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缩阳(中医)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缩阳(中医)

  
疾病名称(英文) KORO(TCM)
拚音 SUOYANG(ZHONGYI)
别名 缩阴,阳缩,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男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缩阳是以患者自感阴茎内缩,睾丸、阴囊上收,少腹拘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为文化精神综合征的一种。多突然发病,也有缓慢发生者。
中医释名 以小腹剧痛,自觉阴茎、睾丸、阴囊突然内缩(妇女为阴户、乳房内缩)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西医学认为,“缩阳”是文化精神病变的一种,属于与文化有关的精神性疾患。缩阳症常以散在的个例发生,也可呈现局部流行。病因病理尚难肯定。推论可能与阴茎固定装置的构造及功能失常有关。阴茎籍较浅的阴茎系韧带(fundiformlig)及深部的阴茎悬韧带(suspensorlig)索系固定于耻骨联合前方。若先天发育不良,或由局部病变使之纤维化、挛缩,均有使阴茎向上缩回的可能。
中医病因 根据临床观察,结合历代医家的认识,缩阳症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寒滞肝脉多因起居不慎,劳倦过度,或大病久病之人,正气不支,外感寒邪;或由于久居阴寒之地,或长期贪凉饮冷,寒邪直中入里,下客厥阴肝脉,寒性凝滞收引,筋脉拘急而发病。 2.肾阳亏虚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或房事不节,恣情纵欲,肾精亏损,阴损及阳,复感寒湿,凝结宗筋,前阴失于温煦而内缩。已婚之人也可见于夜间排精(如遗精、性交)后起床小便,或用冷水洗涤前阴,寒湿之邪乘虚而内袭。 3.气滞血瘀肝主疏泄,体阴而用阳。盛怒伤肝,疏泄失职,气机郁滞,或肝血不足,肝用不及,经脉不利,气滞血瘀,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 4.阴虚火旺素体,肾阴不足或病后阴虚未复,劳神过度以及情志不遂,五志化火;或过服温燥药物,致使肾阴亏耗,相火炽盛,热的宗筋,阴血不足则宗筋失于濡养,阴器内缩。 5.湿热蕴结过食辛辣或嗜酒无度,湿热内生;或湿邪外侵,郁积生热,湿热下注,留滞肝经所致。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肝肾的功能失调有关,肝主宗筋,肾司二阴,故邪犯肝肾二经均会致阳缩症的发生。以寒滞肝脉,肾阳亏虚,或湿热熏蒸,浸yin综筋,气血阻滞为主要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一)分虚实本病病性有虚实两端。实证者,多见少腹拘急胀痛、绞痛,拒按,或面唇青紫,气粗烦躁,二便不通等;虚证者,则伴见四肢不温,少腹绞痛喜按揉,面色苍白,小便清长等症。
(二)审寒热由寒邪致病者,除主症外,尚伴有肢冷畏寒,少腹拘急掣痛,喜温喜按,尿清便溏等症;热邪为病者,则见口干烦渴、尿赤、便秘等症状。
(三)辨脏腑缩阳病与肝肾密切相关,但亦可涉及到脾。盛怒伤肝者,见气急面青,胸胁胀满,急躁易怒等;脾肾阳虚者,多伴面色晦暗,四肢清冷,精神萎靡,下利清谷或小便清长等症。
(一)寒中厥阴证
1.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睾丸、阴囊、阴茎内缩,畏寒肢冷,舌卷唇青,体静蜷卧,语声低沉,口鼻气冷,小便清长或不禁。舌质淡或紫暗,脉沉迟或沉紧。
2.证候分析:寒邪直入厥阴,筋脉拘挛,故见阴囊、睾丸、阴茎缩入;寒主收引凝滞,气血阻滞厥阴经脉,则致少腹拘急而冷痛;阳虚寒盛,畏寒肢冷,加之外寒侵袭,故见身体重疼;厥阴之脉,环唇内,络舌本,邪在厥阴,重则唇青舌卷。舌质淡或紫暗,脉沉迟或沉紧,皆阴虚寒中之象。
(二)脾肾阳虚证
1.临床表现:阴缩,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身重少气,食少、脘腹痛,小便频数,或淋漓不尽,腹泻或五更肾泻。舌淡,脉细。
2.证候分析:肾阳虚衰,无以温煦,内寒瘤结,则腰膝酸痛,身重少气;肾虚失其固摄,膀胱失约,则尿频或不禁;脾阳不足,失其健运,则食少脘痛,腹泻;阳虚不能温煦肢体,则畏寒肢冷,甚则四肢厥逆;阴寒内盛,气血阻滞,筋脉挛缩,则小腹拘急冷痛,阴器内缩。舌淡,脉沉为脾肾阳虚之候。
(三)肝经湿热
1.临床表现:阴器内缩,拘挛疼痛,口干苦,伴头晕、失眠、便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证候分析:嗜饮醇酒厚味,损伤脾胃,湿热蕴结,浸yin肝经,阻滞经脉,熏的宗筋,以致阴器内缩,拘挛疼痛;湿热下移膀胱、小肠,则见小便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均为湿热之象。
