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聋哑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聋哑

  
疾病名称(英文) deafmuteness
拚音 LONGYA
别名 中医:聋哑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耳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聋哑症是指幼儿学语前双侧重度耳聋并因耳聋造成的语言障碍。"哑"实际上是聋的结果,有人称之为语前聋,以便与已具语言功能的双耳重度耳聋--语后聋相区别。由于接受语言信息的听觉功能严重减退和失真,患者仿效的发音必然"走调",其本人的语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他所听到的畸变语言。耳聋愈严重,语调愈失真。即使是语后聋,久之语调记忆下降,发音也会走样。
中医释名 本病是以耳不能闻声、口不能言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古代以耳不闻五声谓之聋,口不会言语谓之哑,因聋而丧失语言能力谓之聋哑。
西医病因 聋哑症就是因聋而哑,语言发声器官的中枢和周围部分均完好无缺。按患病的时期,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以后者多见,约占总数的80%。先天性聋哑其病因较复杂,可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家族性,还和近血统婚姻有关,近亲婚姻者其子女发生聋哑者也较高。母体在妊娠期的感染性疾病可影响胎儿内耳发育,特别在妊娠头三个月内,母体患有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妊娠时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妊娠中毒症等也可影响胎儿内耳发育。也有不少先天性聋哑是由于母体在妊娠期过多应用某些耳毒性药物,发生药物中毒而引起。此外也可见于围产期异常如早产、低体重、核黄疸、缺氧窒息、产伤等。后天性聋哑是指出生后致聋而变为聋哑者。主要原因是各种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其次是药物中毒。据国内调查,在聋哑学生中,由急性传染病致聋的约占聋哑儿62%。致聋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感冒、风疹、水痘、病毒性肝炎等。其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占第一位,麻疹次之,再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随着新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耳药物中毒者也不少见,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水扬酸盐类、奎宁、氯奎、速尿、利尿酸等。此外也有因中耳炎等中耳病变及颅脑外伤致聋哑者。
中医病因 聋哑是因先天或后天疾病所致。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聋哑多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致婴幼儿时期丧失听力,不能学习语言而成,但语言器官的发育一般正常。先天性因素如遗传、近亲婚配,胎儿期母体感受流感、风疹等或母体使用了耳毒性药物,或因难产、早产、胎儿窒息、子痫等影响新生儿听力。后天因素指婴幼儿期的获得性耳聋,如急性热病,原因不明的发热,或使用耳毒性药物等而发生耳聋并因聋致哑。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聋哑症表现为双耳重度聋或全聋,双耳声响无反应、不会说话,但哭笑声音正常。少数有残余听力者可听到汽笛、放鞭炮等极大声响。既往对幼儿期的聋哑较难鉴定;随着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的应用,对幼儿听力障碍还可作出早期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语言的发育从新生儿就已开始,最初表现为内心语言,一周岁以内表现为呀呀学语、婴语、模仿言语,二周岁就能作两个词的发音。此时如仍不能说清晰的词就应作检查。决不能因幼儿诊断较困难持待患儿长大以后再说的态度,聋儿康复要抓早,首先诊断应早。聋哑儿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吏和全面系统的检查。
发病
病史 应详细询问有关可能发生聋哑的高危因素,如耳聋家族史、父母近亲婚配、母妊娠期病毒感染或耳毒性药物接触史,以及患有其他代谢或内分泌疾病史,并应除外先天性梅毒。有无围产期异常,如早产、低体重、核黄疸、缺氧窒息等。生后有无传染病史及耳毒性药物应甲史。此外应了解患儿生后对声音反应和言语发育情况。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耳聋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对声响无反应,如婴幼儿睡眠时呼之不醒,对背后的卢响无表情等,有的仅可闻及雷鸣、放炮声或汽笛声等,不会说话,但哭笑声正常。

