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足癣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足癣

  
疾病名称(英文) tinea pedis
拚音 ZUXUAN
别名 中医:臭田螺,田螺皰,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真菌性皮肤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足癣是常见的皮肤真菌病。主要见于成人,儿童少见。
中医释名 祖国文献中记载的"臭田螺"、"田螺皰"与足癣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由胃经湿热下注而生,脚丫破烂,其患甚小,其痒搓之不能作,心搓至皮烂,津腥臭小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又记载:田螺皰,此证多生足掌而手掌罕见。 初生形如豆粒;黄跑闷胀,硬疼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于自破,传度三、五成片湿烂;甚则足跗俱肿,寒热往来"。
西医病因 其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中医病因
季节 夏秋重,冬春轻。
地区
人群 主要见于成人,儿童少见。手足多汗及穿胶鞋或塑料鞋者易患本病。
强度与传播 可自体传染,引起手癣甲癣体癣股癣,还可传染他人,有时甚至引起全家同患,集体同患。在夏季,常可发生继发性感染,引起蜂窝织炎、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丹毒,小腿丹毒反覆发作后,可发生象皮腿,如不彻底治疗,可终身不愈,愈后如不采取预防措施,仍可复发。发生足癣的部位多在足趾缝,特别是小趾缝。公用物品如浴盆、浴中、拖鞋,常为传染足癣的媒介。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的形成多由脾胃两经湿热下注而成。或久居湿地,水中工作,水浆浸渍,感染湿毒所致。病久湿热化燥,伤血则肌肤失养致皮肤粗糙、干裂。经久不愈。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病初多因久居湿地或水中工作,外感湿邪、郁久化热,湿热下注则双足起水疱,糜烂流水;
病久湿热燥盛,耗伤阴液,肤失濡养则皮肤肥厚干燥、破裂。
1.湿热下注
证候: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yin成片,瘙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辨析:①辨证:本型多见于汗疱型、指间型,以趾间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yin成片,为主要辨证要点。②病机:湿热下注则见水疱、糜烂流水;舌苔薄黄,脉滑数为湿热之征。
2.血虚风燥
证候: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不流水,舌红苔薄,脉细。
辨析:①辨证:本型多见于鳞屑角化型,以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为主要辨证要点。②病机,燥邪伤阴,阴血被耗,肌肤失养则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脉细为血虚风燥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 手足癣诊断标准:
1.冬轻夏重。
2.霉菌直接镜检和培养阳性。
3.分型:手足癣临床上大体分为4~5型,各型可单独表现,亦可混合出现。
(1)角化型:于手部大多初发于左或右手的Ⅰ~Ⅱ指间(相当“合谷”穴以下,俗称“虎口”部),局部干燥脱屑,日渐扩展漫延至第Ⅰ~Ⅱ手指端及至全部手掌,因为角化,外观光亮,掌指纹理不清,严重时掌面增厚,冬季易皲裂。足部全蹠可以角化,足跟、蹠弓部尤甚。本型一般不出现丘疹、水疱。
(2)水疱型:手掌部群集小疱,多是环形、半环形,瘙痒较重,有时发生在指间。足部则常位于足跖及足缘,群集或散发。水疱较深在,不易穿破。手足水疱发作数天后自然吸收,表面脱皮屑,但外观治愈的水疱周围可继续发生新的水疱,如此反复并扩展。
(3)丘疹鳞屑型:常见于足跟边缘及蹠弓部位。可见环形、孤形小片丘疹群,基底微红或皮色,表面脱屑。因其瘙痒,可见摩擦后的表皮剥脱。本型一般在夏暑季节活跃,秋冬以后不治“自愈”(外观似正常)。真菌培养大多是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发生于手部,可见于掌心、指间。
(4)间擦型:主要见于足趾Ⅲ~Ⅳ趾间,极偶见于指间。病变部位表皮浸软色白,剥落基底红而糜烂,周边可见小丘疹。瘙痒较重,湿热条件下明显。常因摩擦脱皮而感染细菌,局部产生恶臭味。