(四)亡阳虚脱证
1.临床表现:阴茎、睾丸、阴囊全部内缩,少腹紧痛,鼻青身冷,甚则面色晦暗,四肢时膝发凉,虚喘,出冷汗,甚则不省人事。脉微欲绝。
2.证候分析:阳气虚衰,宗筋不得温煦,则阴缩、少腹紧痛;阳气欲绝无以依附,则鼻青身冷,面晦暗,四肢厥逆,虚喘,冷汗,不省人事。
(五)阴虚火旺证
1.临床表现:阴器内缩、少腹疼痛,伴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心烦,头晕耳鸣。舌红苔少,脉细弦。
2.证候分析:肾阴亏耗,虚火炽盛,热的阴精,筋脉失养,不得舒纵,则阴器内缩,少腹疼痛;肾阴亏耗,虚热内蒸,阴不内守,则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心肾失交,水不济火,则心悸心烦;津不上承,清窍失濡,则头晕耳鸣。脉弦主痛,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临床上,患者常夹杂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恐惧、苦恼等。
体征 1.本病可见于儿童及成年男子。儿童患者发病前有感寒受凉史;成人有精神刺激史,或房事后受凉史。
2.起病急骤,阴茎、阴囊及睾丸突然内缩,少腹拘急疼痛,甚则四肢厥逆,身体蛤缩,翻滚叫嚎,小便不通为主证。有的呈阵发性,每遇风冷辄发,每日或间日发作1~2次。可伴有形寒肢冷,面色晦暗,饮食减少等全身症状。轻者仅觉阴茎上缩,小腹疼痛,腰膝酸软,但不影响性生活。
3.阴茎短小、疲软,甚至不能触及睾丸。
4.检查阴茎海绵体勃起组织健全。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一)生理性阳缩:在受到寒冷刺激时,阴囊随温度下降而收缩。有时可见阴囊、睾丸明显内缩,但阴茎并不内缩,亦无全身不适,温度改变后恢复正常,为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隐睾症:多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而致睾丸在出生后未降入阴囊或睾丸异位。此类病人多伴阴囊发育不良,尤以单侧隐睾症多见,多无阴茎内缩及其他兼证,根据病史可资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 生理性阴缩:寒冷刺激时,可有阴囊收缩,但阴茎不明显内缩,亦无腹痛、恐惧等症。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本病经心理和中药、针灸治疗后,病症大多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个别病例稍长些,但均无明显的并发症。
并发症
西医治疗 西药治疗
1.患者精神紧张,恐惧不安者,予镇静剂。如安定2.5mg,1日3次;或丙咪嗪25mg,1日3次。
2.如阴茎短缩,有性欲改变者,以丙酸睾丸酮25mg,1日2次,肌注。
中医治疗 本病总的治疗原则,以温肝散寒为主,兼有湿热者,治以清热利湿;阴虚火旺者,治以滋阴降火;亡阴虚脱者,治以急救回阳,脾肾阳虚者,温补脾肾;兼气滞血瘀者,佐以活血化瘀法。
一、辨证论治:
(一)寒中厥阴证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方中桂枝细辛温经散寒;当归、芍药活血养血;甘草大枣健脾补虚,使脾胃健运,营血得以充养筋脉;吴茱萸、生姜温肝散寒,再加木通温通血脉。
(二)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除湿。方药苓桂逐阴汤加减,方中附子、桂枝、葫芦巴益阳逐阴而散寒;佐以茯苓、藿梗、苍术健脾安中化湿;以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也可用敛阳丹加减,方中丁香砂仁、白豆寇、红豆、良姜温胃散寒,理气行滞;肉桂、附子、干姜散寒止痛,回阳救逆,以助肾阳。
(三)肝经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方中龙胆草泻肝胆之火,清下焦湿热;黄芩栀子苦寒,助龙胆草清热燥湿;佐以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利尿驱邪;当归、生地益阴养肝血,以使邪去而不伤正;柴胡条达肝气,引诸药入肝经。
(四)亡阳虚脱证
治法回阳固脱。方药三仙散,方中附子回阳救逆固脱;佐肉桂温通血脉;干姜温中散寒。可加乌药茴香以温暖下焦、理气止痛。
(五)阴虚火旺证
治则滋阴降火,缓急止痛。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方中熟地、泽泻补肾水,泻肾浊;山茱萸丹皮温涩肝经,清虚热;山药、茯苓培补脾土,益气血之源;知母黄柏滋肾阴,泻相火。可配黄连、肉桂交通心肾,引人归源。或合二至丸以加强清热养阴之功。
二、单验方治疗
1.正阳汤附子(去皮)、皂角(炙去皮弦)各30g,干姜(炒)、炙甘草各5g,麝香2g。研极细未。每服3g,水1盏,不拘时,和渣温服。
