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急性喉炎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急性喉炎

  
疾病名称(英文) acute laryngitis
拚音 JIXINGHOUYAN
别名 急性单纯性喉炎,急性卡他性喉炎,中医:急喉瘖,暴瘖,瘁喑,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咽喉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炎症,为常见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
中医释名 急喉瘖是喉瘖的一种,因其嘶哑失音,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而得名。
西医病因 常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也见于麻疹猩红热百日咳伤寒、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病。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病毒等。受凉、疲劳过度、烟酒过度、粉尘、化学物质刺激以及邻近器官如口腔、鼻腔、鼻窦的炎症等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病原体可乘机而入。
中医病因
季节 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地区
人群 发病无性别差别,但与职业有关,教师售货员、演员等讲话多者易发病。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风热邪毒由口鼻而入,内伤于肺,肺气不宣,邪毒循经上蒸于喉咙,气血壅滞,脉络痹阻以致喉部肌膜红肿,声门开合不利而为瘖;或风寒外袭,肺气不宣,邪毒凝聚于喉咙,导致气血凝滞,脉络瘀阻,亦可致声门开合不利而瘖,如《备急千金要方》说:"风寒之气客于中,滞而不能发,故瘖不能言及瘖哑失音,皆风所为也。"若邪热壅盛,炼津为痰,痰热交结于喉,致气道壅塞,更可发展为急喉风。小儿脏腑娇嫩,气道较窄,患有本病时,更易致急喉风,临床尤需注意。
病理 发病初期的病理改变为粘膜充血,多形核白血球浸润,组织内渗出液积聚形成水肿,进一步发展渗出液可变成脓性分泌物,甚至形成假膜或溃疡。如果治疗不当则有圆形细胞浸润逐渐形成纤维变性,使粘膜增厚,变成永久性病变,从粘膜层向肌层扩展。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属表实之证,但在实证表证之中,又有寒热之分,故在辨证中重点要辨明是风热侵袭或风寒外袭。
1.风热侵袭
证候:病之初起,喉内不适,干痒而咳,音低而粗,声嘶或失音,或喉内有灼热疼痛感觉,并见发热,恶寒,体倦骨痛等,舌边微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检查见咽部粘膜红肿不明显,但见喉部红肿,声带淡红。若邪热传里,胃腑热盛,则症状加重,声嘶,甚则失音难言,喉痛增剧,吞咽困难,身壮热,口渴引饮,口臭腹胀,痰黄稠,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而数。喉部亦红肿明显,声带鲜红,或有黄白色点状分泌物附于其上,声门闭合欠佳。
辨析:①辨证:本证有风热之象,以喉内干痒而咳,灼热疼痛,声带淡红或鲜红,并见发热恶寒,头痛,体倦骨痛,舌边微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喉为肺系,乃声音之门户,当风热邪毒侵袭,肺失宣降,则喉内不适,干痒而咳;邪热蕴结于喉,脉络痹阻,则音低而粗,甚至声嘶或失音;热灼肌膜,气血瘀阻,不通则痛,故见喉部灼热疼痛、红肿,甚则疼痛加剧,声带由淡红转变为鲜红;喉部有黄白色点状分泌物,乃里热炽盛、煎熏津液而成;吞咽困难,为喉部红肿波及咽部之故。病之初起,风热之邪尚在肺卫,故见发热恶寒,头痛,伴倦骨痛;舌边微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是为风热在表之象。邪热传里,胃腑热盛,则见身壮热,口臭腹胀;热伤津液,则口渴引饮,痰调而黄;热结于下,则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洪大而数,为里热炽盛之象。
2.风寒外袭
证候: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或兼有咽喉微痛,吞咽不利,咽喉痒,咳嗽不爽,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检查见咽部多无红肿,喉部微红肿,声带淡白或淡红,声门闭合不全。
