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aederus dermatitis |
拚音 | YINCHICHONGPIYAN |
别名 | 中医:蠼螋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隐翅虫皮炎是由接触毒隐翅虫体液而引起的皮炎。 |
中医释名 | 以局部疼痛灼痒,出现线状红斑或小脓疱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 |
西医病因 | 隐翅虫主体长0.6~0.8cm,头黑色,胸桔黄色,有一对膜翅,附尾刺2个。全身被有小毛,有足3对,此虫栖居于草木间或石下,昼伏夜出,有向光性,夜间常围绕日光灯飞翔。若停于人体皮肤,可于数小时到2日内引起皮炎反应。 |
中医病因 | 蠼螋伤是因隐翅虫毒液沾染皮肤所致。 |
季节 | 发于夏秋季节。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隐翅虫皮炎诊断标准: 1.为隐翅虫体被压,其虫体生殖器的强酸性毒汁沾染皮肤而致病。多在夏季发生。 2.好发于面、颈、胸背及四肢等露出部位。 3.皮损为条索状,斑块状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排列的小丘疹,水疱和脓疱。数目不定。 4.自觉灼痛和微痒。严重者可有剧痛和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
西医诊断依据 | 1.8~9月间发病较多。 2.好发于头、面、颈、四肢及胸背等外露部位,也可累及会阴部。 3.皮损为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小丘疹、水疱或脓疱,常呈条状排列。自身接种的皮损常呈抓痕状,可有糜烂及渗出,疱液沾染到其他部位的正常皮肤可引起新的皮损。 4.自觉灼痛、微痒或不适感,重者可有头痛、头晕、发热等全身症状。 |
发病 | |
病史 | 有隐翅虫接触史。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表现 皮肤表面出现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长约2cm至1Ocm不等。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疱及小脓疱,附近淋巴组织常肿大。损害以面部多见,其次为颈、四肢和躯干。发于眼睑及阴茎部位则明显肿胀。反应剧烈或范围较长者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约1周,愈后留有色素沉着。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1、漆疮:有生漆及漆器接触史,皮损为多形性,重者颜面肿胀,眼睑不能开启。 2.黄水疮:多发于儿童,皮损为散在性脓疱、脓痂,不形成条索状,有接触传染。 3.湿疮(疡):皮损边界不清,呈多形性、对称性,不呈条索状分布,自觉瘙痒为主,病程较长。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皮疹全部消退,痛感消失,仅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隐翅虫能捕食害虫,有益于农业生产。故预防在于避免接触。如遇虫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拍死或压死。夜间应关好纱窗,睡眠时放下蚊帐,以免虫进入。如己发生了皮疹,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皮肤,然后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或1%薄荷炉甘石洗剂。若红肿明显或有糜烂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明矾液冷湿敷,待渗液减少后涂氧化锌油,若有脓疱,可涂2%龙胆紫或搽10%硫黄鱼石脂糊剂。 1:5000高锰酸钾溶液、5%小苏打水、10%氨水等,湿敷;去炎松、地塞米松霜等,外涂。 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内服。 |
中医治疗 | 民间用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每日1~2次,亦有人用季德胜蛇药以水化成糊状涂于患处。 (一)辨证论治: 一般不需内服药,若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局部臖核肿大,病情较重者,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三黄洗剂、颠倒散洗剂(大黄、硫黄、石灰水)、鲜马齿苋捣汁,明矾溶液、薄荷炉甘石洗剂(薄荷、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等,外搽。 2.季德胜蛇药、南通蛇药片等,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搽。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诸病源候论·杂毒病诸候。蠼螋尿候》曰:"蠼螋虫,云能尿人影,即令所尿之处,惨痛如芒刺,亦如蚝虫所螫,然后起细pei癗,作聚如茱萸子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