2.固阳汤黄芪30g,白木10g,茯苓12g,干姜10g,白姜6g,厚朴10g,附子10g,良姜6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3.回阳丹木香6g、荜澄茄10g、附子12g、硫磺6g、干姜6g、全蝎6g、吴茱萸10g,水煎服。
三、食疗
1.核仁1枚,炒韭子6g,水煎,黄酒饮服,每日加用1枚,加至20日,周而复始,治寒冷治寒瘤冷缩阳。
2.生姜粥生姜15g,洗净切片,葱白3段,粳米1009,共煮为粥,分次食用。
3.枸杞枸杞子白米,如常法煮粥食之。
4.胡桃、粟子炒去壳,共捣碎后加糖食用。
5.麻肉饼麻雀、瘦猪肉、葱、姜、白糖为饼,随意服食。
四、药物外治
1.驱寒止痛砂方用铁砂与醋混合,发生温热反应,熨敷气海,可以散寒,活血、止痛;再加麻黄川乌草乌、肉桂、丁香、小茴香温经散寒通络;乳香没药马钱子行瘀治血,通络止痛。
2.鲜葱1大握,捣烂以酒炒热,敷于脐与少腹,复以热水杯或茶壶盛热水置其上温熨之。
3.老生姜30g,四季葱心30g,净黄土1209,大曲酒适量。先将土炒极热,加入切碎姜葱同炒,香气出加曲酒制成糊状。放布上约半寸厚,对准阴囊先熏后敷,待睾丸下落,去药。
中药 多用于病情缓解后的巩固调理。
1.逍遥丸每次1袋,每日2次。适于有肝郁见证者。
2.附子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2次。适宜于脾肾阳虚证者。
3.金匾肾气丸每次1丸,每日2次。适宜于肾阳虚者。
4.三妙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肝经湿热证。
5.疏肝止痛丸每服6g,日服2次,白开水送下。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6.茴香桔核丸每服6g,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温肾散寒,理气止痛。
针灸 1.选气海、三阴交、肾俞、大敦、百会,以毫针平补平泻,灸法并用。
2.选关元、三阴交、气海、百会,用毫针对关元、三阴交急刺补法,气海、百会加灸。
3.用指按压三阴交、阴廉、会阴、中极、行间、昆仑穴。每穴按压10秒钟。
推拿按摩 1.揉气海、关元、肾俞穴。两手握拳,用大拇指及中指按顺、逆时针方向交替揉按上述穴位,每次60~80次,每日3~4次。
2.搓涌泉、大冲。取坐位,五指并拢,以手掌搓两侧涌泉、太冲穴各10分钟,每日2次。
3.推小腹,取平卧位,将两手搓热,自肚脐向会阴部慢推,双手交替进行,每次5~10分钟,每日3~4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心理治疗:针对曾有过缩阳症流行的地区,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澄清有关缩阳症的错误观念,讲解与缩阳症有关的医学知识,训练对病人及家属亲友的处理方法及心理辅导的技巧及要领,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
预防 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慎起居,避免感触四时不正之气。
2.调畅情志,以防郁怒伤肝,五志化火而诱发本病。一旦患病,应保持心情稳定,消除恐惧心理。
3.节房事,保肾精;忌食生冷油腻及寒凉药物。
4.发病时,切勿用牙齿或老虎钳夹咬阴茎,以防损伤,引起感染。
历史考证 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本病的症状,《素问·热论》谓之“囊缩”,《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谓之“阴缩”。《伤寒论》称为“阴中拘挛”,以后历代医家的著作对此多有论述,但只偏重于症状描述,且名称不一。有些非真正阳缩,在病因病机方面,除《灵枢·经筋》说:“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明确指出足厥阴肝脉受寒之外,尚有谓阴极阳衰者,有谓热盛阴竭者,有谓寒邪直中者,多将男科中因寒凝肝脉而致突然发病的“阴缩证”与外感热病邪至厥阴出现危重证候的“舌卷囊缩”相提并论。直到明清时代,对此病的认识才逐渐深入,明确命名为“阴缩”。如《医学心悟》中指出:“直中寒证与伤寒传至厥阴而致的舌卷囊缩之证迎然不同。”《张氏医通》也明确提出:“阴缩谓前阴受寒入腹内也。”尽管有些医家所言“卵缩”、“囊缩”者,其阴茎不一定内缩,而言“阴缩”、“阴挛缩”和“外肾缩入”者、则多是指现在的“缩阳”,一般认为这只是临床表现轻重不同而已,而其病因、病机、治疗多有相同之处,可按缩阳论治。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多从肝肾入手。认为本病有寒热之分,但以寒多见。因于寒者,由素体阴盛,或寒邪直中厥阴,或脾肾阳虚,复感寒邪以致寒凝肝脉,阴器失于温煦濡养而发病,治疗多采用疏肝、温里的原则。此外,也有阴虚火旺致病,并以滋阴降火法治愈本病的报道。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