辨析:①辨证:本证乃风寒束表,故咽喉的症状及体征较风热侵袭证为轻,且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下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风寒邪毒,壅遏于肺,肺气失宣,寒邪凝聚于喉,致声门开合不利,故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声嘶;气血遇寒则凝滞,故喉部微红肿,声带色淡;若寒邪及咽,致气滞血凝,脉络痹阻,则咽喉微痛,吞咽不利;肺气不利而上逆,故见咳嗽不爽;鼻为肺窍,风寒犯肺,故鼻窍不利而鼻塞流清涕;肺合皮毛,风寒束表,卫阳被郁,不得宣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不渴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 1.起病较急。
2.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喉痒,喉干,喉痛,阵咳。
3.声带充血,水肿,声门闭合不全。
4.有发热,恶寒,头痛,全身不适等症。
西医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喉镜所见,可明确诊断。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声音嘶哑是急性喉炎的最重要的症状,轻者发音的音调变低,声音变粗,重者声音嘶哑,甚至发声困难或完全失音。
2.喉部疼痛,不适、干燥、异物感,发音时疼痛更重,但一般不影响吞咽。
3.咳嗽:喉炎时粘膜分泌物增多,引起刺激性咳嗽,开始时干咳,无分泌物。晚期则有粘稠分泌物,不易咳出。
4.因急性喉炎常继发上呼吸道感染或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所以常伴有鼻部症状,如鼻堵、脓涕、头痛、发热、畏寒、全身不适等表现。
体检 间接喉镜检查,喉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颜色鲜红,声带粘膜下出血,声带边缘因肿胀而增厚,甚至呈梭形,闭合不严,有时可见声带表面有分泌物粘附。喉室带、杓会厌襞也显著充血肿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喉白喉:有声音嘶哑、低热、全身中毒症状、咽喉均可有白膜,取白膜涂片找白喉杆菌。
2.与某些特异性感染如梅毒、结核等鉴别,梅毒病史较长,血清检查可区别。结核病史亦较长,伴有肺结核,喉部表面粘膜弥漫性苍白、水肿、结核菌检查及活组织可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1周内声音恢复,声带不充血,声门闭合全,症状及体征消失,体温正常。
2.好转:声音改善,声带充血水肿减轻,其他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体温下降。
3.无效:局部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有并发症发生。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最重要的治疗是声带休息,劝患者少说话。
2.抗生素控制感染:声带水肿严重时用糖皮质激素,以促使尽快消肿。
3.蒸气吸入:用一杯热水,水中放复方安息香酸酊或氟美松、庆大霉素等药物,然后病人张口对着杯中蒸气吸入,每天1~2次,以帮助炎症消退,有利于排除粘稠的分泌物。目前已研制出多种蒸气吸入器。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当以疏风宣肺为治疗大法,或疏风清热,或疏风散寒。在治疗方法上,则宜内外兼治。
一、辩证选方
(一)风热侵袭1.邪在肺卫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音。
方药:疏风清热汤(《中医耳鼻喉科学》)加减。荆芥12g,银花15g,连翘12g,黄芩12g,玄参12g,桑白皮12g,牛蒡子12g,桔梗8g,甘草3g,蝉衣8g,千层纸8g。若发热恶寒明显者如防风;咳甚者加川贝母或北杏仁;痰多而黄选加天竺黄瓜蒌竹茹等;喉内疼痛较显时选加赤芍射干山豆根等。
2.胃腑热盛
治法:泄热解毒,利喉开音。
方药:清咽利膈汤(《喉科全科紫珍集》)加减。黄芩12g,栀子12g,银花15g,连翘12g,荆芥12g,牛蒡子15g,玄参15g,生大黄12g(后下),芒硝15g(冲服),薄荷3g(后下),蝉衣8g,千层纸8g。若热已传里无表证者,去荆芥、薄荷;大便通畅者,可去芒硝,大黄不后下;口渴引饮者加天花粉、桑白皮;痰黄稠选加贝母、天竺黄、竹茹、瓜蒌等;咽喉疼痛剧烈,吞咽困难者加射干、山豆根、赤芍等;若有呼吸困难症状者,则按急喉风处理。
