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肛门乳头瘤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肛门乳头瘤

  
疾病名称(英文) papilloma of anus
拚音 GANGMENRUTOULIU
别名 中医: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肛肠科疾病,消化系肿瘤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肛门乳头瘤是指肛乳头因粪便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增大变硬。是肛门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临床上除肛乳头瘤脱出外,时有便后出血,排便不净的感觉,肛门搔痒,为主要表现。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肛门乳头瘤的病因与肛窦炎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互为因果,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逐渐增大,往往因症状较轻,病情进展缓缦,易被病人所忽视。随着瘤体逐渐增大,脱出肛门后才被重视。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大于男性。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的形成,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之品,致湿热下注,热毒内结;或肠燥便秘,虫积骚扰,肛门破损感受湿热毒邪;或阴虚内热,气虚下陷,使肛门气血失和,邪气内聚,脉络瘀阻,发为肿块。故本病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一般初期多为湿热下注,热毒内壅以邪实为主,久之气阴两伤,转以正虚为主。
病理 瘤内细胞和间质的排列与正常组织相同,有外膜包绕,生长缓慢,切除后不常复发。肛乳头随着逐渐增大,时有随排便脱出肛门,由于反复脱出,刺激肛管,使分泌物增多。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总属于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故其辨证应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变化过程,首先辨明虚实,标本之主次。本病初期症状较轻,以标实为主,当辨湿热之偏盛;久之以正虚为主,须辨阴虚、气虚之各异。
1.湿热下注:
证候:肛门潮湿不适,瘙痒,大便次数增多,带有粘液,伴有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辨析:①辨证:本证见于乳头瘤初期,以肛门潮湿不适,肛周皮肤瘙痒,苔黄腻,脉濡滑为辨证要点,湿热之邪致病,治疗不当易从寒化,或易从热化,湿与热象孰轻孰重,可着眼于二便,舌脉等以辨析之。②病机:脾胃受病,运化失调,以致湿热内蕴,下注肛门,故肛门潮湿不适,瘙痒,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为热甚伤津所致,舌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下注之象。
2.阴虚内热:
证候:肛门不适,肛周皮肤瘙痒,伴手足心潮热,口干或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辨析:①辨证:本症见于乳头瘤病阴虚者,以肛门不适、瘙痒,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阴精亏损,以致肛门气血紊乱,肌肤失于滋养,故肛门不适,肛周皮肤瘙痒。手足心潮热、口干、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3.气虚下陷:
证候:肛门坠胀不适,伴肛门有物脱出,面色HUANG白,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辨析:①辨证:本证见于乳头瘤气虚下陷者,以肛门坠胀不适,肛门有物脱出,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脾主升降,脾气不足则升举无力,故见肛门坠胀,伴有物脱出,面色HUANG白,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虚运化失常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本病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一、病理诊断组织学证实为炎性组织或纤维瘤。
二、临床诊断:
1.临床表现:便后肛门有物脱出,伴有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肛门瘙痒,或肛门肿痛。
2.指诊:在齿线处可触及活动性硬节。
3.窥镜检查:镜下可见灰白色,呈珊瑚状有蒂肿物。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本病起病隐匿,病性进展缓慢,为良性肿瘤。
病史 有肛窦炎病史,因症状轻易被忽视。
症状
体征 1.排便不尽感:炎症期,病人往往有排便不尽感,或伴有异物嵌入肛内的感觉和下坠感等。急性炎症期,还伴有里急后重感。女患者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症状加重。
2.肛门瘙痒:由于乳头瘤长期反复脱出,致使炎性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肛周湿疹所致。
3.肛门肿痛:部分乳头瘤脱出后,嵌顿不能还纳,致使淋巴回流受阻,引起肛门肿痛。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窥镜下可见乳头瘤基底部为红色,尖灰白色,呈珊瑚状突入窥器。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直肠息肉:直肠息肉位于直肠壁上,表面呈肉红色,圆球形,表面组织为粘膜,故易出血,多见于小儿。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治疗愈后效果好。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乳头状纤维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具体治疗方法有:
一、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目前对一些症状比较轻的患者,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1.坐浴法:热水坐浴每日1~2次,局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炎症的吸收。