1.双侧严重耳聋,听不见一般声音,对声响无反应,或留有残余听力,可听见雷鸣、汽笛、放炮等声音。
2.不会说话,但哭笑声正常。
3.先天性者,自出生后即对声音无反应。多有父母近亲婚配史、母亲妊娠三个月时患风疹或其他传染病、母亲妊娠时接受耳毒性药物治疗,或有出生时使用产钳损伤头颅等病史。
4.后天性者,在学习说话过程中,因患急性传染病或使用耳毒性药物,病愈后出现听力及原有言语能力丧失,但可有残余听力。
5.耳鼻咽喉科一般检查多属正常。若有耳病,亦与听力损失不符。
6.突然声响刺激、声音-刺痛条件反射试验、电耳蜗反应测试等,可判断有无残余听力。
体检 3.全面耳科及体格检查:应注意有无中耳病变如中耳炎;外中耳、颅面或其他系统畸形,以及有无智力发育障碍。几乎所有聋哑儿外耳道、鼓膜均属正常。4.听力检查:以确定耳聋的性质、程度,有无可用的残余听力。几乎全部聋哑儿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多有残余听力,有残余听力者约占聋哑儿45.37%~82.5%,特别是在中、低频区。临床上语言区听力损失小于80dB者定为有使用价值的残余听力,大于80dB者定为无使用价值的残余听力。听力检查常用方法如下。(1)呼喊和击掌法:检查者在聋儿背后呼喊或击掌,以粗略估计有无残余听力,但准确性差。(2)纯音听力计检查:可用于能合作的学龄儿童,但容易受到受检者主观条件的影响。对幼儿可用行为测听检查。(3)声导抗检查:可判断中耳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聋,并可根据声反射预估听敏度。(4)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是一项较为准确的客观听力检查。对确定患儿有无残余听力大有帮助。但由于聋儿高频区听力多丧失,故ABR未引出反应者,可进一步用滤波短声(短音)行40Hz相关电位或慢顶电位(SVP)测试,以了解是否存在中低频残余听力。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对聋哑儿应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正常儿童二至六岁是言语发育的最佳时期,至六岁大脑发育已接近成人的80%,语言发育接近完善。聋哑儿如三岁前开始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绝大多数智力健全的聋儿都能在他们学龄前获得语言能力。实践证明,至迟到五、六岁开始训练多数人都能取得成功,如果错过时机,年龄越大效果越差,甚至完全不能成功。1.提高听力:中耳病变致聋者(如中耳炎、中耳畸形),应积极治疗中耳病变,以提高听力。2.配戴助听器进行听觉语言训练。听力是言语发育的首要条件,助听器是帮助聋人听取声音的扩音装置,通过它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其残余听力,配合其它感觉器官以训练发声或讲话能力。语言的发育从新生儿就已经开始,出生后的啼哭是他与成人交往的主要方式,属于一种生理反射,是建立言语能力的基础。至一周岁,小儿已逐步知道了解周围生活环境,开始"咿呀学语",所发生的喃喃声,不含词意,但为多音节,是表达言语节律的基础。一岁至二岁进入模仿期,小儿开始模仿周围环境的声响,学会简单而有含意的话语,如"爸爸"、"妈妈"等。二岁至五岁是言语能力的发展期,小儿不断增加有含意的话语,也学会表达一些抽象概念和复杂的言语成分。到五岁时,小儿言语能力已有较高水平,可运用较复杂的词和名表达思维,与人交往。听觉语言训练应按照语言发育过程逐步训练。训练应从学龄前开始,尽早应用各种有声玩具和乐器,唤醒幼儿的听觉,发展粗略的辨声能力。然后用清晰的声音,面对聋儿长期耐心地逐声逐字的教其发音讲话,借助镜子矫正口形,触摸家长或老师的面颊、喉部、腹部等体会发声强弱、高低的关系。此外,还要尽量使聋童生活于正常语言环境中,避免手势语,以增加语占训练的效果。Wedenberg经过实验和对照观察,作出以下促使听觉语言训练成功的总结:①早期发现耳聋并早期采取有效地康复训练措施。②语言信号的响度要足够大。③康复训练的计划要系统而有力。④让患儿与正常听力的儿童或人群进行自由交谈。3.对无残余听力的聋儿,只有采用口语(唇读)和手势语教育,使之了解语言与学习说话,用以表达感情、交换信息而进入正常社交生活。4.对少数语后全聋的患者,可用电子耳蜗,使之能听到背景声,有助于唇读训练。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1.体针疗法:取耳区和少阳经穴为主。主穴取耳门、听宫、翳风、瘈脉、翳明;配穴取中渚、外关、曲池、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每次主穴2~3个,配穴2个,平补平泻,1次/日,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3~5天。
2.头针疗法:取晕听区,1次/日,10次1疗程。疗程间歇3~5天。
3.挑提法:取翳风、听会、听宫。挑提前在穴位处作常规消毒,
并在皮下注射0.5%普鲁卡因1ml(先皮试)。然后用粗针,以每分钟90次左右的频率挑提200~300下。1穴/次,1次/日,双侧交替进行,30天1疗程,疗程间歇1周。
4.水针疗法:取听宫、翳风、完骨、瘈脉等穴,每次两侧各选1穴,进针0.5~l寸至有酸胀感时注入药液。药物用维生素B1、B12,0.2~0.5ml/穴,或654-2每穴5mg,或丹参注射液0.2~0.5m1/穴。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已将聋儿康复训练列为全国三类康复行动之一。自80年代初开始,全国各地市陆续建立了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为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使许多聋儿走向学校。走向社会。语言形成有赖于听觉器、发声器功能正常,其中听觉是言语形成过程中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且对言语活动起反馈调整的作用。6岁以前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出生后至婴幼儿期严重的听觉疾病必将致言语发育障碍。

聋哑症日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助听器可作为尚
有残余听力儿童语言训练的辅助性康复工具。近年电子耳蜗植入术应用于双耳听力损失在95-100dB以上的儿童,有利于早期实施听觉语言康复训练。聋哑矫治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心理学、教育学人员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生物医学工程设计制作的"视听"设施有助于提高康复效率。手势语是聋哑患者常用的社交手段,不过,经常习用手势语,会使患者无心于听觉语言训练,因为后者要求患者付出更艰辛的脑力劳动。对聋哑问题重在预防,当前滥用耳毒性抗生素,尤其是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贰类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是聋哑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消除,特别是要求医师慎用这类药物。要运用报刊、电视等宣传手段提高这方面的医学知识。
历史考证 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谷梁》中有"喑聋"一词,即耳聋而不能言语之意。《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韦昭注:"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此处之"聩"当指先天性耳聋。
聋哑之名见于《简明中医辞典》。《谷梁》中有“喑聋”,即耳聋而不能言之意。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