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ersistent syndrome of paramesonephric duct
|
拚音 |
FUZHONGSHENGUANCUNLIUZONGHEZHE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遗传性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副中肾管存留综合征系男性在胚胎期副中肾管未完全退化,其原因可能为睾丸不能产生副中肾管抑制物,或是虽能产生,但副中肾管对其不起反应,因而副中肾管被存留下来。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本病可为散发性或家族性,遗传方式大概为限于男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不能排除伴X遗传的可能性。患者外生殖器发育符合正常男性,常有一侧或双侧隐睾症及腹股沟疝。在作隐睾症或腹股沟疝修复手术时,于腹部或腹股沟疝内发现发育不良的子宫和输卵管。睾丸和输精管发育与睾丸位置有关。腹腔内睾丸有可能发生肿瘤,如畸胎瘤、精原细胞瘤。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应保留男性性别,子宫和输卵管可切除,但因容易误伤输精管,影响生育功能.近年不主张切除。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