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胆红素脑病(小儿)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胆红素脑病(小儿)

  
疾病名称(英文)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拚音 DANHONGSUNAOBING
别名 黄疸,胆红素中毒性脑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新生儿疾病(儿科)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胆红素脑病是因未结合高胆红素损害脑部神经细胞,临床表现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新生儿期疾病。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沉着在富有脑磷脂的脑组织,特别是脑干、大脑基底节、下丘脑、第四脑室底部及海马回,造成神经细胞损害、变性,任何原因引起的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均可导致核黄疸,其中以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最常见,中国华南地区的G6PD缺乏症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大多发生于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一、核黄疸发生主要取决于①血清术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浓度愈高,核黄疸发生率就愈高,血清胆红素307.8—342.0μmol/L(18—20mg/dl)为临界浓度,称危险阈;342.0—427.5Umol/L(20—25mg/dl)时核黄疸的发生率为10%左右;513—684μmol/L(30—40mg/dl)时发生率可高达50%—70%。②血清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未结合胆红素大部分与白蛋白联结(1mol白蛋白可联结2mol胆红素),使其不易进入脑细胞内,而游离状态的未结合胆红素则易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未成熟儿多有低蛋白血症,有些药物如磺胺异噁唑、水杨酸类等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在酸中毒和血浆渗透压增加等因素参与下,核黄疸可在较低胆红素血浓度下发生。 二、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学说,认为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脱水、血渗透压过高、高碳酸血症、缺氧,可使血脑屏障暂时开放,此时与白蛋白联合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轻症表现为精神委靡、吸吮无力、呕吐嗜睡等,拥抱反射及腱反射均消失,有时肌张力低下。重者哭声尖锐,两眼凝视或上翻,四肢肌张力增强,出现角弓反张,颜面及肢体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重症病死率高,经治疗存活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手足徐动,强直性瘫痪,眼球运动受限,听力减退,智能落后等。牙釉质发育不良及染成黄绿色。有些病例在新生儿期神经症状不明显,以后出现神经、精神、智力发育方面的轻微改变。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核黄疸出现后往往治疗无效,应以预防为主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预防核黄疸的关键是积极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和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未结合胆红素血浓度不超过危险阈。
历史考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