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elade |
拚音 | BANTU |
别名 | 圆形脱发,中医:鬼舐头,油风,鬼剃头,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斑秃为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状或更广泛的脱发。其特点为脱发处毫无炎症,亦无任何自觉症状。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斑秃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约有10%~20%的斑秃病人有家族史;精神创伤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近来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斑秃处的毛囊下部淋巴细胞(T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使脱发再生,部分病例发现有抗自身组织抗体如抗甲状腺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抗肾上腺抗体和抗平滑肌等抗体,或并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结缔组织病及白癜风等,均支持自身免疫疾病的论点。但未证实有抗毛囊抗体,另外只有部分斑秃患者自身免疫异常。 |
中医病因 | 中医认为肝藏血,发为血余,肾主骨,其荣在发;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成片脱落,说明脱发与肾、血相关。脱发的病因与肾虚,血虚有关。脾胃虚弱,肝肾不足,阴血亏损;或因腠理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郁久化燥,致发失所荣而发;或因情志不遂,心神失宁所致。近年来强调血瘀与脱发的关系,故目前通常分肾虚脱发、血虚脱发和血瘀脱发,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为主。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本病多见于青年人,两性发病率无差异。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斑秃早期可见毛囊上皮细胞变性,毛囊周围有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浸润。在斑秃的晚期,真皮上部毛囊萎缩,毛乳头变小,其内无毛发,但有时可见一纤细的毛,不再有炎性浸润。新生毛的毛球位置较正常者为浅。皮脂腺无任何改变。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脱发病多因脾胃虚弱,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血燥,情志所伤而致。发为血之余,而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故其功能之盛衰可影响毛发。此外,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若肾气不足,肾精亏损,则发枯毛落。因此,毛发脱落与精、血及内脏之心、脾、肝、肾有密切关系。归纳起来脱发病大致可分为五型。 1.心脾气虚 此型主要指因情志不和所致的斑秃和全秃,常伴有头晕目眩,夜寐多梦,失眠,舌淡,苔少,脉细。 2.肝肾不足 包括部分斑秃,全秃,男性型脱发和病后脱发等,常伴有腰背痛,头眩耳鸣,遗精滑泄,阳萎,口干,舌红苔薄,脉弦细。 3.肝郁血瘀 包括部分斑秃和全秃,常伴有气滞胸闷,肝脾肿大,胸胁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细。 4.湿热内蕴 包括男性型脱发,常伴有神疲纳呆,脘腹疼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弦数。 5.气血两虚 包括病后脱发,病久脱发和全秃,伴有神疲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多胖嫩,脉细弱。 |
西医诊断标准 | 斑秃诊断标准: 1.发病多有精神创伤及过度紧张史,好发于青壮年。 2.起病突然,表现为头部发生局限性斑状脱发,呈圆形或椭圆形,数目、大小不等,边界明显,患部脱发后平滑光泽,无炎症及其它异常,边缘头发松动易拔。 3.病程经过缓慢,一般6~12个月可痊愈。部分患者可全部头发脱光,称全秃。如全秃伴眉毛、腋毛、阴毛及全身毳毛脱落者,谓之普秃。约半数病人在指甲上可出现凹陷、粗糙等变化。 4.本病可自愈,但有复发。对健康无甚影响。 |
西医诊断依据 | 临床诊断 1.头部突然出现圆形、椭圆形的脱发斑。 2.脱发区皮肤正常,无炎症,平滑光亮。 3.无任何自觉症状。 |
发病 | |
病史 | 发病前可有精神过度紧张或精神创伤的情况。 |
症状 | |