2.10%硝酸银溶液,或1~3%龙胆紫溶液,涂以乳头上,可以治愈。
3.痔疮膏或栓纳肛,每日1~2次,可减轻症状。
二、手术疗法:
1.肛乳头瘤切除结扎术:侧卧位,肛镜下用弯钳夹住乳头瘤根部,沿血管钳基部,剪开少许乳头根部皮肤,乳头瘤较小可以行单纯结扎术,乳头瘤较大基底较宽可用4号或7号丝线贯穿乳头瘤根部,做"8"字结扎,剪去血管钳上的乳头瘤。术后每日热水坐浴,九华膏、洗必泰痔疮栓纳肛至痊愈。
2.电灼法:肛门部常规麻醉,在肛门镜下暴露出肛乳头瘤,用高频电灼探头按压在瘤体根部,开通电源,将乳头瘤彻底烧灼之。此法适合瘤体较小的患者,优点是操作方便,疗效可靠,一次可治疗几个乳头瘤。术后每日用痔疮膏或痔疮栓纳入肛门内,七天可愈。
3.冷冻疗法:在肛内镜下,显露肛门乳头瘤,将冷冻探头对准瘤体表面,将其冷冻成一结晶球。术后每日局部常规用药(如痔疮栓及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瘤体因冷冻后组织变性,液化坏死脱落,最后组织修复,达到治愈目的。在治疗中应控制冷冻的范围,过大则损伤正常肛管组织,术后产生水肿和疼痛,过小则瘤体脱落不全,极易再生。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应根据病变不同时期及变化过程,针对不同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正确用药,对于缓解症状,提高疗效,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内治法采用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7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生白术12克,生苡米30克,炒槟榔12克,甘草7克。若便中带血者,加赤芍丹皮地榆;大便次数多,泻而不畅,泻下秽臭者,加赤芍、当归葛根马齿苋。肛门肿痛者,加银花苦参;大便秘结者加草决明大黄;嗜酒湿热下注者,加葛花
2.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清热。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生地12克,当归10克,槐角10,黄连7克,天花粉12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甘草7克。若大便带血者,加丹皮、白茅根;大便秘结者,加焦军,麦冬元参;阴虚有热,心烦口渴者,加玉竹何首乌知母;夜寐不安者,加枣仁远志
3.气虚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克,茯苓12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术12克,柴胡10克,升麻7克,陈皮10克,炙甘草7克。若气虚甚者,加人参3克;纳少腹胀者,加内金六曲、炒麦芽山药;中气虚寒者,加炮五味子;气滞者,加香附木香;气虚挟热者,加黄芩、白芍槐花;久脱不回者,加五倍子金樱子乌梅
二、专方验方:
1.葱硝汤坐浴:大葱3根,芒硝45克,煎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2.马莲花煎剂;马齿苋30克,黄连15克,金银花30克,红花15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煎水坐浴。
3. 二枝汤:槐枝柳枝各250克,鲜者可适当加量,切成段,水煎熏洗,早晚各一次,每次约30分钟。
三、其它疗法:
1.塞药法:即以栓剂纳肛,如马应龙痔疮栓、化痔栓、复方痔疮栓等。每日坐浴后,将药栓塞入肛门,每日2次,每次1枚。
2.敷药法:即将膏剂敷于患处,如黄连膏、九华膏、马应龙痔疮膏等。每日坐浴后,将药膏敷于患处。
3.保留灌肠法:将药液直接灌入直肠,使其直接作用于病灶区。可用黄连、防风、丹参、白芍、公英、甘草、金银花,水煎10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肠。
中药 1.加味香连丸,每次6克,每日3次,本方具有祛湿清热化滞,用于湿热下注。
2.知柏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3次,本方具有滋阴清热,用于阴虚内热。
3.补中益气丸,每丸3克,每次1丸,每日2次,本方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用于气虚下陷。
针灸 火针治疗:侧卧位,拉钩扩开肛门,用弯钳夹住乳头瘤根部,取三棱针在酒精灯下烧红,沿血管钳基底部灼烙,较小的乳头瘤用血管钳将其提起,沿基底部灼烙即可。术后每日九华膏、洗泌泰痔栓纳肛至痊愈。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思路与方案:肛乳头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方法。西医认为手术是唯一的根治方法,但手术损伤的范围较大,术后难免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中医采用结扎方法治疗,结合使用中药,通过人体整体的调整,充分调动人体内在的因素,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将二者充分的结合起来,互为应用,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手术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把西医的切除术和中医的结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避免西医术后因瘢痕挛缩所造成的后遗症,又可避免术后大出血的并发症,由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术方法,损伤的面积比较小,既提高了治愈率,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二、无手术指征的中药治疗:对无手术指征的患者,西医在治疗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治疗当中除用中药内服(通过辨证施治),调整人体整体的平衡,还可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如双花、栀子、公英、白芍、丹参、甘草等,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在病灶,这样既可起直接治疗的作用,又可预防其它肛肠疾患的发生。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医学纲目》中称:"肠澼为痔,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肛门属九窍中之一,凡肛内有突出之物,皆可称痔。《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顶大蒂小者,用药线勒于痔根,每日紧线,其痔枯落,随以月白珍珠散撒之收口。"并描述了对本病的治疗。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