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hereditary allergic dermatitis |
拚音 | YICHUANGUOMINXINGPIY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遗传性疾病,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遗传过敏性皮炎多自婴儿时期开始发病,常见于有遗传过敏的患者,但遗传的方式还不清楚。患者及其家族中易患有支气管哮喘、花粉症、变应性鼻炎及荨麻疹等。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患者多有遗传的易感性,对某些无害物质易发生变态反应。如鱼、牛奶及蛋类等食物以及吸入花粉、真菌、屋尘、螨、动物皮毛等均可引起本病。患者血清中有对某些致敏物的循环抗体,皮试呈即刻反应,被动转移试验可呈阳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痒感阈值较低,瘙痒较剧且持续时间也长。婴儿期易对某些食物过敏,到儿童期后易对某些吸人物过敏。血中嗜酸粒细胞常增多。患者常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皮损变化往往受精神、情绪影响。由于瘙痒易引起失眠及用力搔抓而加重病情及诱发感染。季节变化、冷热、潮湿、干燥等环境因素易影响病情。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诊断标准: 患者或家族中常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多从婴儿开始发病,临床特点随期别而不同。 1.婴儿期:常称婴儿湿疹,多在出生一月后发病,好发于头面部,皮疹为丘疹、红斑、疱疹、脓疱、糜烂、渗出和结痂。时轻时重,瘙痒显著。病程数月至1~2年。 2.儿童期:可从婴儿期演变而来,或2岁后第一次发病,表现为痒疹型(四肢伸侧散在坚实之小丘疹)和湿疹型(肘、腘窝或小腿伸侧对称性浸润肥厚斑片)两种类型,瘙痒显著。 3.成人期:呈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状。 外周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加,血清IgE量增高。 |
西医诊断依据 | 诊断可参考以下特点:患者及其家族中常有过敏性病史,有较特异的皮肤现象,病程较久,不同年龄有其好发部位,易对食物、吸入物及药物过敏,瘙痒较剧,易受情绪、季节及气候变化影响.血中IgE升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力低下现象。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患者的皮肤有以下特征:皮肤苍白干燥,毛周角化,下肢鱼鳞病样改变,下脸皮肤有皱褶,掌纹多而细,皮肤划痕反应、组胺及乙酰胆碱皮内试验多呈迟发苍白反应,指趾皮肤温度较低以及发汗少等。血清中IgE多较正常为高。 本病依年龄不同分为三期,即婴儿期、儿童期及青年、成人期。典型的重症患者多自婴儿期时开始发病,经儿童期到成人,长期反覆发作。但也不一定都经历三个时期。婴儿期的皮损往往好发于面颊部,呈潮红、丘疹、渗出及结痂损害。轻者局限于头面部,重时躯干、四肢及臀部均可发生。因搔抓及摩擦,常有糜烂及血痂。好转时皮损干燥、落屑、遗留毛囊性小丘疹。多于生后2—6月开始发病,病情时轻时重,轻者于2岁左右可全愈,重者及有明显遗传史者则多慢性化。儿童期的皮损多对称分布于腘窝、肘窝、腕、踝等部。身体其他部分也有不同程度的皮疹。皮疹多为丘疹、苔藓化及轻度色素沉着。加重时有渗出、湿疹样斑片及血痂等。儿童期的另一型皮疹呈痒疹样,散发于四肢伸侧及背部,呈棕褐色或正常皮色的半米粒大丘疹,皮肤干燥有抓痕、血痂,常伴发浅表淋巴结肿大。上述症状多见于5—7岁的儿童,8—9岁后可逐渐好转或全愈,但亦可迁延不愈至青年或成人。青年、成人期的皮损多发于面部、颈侧及上部躯干。但腘窝及肘窝的病变仍存在。面部皮损好发于额、上脸及口周围,可为局限性苔藓样斑片或散在性干燥性丘疹,有鳞屑及血痂。皮肤干燥,口周易有皲裂,有的患者手足背部可有慢性皮炎。多数患者于40岁以后,病变逐渐消退,少数持续较久。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皮疹消退,症状消失,跟踪观察2年不再复发。 2.好转:皮疹大部消失,症状减轻。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要点:婴儿及儿童患者应保护患部,勿穿用丝、毛织品,控制搔抓及摩擦。勿用肥皂及热水洗烫患部。注意避免紧张、过暖、劳累、激烈运动及化学刺激等诱因。关于限制易致敏的食物,或采用皮试阳性物质进行脱敏治疗,多数人认为对病情影响不大,但若有明显诱发本病恶化的食物,仍以限制为宜,应注意患儿营养。 抗组胺类药物,可控制瘙痒井有轻度镇静作用,可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及疗效等加减用量与选用品种。精神紧张时可用地西洋(安定)及谷维素等。皮损泛发严重不易控制时可短期服用皮质激素,但因其有抑制生长等副作用,婴儿、儿童期应慎用。 局部治疗:有渗出的病变可作湿敷。干燥病变可外用氧化锌油或皮质激素等。慢性肥厚性病变可选用煤焦油或糠溜油糊膏,亦可外用皮质激素封包。有感染时可将新霉素等抗生素加于上述药膏中,但需注意多数患者易对外用药过敏,慎重选用。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预防:婴儿要注意消化状态,喂奶不宜过饱。注意衣被勿过暖,少用水及肥皂洗擦患部。湿疹未愈或未彻底全愈时不能种痘,不要和新种痘的人及发生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防病毒感染。患者应保护皮肤,防止皮肤干燥。天气干燥季节可涂用冷霜或尿素霜,避免各种外界刺激。生活规律,注意饮食和睡眠,可减轻症状及防止复发。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