(5)体癣型:常由水疱型、丘疹鳞屑型发展至足背及手背。手足背及边缘部有红色环形、半环形之花边,斑片周边高起,其上可见点状丘疹与水疱,中心部则低平,有时有色素加深及脱屑。多个环形斑片可以融合成大片状,类似慢性皮炎。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损害常由趾间开始,特别是第三、四趾间,表现为表皮浸渍,轻度鳞屑或偶起小疱,临床上可分为①水疱型:为针头大的水疱,多见于趾缝、趾侧、疏散分布。②鳞屑型:最为多见,鳞屑呈点状、鱼鳞状、环状或大片形。久之患处皮肤角化过度变厚,可发生裂隙,引起痛感。③浸渍糜烂型:趾缝皮肤潮湿,水肿变白,称为浸渍。浸渍皮肤脱落留下红色基底。有溢液,称为糜烂。常有痒感。④湿疹型:由于局部长期刺激,局部皮肤变厚而有浸润,历久不变,酷似慢性湿疹。不论何型,分布大都对称,轻的只小趾缝累及,重的所有趾缝甚至整个足底、足侧均可受累,大部夏季复发,而浸渍型和湿疹型常终年不愈。
2.发病常先在一侧,时久可侵犯两侧。
3.如有继发感染,常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或小腿丹毒。
4.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阳性。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皮损呈多形性,境界不清,倾向湿润,真菌检查阴性。
2.汗疱:多发生于手足多汗患者,对称发生,夏秋较剧。往往自然消退。真菌检查阴性。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手足癣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皮损消失。真菌直接镜检或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手、足癣的治疗,多以外用药为主,有继发性感染时应用抗细菌药物,外用药应按手、足癣的类型选用。
1.汗疱型:如疱小未破,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如浸泡不便,可外用复方苯甲酸搽剂,每日2次。如疱较大,先将疱液吸去,再用霜剂加扑粉。如疱已破,可用复方雷锁辛搽剂,再加扑粉。若有糜烂或继发感染,每晚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并用3%硼酸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作湿敷。
2.鳞屑角化型:外用各种治癣的软膏及酊剂,例如复方苯甲酸软膏、10%~30%冰醋酸、复方水杨酸酊等。有破裂时,不能应用含酒精的外用药,以免引起剧烈的疼痛。角层很厚时,可涂搽高浓度水杨酸软膏
3.指(趾)间型:可以应用含十一烯酸的足粉,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待收干脱皮后改用克霉唑霜、达克宁霜等。也可每晚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有时要用布将相邻的手指或足趾隔开,使指(趾)间容易干燥。
常穿套鞋或胶鞋的人宜多洗足,用足粉经常保持足部和鞋的干燥。
中医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内服汤剂,多选用外治法。
一、外治法
1.潮红湿润者,用雄黄膏或皮脂膏外涂,每日2次。
2.水疱型、脱屑型:均用Ⅰ号癣药水或Ⅱ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每日2~3次;有破裂者用雄黄膏外搽,每日2次;有脓疱者用青黛膏外搽,每日2次。
3.糜烂型:先用半边莲60g,煎汤待温,浸泡患手或患足15分钟,再以雄黄膏或皮脂膏外涂,每日2次。
4.粗糙破裂者,疯油膏或红油外涂,加热烘疗法,每日1~2次;或用烟熏法熏疗。
二、专方验方
1.二矾汤(《外科证冶全书》):白矾皂矾各120g,儿茶15g,侧柏叶250g,煎汤熏洗。
2.苦矾洗涤剂:苦参50g,明矾30g,花椒10g。上药碾碎,水煎外洗(每次加温水250ml)。煎20分钟,连煎3次一齐混合,1日洗泡2次,每次5~10分钟,早晚各1次。
3.皮癣灵:川槿皮2000g,蛇床子1500g,苦参750g,白鲜皮1500g,明矾1250g,黄柏750g,石部750g。先将上药粉碎,然后加入水杨酸350g,苯甲酸350g,混合均匀,分袋备用(每袋40g)。使用时,1袋药加入盛有1500ml水的盆中,煮沸10分钟,然后待温浸泡手、足30分钟,每日1次,1周为1疗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手足癣,尤对水泡型手足癣疗效为佳。
4.清湿杀虫方:苦参50g,蛇床子50g,蒲公英50g,白鲜皮50g,防风50g,每日1剂,水煎。分首煎及复煎2次浸泡,趁热浸泡效果好,温度以能忍而为宜,每次浸泡15~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5.鹅掌风验方:百部根50g,冰片粉5g,鹅蹼1对,芝麻油50ml。将鹅蹼1对放在黑瓦上,小火慢慢焙黄碾成粉末,与冰片粉、芝麻油搅成糊状,百部根50g加水1000ml,水煎开到700m1,水温冷到30℃左右。手掌溃烂面先放入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棉球擦干。将配制药物涂在溃烂面上,每日3次。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由胃经湿热下注而生,脚丫破烂,其患甚小,其痒搓之不能作,心搓至皮烂,津腥臭小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又记载:田螺皰,此证多生足掌而手掌罕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