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dislocation of crico-arytenoid articulation |
拚音 | HUANSHAOGUANJIETUOWE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关节疾病与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是指喉软骨间的环杓关节和环甲关节的脱位。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喉各软骨之间形成四个关节,即两个环杓关节和两个环甲关节,关节中均有滑膜和关节囊。关节脱位引起相应的症状。环杓关节脱位不常见,按杓状软骨脱出的方向可分两种情况,即杓状软骨向后外脱位和杓状软骨向前外脱位。 一、杓状软骨向后外脱位:多由插管引起,左侧多见,原因是在插管时术者都是左手持喉镜,将舌根以上的软组织向上挑起,暴露声门。右手持气管插管自右侧插入,因而插管的用力作用方向向左侧杓状软骨,将其推向后外,所以左侧杓状软骨脱位多见。脱位后的杓状软骨关节面移到环状软骨关节面的后外侧斜肩上。二、杓状软骨向前外侧脱位:脱位的原因有①颈前受直接外力作用,此种外伤多为复合伤,环状软骨向后抵触颈椎上而使杓状软骨脱位。②食道镜检查或气管镜检查损伤:食管镜下放时或气管镜下放时作用于声带的力量太大向前牵引杓状软骨使之脱位。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一、杓状软骨向后外侧脱位:1、有麻醉插管史,声嘶,喉痛;2、检查见左声带麻痹,左侧杓状软骨向后外移位,两面三刀侧不对称,声带外展。喉肌电图检查神经功能可以明确诊断。 二、杓状软骨向前外侧脱位:喉肌电图检查功能正常。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一、杓状软骨向后外脱位:主要症状是喉部疼痛,声音嘶哑,于拔管后数小时后出现,而且症状逐渐加重。 二、杓状软骨向前外侧脱位:①声音嘶哑,喉部痛是主要症状,如有损伤过重,引起喉水肿时可有喘鸣,甚至呼吸困难。 |
体检 | 一、杓状软骨向后外侧脱位:间接喉镜检查见左侧杓状软骨明显水肿,移向后外,因而两侧杓状软骨不对称、左侧声带运动呈外展位或傍中位。 二、杓状软骨向前外侧脱位:喉镜检查见杓状软骨及杓间区水肿,消除水肿后可见杓状软骨向前突出,声带呈现弧形松弛,固定于中间位,声门关闭不严。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一、环杓软骨向后外脱位:应与声带麻痹相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一、杓状软骨向后外脱位:杓状软骨复位:积极进行杓状软骨复位,用粘膜表面麻醉,在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下进行复位。用喉钳置于左侧杓状骨后外侧,向前内侧推压,使杓状软骨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失败可再次复位。 二、杓状软骨向前外侧脱位:在直接喉镜下,表面麻醉,用喉钳在声带突外侧面加压挑起杓状软骨体向中、后方推移,使其复位。插入前联合镜时用力向前抬起,使声带产生张力,拉杓状软骨复位。复位要在两周内进行,时间拖长,杓状软骨固定,复位困难。不能手术者可向声带内注射特氟隆,使声带变宽,声门能闭合,声嘶好转。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