体征 | 1.临床表现:头部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斑,数目不等,大小不一,边界清楚,逐渐扩大或脱发区增多,局部皮肤无炎症现象,平滑光亮,无任何自觉症状,往往是被别人发现。也有少数病人早期在秃发区可以看到红斑与浮肿。秃发区皮肤正常,其边缘的头发常松动,很易拔出,拔出时可见发干近端萎缩,且上粗下细如惊叹号(!)样。斑秃一般发生于头皮,但也可发生在其它部位,如眉毛、胡须等处。轻者可有一片或数小片脱发区,重者约占5%~10%的病例继续发展成相互融合,于短期内大片或全头毛发脱落,称全秃。更严重时眉毛、胡须、腋毛、阴毛、毳毛等均可脱落,称为普秃。 2.病程经过:斑秃的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多数能自然恢复,但也有部分恢复后又加重,或反复脱落,边长边脱的情况,可造成患者精神负担。再生的新发开始比较细、柔软稀疏,呈黄白色类似毳毛,以后逐渐变粗变黑最后恢复正常。 3.其它:儿童斑秃的表现常不典型,可为匐行性秃发,在后头部可沿发际呈带状秃发。白癜风或白发的患者发生斑秃时,其有色素的头发往往先脱,白发晚脱或不脱,再生的新发开始时为白发,逐渐可恢复为黑发,或不能恢复。大约30%的斑秃患者可出现指甲的变化,表现为甲凹点(比银屑病的凹点大而浅),甲剥离,甲纵嵴,脆甲,偶有脱甲。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1.假性斑秃:患处头皮萎缩,光亮如薄纸,毛囊口不明显,毛发不能再生,秃发区边缘头发不松动。 2.黄癣秃:局部为萎缩性瘢痕,其上可有残发,有黄癣的病史或典型症状,现症病人真菌检查为阳性。 3.秃发性毛囊炎:先有毛囊性红斑、丘疹及脓疱,愈后留下圆形或椭圆形萎缩性瘢痕,常反复发生。 4.拔毛癖:多发生于儿童,患者有精神异常,常不自觉的频频拔除毛发,受损部位以头顶部前方及颞部较多见,其边界可清楚,常呈不规则形状,边缘部毛发不松动。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毛发全部长出,不再脱落。 2.好转:毛发大部分长出,但偶有反复。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一、全身疗法 1.一般患者可口服胱氨酸300mg/日,谷维素60mg/日,均分3次服。同时服用维生素,如维生素B,20mg/次,3次/日,口服;维生素E0.1g/次,2次/日,口服。 2.病情发展迅速,病变范围广泛,有发展为全秃和普秃倾向者或己形成全秃和普秃者,可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一般主张采用小剂量法,即强的松15mg/日,1~2月后改为10mg/日,4个月后改为5mg/日,6个月后改为2.5mg/日,维持10个月或更长时间停药。 二、局部疗法 1.外用药物疗法:主要目的是刺激皮肤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可用0.02%盐酸氮芥酒精,搽患处,每日1次;2%敏乐啶(长压定)酊剂或1%霜剂,搽患处,每日2次;0.2%~0.8%蒽林软膏,每日1次搽患处。 2.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适用于顽固性难治的小灶性秃发,常用激素如强的松龙或确炎舒松A混悬剂加等量利多卡因,于秃发区作皮内或皮下注射,每区注射1至数点,每点注射0.1ml,每周1次,10次为1疗程。亦可用维生素E局部注射。 三、物理疗法 1.光化学疗法:适用于难治性全秃和普秃。患部先外搽0.5%8-甲氧补骨脂素软膏,开始每周2次,当出现再生发时逐渐减少次数。 2.液氦冷冻:适用于单个或少数小灶性稳定期皮损(脱发区直径<3cm)。采用液氮喷雾、棉签涂沫、冷冻头接触或抵压法均可,反复冻融2~3次。 |
中医治疗 | 一、辨证选方 1.心脾气虚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养血归脾汤加减。熟地9g,丹参12g,白术9g,茯苓10g,黄芪12g,龙眼肉10g,枣仁10g,人参12g,木香5g,当归10g,远志10g,甘草3g。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2.肝肾不足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填精益髓。 方药:七宝美髯丹加减。首乌、当归、菟丝子、枸杞子各15g,怀牛膝、补骨脂、黑芝麻各12g,女贞子、旱莲草各10g。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3.肝郁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当归10g,丹参15g,川芎6g,白芍15g,郁金15g,桑椹子15g,柴胡10g,云苓10g,生地15g,甘草6g。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4.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9g,黄芩9g,桑白皮15g,栀子9g,旱莲草15g,白花蛇舌草15g,木瓜9g,甘草6g。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5.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生发。