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hereditary benign intraepithelial dyskeratosis |
拚音 | YICHUANXINGLIANGXINGBIAOPINEIJIAOHUABULIANGZHE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遗传性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遗传性良性表皮内角化不良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有高度外显率,特征为口腔粘膜和球结膜的白色斑片损害。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口腔与结膜损害的组织变化相似,似白色海绵状痣。表皮棘层增生、肥厚、水肿、细胞空泡形成和角化不全,并有嗜酸性角化不良细胞和“细胞内细胞”。后者是由正常细胞吞噬嗜酸性细胞而形成。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口腔损害常在生后不久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加剧,至青春期发展完全。侵犯颊、唇粘膜以及舌下。齿龈、咽和舌背并不受累。损害轻重不一,无自觉症状。轻者粘膜呈白色海绵状,有轻度皱褶或浸渍。重者粘膜变白增厚,似粘膜白斑,皱褶更甚,但不硬化。 眼部损害在一岁时发现,略呈三角形。可从小似结膜的睑裂黄斑至大而高起的泡沫状胶质斑片,覆盖于严重充血的结膜,但无翼状胬肉的肉状条纹。可有畏光、流泪。角膜的血管形成可导致永久失明。常在夏季加重。眼部和口腔损害俱为良性。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本病需与白色海绵状痣区别。后者发病不限于婴儿,除口腔外,阴道、直肠及肛门皆可受累,白色粘膜损害呈海绵状,病理上无嗜酸性细胞和“细胞内细胞”,但有棘细胞层中胞浆凝聚。藉上述特征可资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本病尚无特殊疗法。可作对症治疗或不处理。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