(二)风寒外袭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开音。
方药:六味汤(《喉科秘旨》)加味。荆芥穗10g,防风10g,苏叶10g,薄荷3g,杏仁12g,僵蚕10g,桔梗10g,甘草3g,蝉衣8g,千层纸10g。若咳嗽痰多加法夏白前;鼻塞流清涕加苍耳子、辛夷花;头痛加蔓荆子白芷;恶寒发热无汗者加麻黄、生
二、其他疗法
(一)外治疗法
1.吹药:将药粉吹致咽喉部,临床上常选取清热化痰、消肿利喉的药物如冰硼散冰麝散、复方西瓜霜、珠黄散等吹喉,多用于风热侵袭之热证患者,前三药参见"扁体周围脓肿"相关部分。珠黄散:人中白3g,马勃粉15g,青黛3g,孩儿茶3g,玄明粉1.5g,硼砂3g,薄荷1.5g,黄连1.5g,牛黄0.9g,珠珍未0.9g,梅片0.9g。共研为极细末,过筛、密闭防潮。
2.含服:将药液或丸剂含化后慢慢分次咽下,延长药物在病灶的停留时间,便于吸收。
(1)铁笛丸诃子麦冬茯苓、瓜蒌皮各300g,贝母、甘草、桔梗各600g。凤凰衣30g,玄参300g,青果120g。
(2)润喉丸:参见"急性会厌炎"相关部分。以上二丸均应用于风热侵袭型。3.蒸汽吸入:取药液作蒸汽吸入(如风热患者也可作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
(1)薄荷、藿香佩兰金银花菊花、黄芩、蝉衣各适量,水煎成雾化液,即用。适用于风热侵袭型之患者。
(2)苏叶、荆芥穗、防风、藿香、佩兰、蝉衣各适量,水煎成液,即用。适用于风寒外袭者。
(三)民间疗法
1.风热侵袭者,黄豆适量煮汤,徐徐饮食;或荆芥穗、生甘草各10g,桔梗15g,水煎内服;或槐花30g,瓦上炒令香熟,置地上出火毒,随意服;或陈粽叶(包过粽之叶片)60g,水煎服;草药:穿心莲野菊花、五指梅、地胆头、金果榄各15g,土牛膝羊蹄草各30g,水煎服。
2.风寒外袭者,萝卜汁,稍加姜汁,时时分饮;或皂角一条,去皮子,萝卜3个,煎服;橘皮60g,煎服。
中药 1.银翘解毒片(丸):每次4~6片,每日3次。本药功能疏风清热,解毒利喉,适用于风热侵袭、邪在肺卫。
2.牛黄解毒片(或丸):每次4~6片(或1丸),每日3次。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通便,适用于风热侵袭之邪在肺卫及肺胃有热。
3.喉症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风热侵袭型。
4.六神丸:同"喉症丸"。
5.新雪丹颗粒(或片):颗粒,每次1瓶,每日2次。片剂:每次4片(0.26/片),或2片(0.52g/片),每日3次。本药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之功,常用于本病的风热侵袭,胃腑热盛型
6.清音丸:每次1丸,每日3次,含化吞服。功能清肺解毒,利喉开音,适用于风热侵袭型之患者。
针灸 1.风热侵袭者,针刺合谷、尺泽、天突穴,泻法。或耳针,取神门、咽喉、肺、平喘穴,每次2~3穴,留针15~20分钟。风寒外袭者,针刺合谷、尺泽、列缺穴,泻法,或用艾悬灸。
2.针刺综合治疗小儿急性喉炎。选穴:少商、合谷、足三里、涌泉、隐白、三间、尺泽、中冲、内庭、商阳、外关、液门,以前五个穴位多用,认为改善呼吸困难效果好。
3.小儿急性喉炎有呼吸困难,在天突穴处注射肾上腺素,于15分钟内19例全部缓解,未作气管切开。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喉炎,在我国已有数十年历史,各地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全身用药使用抗生素,局部采甲中医外治法:用以中药为主的蒸气吸人或超声雾化,如银黄液,白毛夏枯草液,并加适量激素、糜蛋白酶等;针刺治疗;含服六神丸、清音丸、金桑开音丸、铁笛丸等中成药
2.中医辩证施治,服用中药汤剂如三拗汤加减,桑菊饮加减,银翘散加减等。局部用抗生素、激素行超声雾化吸入;复方安息香酸酊蒸气吸入;含嗽剂;物理疗法如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很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记述了"暴喑"、"瘁音"、"卒然无音"、"暴言难"、"不能言"等病证,并指出其病因病机是"寒气客于厌"、"燠热内作",并记载了针灸治疗原则及穴位,这些记述及观点对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病多由风寒或风热邪毒侵袭肺金而致,即所谓"金实不鸣",或曰"窍闭而暗",故《景岳全书·卷28》说:"瘖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瘖也,……窍闭者有风寒之闭,外感证也,有火邪之闭,热乘肺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