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党参、黄芪、当归、炒白芍、云苓、炙甘草、川芎各10g,女贞子、何首乌、黑大豆各15g,枸杞子12g。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二、外治法 1.蛇床子500g,百部250g,黄柏100g,青矾20g,75%酒精340~440ml。上药入酒精内泡1~2周后去渣,每月100ml,加甘油20ml,搽患处。 2.斑蝥7g,骨碎补、补骨脂各12g,鲜侧柏叶30g。上药切碎泡人75%的酒精或普通白酒500ml,1周后外搽,以患处皮肤微红为度。 3.鲜侧柏叶90g,山奈45g,75%酒精700ml。入瓶浸泡7~10天后,以生姜切面蘸之,在脱发处反复涂擦,每日2次。 4.鲜生姜片烤热后反复擦秃发部位。 5.鲜毛姜外擦。 6.25%川椒酊外搽。 7.生川乌粉醋调外搽。 8.10%的斑蝥酊外搽。 9.101毛发再生精外搽。 10.冬虫夏草30g,浸于白酒200m11周后,以酒搽患部。 11.斑蝥9只,紫槿皮30g,樟脑10g,白酒300ml,浸泡2周,外搽局部。 12.祁艾、菊花、藁本、蔓荆子、防风、荆芥各9g,薄荷、藿香、甘松各6g。上药用布袋装好后,加水煎数滚,先将热气熏头面,候汤稍温,用毛巾蘸洗脱发区,日2~3次。 13.生地,何苜乌各30g,黑芝麻梗,柳树枝各50g。水煎乘热熏洗患部,日3次,熏洗后用于毛巾覆盖患部30分种。 三、专方验方 1.制苜乌、熟地、白芍、灵仙、丹参、桑叶各10g,木瓜6g。水煎服,每日1剂。 2.生苡仁30g,芡实、制首乌、赤芍12g,生熟地、当归各15g,白鲜皮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3.当归、赤芍、白芍、熟地、制首乌、巴戟、肉苁蓉、女贞子、桑椹子各12g,丹参15g,补骨脂、生地黄、党参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4.制首乌30g,生地黄、菟丝子各20g,当归、天麻各10g,白芍15g,川芎6g,蛇蜕8g,水煎服,每日1剂。 5.核桃30g,何首乌20g,川芎5g。打碎后开水泡代茶饮。 6.全当归、炒白术、酸枣仁、龙眼肉、白芍各9g,炙甘草6g,广木香,远志肉各4.5g,嫩黄芪、潞党参、朱茯神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7.茯苓粉,每日2次,每次6g,或临睡煎10g吞服。 8.当归、首乌、女贞子、熟地各20g,川芎、红花、防风、白芷各15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 |
中药 | 七宝美髯丹,每服6~9g,每日服2次。十全大补丸,每服10g,日服2次。神应养真丹,每服6~10g,日服2次。养血生发胶囊,每服4粒,日服2次。养血生发丸,每服10g,日服2次。首乌片,每服5片,日服3次。养血安神片,每服5片,日服3次。当归片,每服5片,日服3次。杞菊地黄丸,每服6g,日服2~3次。 |
针灸 | 1.针灸治疗:按辨证取穴,血虚者取肝肾两俞,足三里;血热者取风池、血海、足三里;血瘀者取太冲、内关、外关、三阴交、膈俞。局部配梅花针叩击,每日1次。 2.局部按摩:尤其是外涂药物后加局部按摩效果更好。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可按中医分型辨证施治服用中药的基础上局部外涂西药制剂,如O.02%盐酸氮芥酒精,O.2%~0.8%蒽林软膏等。也可配以病灶注射法: (1)取山莨菪碱4mg加注射用水6ml,行病灶皮下局部注射,一次即可,或用654-2,5~10mg加注射用水6ml,方法同前。 (2)维生素E局部皮内注射,一般每2~5cm2注射5~10mg,使之略呈半球形隆起。14~21天注射1次。 (3)牛乳局部注射,取鲜牛乳煮沸消毒15~20分钟,冷却备用。脱发区局部消毒后,用2ml注射器吸取消毒牛乳,装上22号或23号针头,做局部皮下注射,每周1次。每次注射牛乳量视病人的耐受量及脱发面积大小而定,第一次量小,以3~5针,总量0.5ml为宜,以后逐渐增加,可增至6~20针,每次总量约0.5~2ml,平均治疗5个月。应注意注射时不可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2.外用中西医药物混合制剂 (1)复方生发酊:丹参50g,苍术50g,阿托品25g,地塞米松1g,甲地孕酮0.06g,60%酒精5000ml。外搽患部,每日2~3次。 (2)生发透剂:地塞米松0.5g,复方丹参液200ml,二甲基亚砜600ml,辣椒酊50ml,95%乙醇加至1000mI。外擦患部,每日2次,1个月为1疗程,一般用药2~3个疗程。 (3)氟参香二甲基亚砜液:氟美松50ml(5mg/mlx10支),复方丹参液20ml(含丹参和降香各1g,2mlx10支),二甲基亚砜70ml。混匀外搽患部,每日1~2次。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诸病源候论》记述:"人有风邪,在于头,有偏虚处,则发先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舐头。"又如《外科大全》述:"油风则毛发成片脱落,皮肤光亮,痒如虫行者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