硬节时有时无。由于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病变部位皮肤变硬,颜色为褐色,舌淡、苔薄黄、脉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病程日久,脾虚运化失常,则湿热内生,下注大肠,故而肛周发生硬节。外邪入侵,气血相互搏结而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之证。
西医诊断标准 1.肛门周围皮下有反复感染化脓不愈,病程长、发病慢的病史。
2.为浅表性皮下小瘘管、窦道和小脓肿,与肛管直肠无明显连系。
3.无肛瘘内口,应考虚为化脓性汗腺炎。
以上条件,具备2条者可以确诊。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发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
病史 肛门周围皮下有反复感染化脓不愈,病程长、发病缓慢的病史。长期反复发作,逐渐广泛蔓延。无肛瘘内口。
症状
体征 一、症状:在肛门周围皮肤表面,可见于汗腺、毛囊一致的小硬节,逐渐增大,红肿,化脓,多自然破溃,流出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时好时坏。皮下有窦道相通,部分瘢痕自愈,又有部分发炎化脓,反复交替出现,皮肤逐渐变硬、发褐色。如果遇有急性感染,则全身症状明显,否则平时全身无明显症状。
1.硬节、流脓:初期肛门周围皮肤表面可见有汗腺,毛囊一致的小硬节,发红、肿胀、化脓、多自然破溃,流出糊状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
2.炎症:炎症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逐渐形成皮下窦道和肛瘘,常常蔓延到会阴、臀部。由于慢性炎症反复刺激,病变部位皮肤变硬肥厚,呈褐色,一部分形成瘢痕,一部分形成窦道和瘘管。炎症侵犯肛门括约肌,可造成括约肌纤维化,影响括约功能,甚至出现肛门失禁
3.全身症状:当继发性感染出现时,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感。平素多表现为慢性病容、消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二、体征:常见肛门周围有很多小硬节,连成斑块,逐渐扩大成较大的硬节,高出皮面,红肿明显,有痛、痒感。有时皮下有数个表浅水泡,皮肤呈紫色、变厚变硬。
体检 肛门周围有很多小硬节,连成斑块,逐渐扩大成较大的硬节,高出皮面,红肿明显。有时皮下有数个表浅水泡,皮肤呈紫色、变厚变硬。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一个或二个以上内口在肛门隐窝,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管道与外口,瘘管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瘘管较深,内有肉芽组织,常有内口与肛管直肠相通,一般有肛门直肠脓肿病史。
2.骶尾部畸胎瘤:本病为胚胎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疾病,多为青、壮年时期发病,肛门后尾骨前有外口。肛内指诊常可触及骶前有肿物或饱满样感觉,钡灌肠侧面片可见直肠骶骨间隙增宽,直肠有半圆形充盈缺损或压迹,手术可见腔内有毛发、牙齿、骨质。亦可见到腔内有粘液。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其中局部治疗又分为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
一、局部治疗:
1.非手术疗法:本病初起时,局部给予热敷,以酒精涂擦皮肤,以中药苦参汤加减煎水坐浴,避免搔抓,保持局部卫生。
2.手术疗法,如硬节不能消散,可将硬结及周围皮肤连同皮下组织切除,缝合伤口;如已成脓肿,可切开引流,急性炎症消散后,再将其全部切除缝合;蔓延广泛的慢性病人,应切开所有的窦道,刮去肉芽组织,切除全部或部分管壁和变硬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然后缝合伤口;如果病灶范围较大,切除以后必然创面大,可在病区附近取健康的带蒂皮瓣移植缝合,亦可以保留真皮小岛,开放伤口引流。手术以后医嘱病人食流质食物,控制排便时间四十八至七十二小时,便后用中药祛毒汤坐浴,以保持局部清洁,以玉红膏油纱条换药。伤口愈合缓慢者,可外用珍珠粉加生肌玉红膏换药。
二、全身治疗:
为了控制感染,可给予青霉素、磺胺以及先锋类药口服。
中医治疗 本病在治疗方法上应注意泻、补的适宜。治实勿忘补虚,补虚又当固其本。根据本病的特点,应当内外兼治,整体与局部并重。初起,周围皮肤表面、毛囊的小硬节,发红、肿脓、化脓、多自然破溃,流出带有臭味的糊状脓性分泌物。这时在治疗上应给予攻下。日久,病程较长,炎症反复发作,同时伴有发热、周身不适,此时要以活血通络佐以调补脾胃。
一、内治法:
1.湿毒内蕴:
治法:解毒祛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20克,野菊花20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10克,蒲公英15克。如果流脓甚者,可加连翘10克,黄柏9克,大黄9克。
2.正虚邪入:
治法:扶正祛邪,活血通络。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党参1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桔梗6克,银花15克,白芷6克,皂角刺10克,甘草6克。若出现周身不适者可加人参川芎。若出现纳差可加云茯苓、熟地黄
二、外治及其它疗法
外敷以醋调如意金黄散或三黄液湿敷。如脓肿已形成,必须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若已形成窦道和瘘管,应手术切开,搔刮管壁。因此瘘道一般不通过直肠,可以一次全切开。因皮内和皮下有很多窦道,应注意探查切除,以免遗漏,切除时使切口开放并尽量保留皮岛或真皮小岛,以利伤口愈合。
中药 1.秦艽丸:清热解毒之功用。每日2次,每次5克。
2.大黄ZHE虫丸: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用。每日2次,每次5克。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思路与方案:
1.急性炎症反复感染,则应考虑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外敷水调金黄散或三黄液湿敷,无菌纱布固定。
2.慢性炎症期:保持局部清洁,已形成窦道和瘘管,应手术切开,搔刮管壁。因为瘘道一般不通过直肠,可以一次全切开,同时口服解毒祛湿、活血通络药物,常用的有秦艽丸、大黄ZHE虫丸。为了控制感染可以给予青霉素静点。
护理 手术后护理:术后应当密切地观察病人的伤口表面情况,应常规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以清洁创面、同时保持伤口周围干燥,可用0.1%雷夫诺尔溶液清洁创面。可以采用中医化腐生肌纱条,根据腐不祛何以生肌;肌不生何以敛皮的原理,必须坚持术后换药。换药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创口生长愈合的好坏,同时亦可以通过换药来观察病程的变化,以便随证治疗,为伤口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宋·窦汉卿早已提出串臀瘘,蜂窝瘘与目前化脓性汗腺炎十分相似。《医宗金鉴》记载:"此病初如粟米,……破流黄水,浸yin成片,随处可生,由脾胃湿热,外感风邪,相搏而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