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apnea neonatorum |
拚音 | XINSHENGERHUXIZANT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新生儿疾病(儿科)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新生儿呼吸调节中枢功能不协调而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约10s左右,为早产儿常见现象。如暂停达20s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min称新生儿呼吸暂停。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可分生理性及病理性两个方面: 1、生理性因素所引起之新生儿呼吸暂停常于睡眠、喂养及排便或环境温度过高、轻度缺氧时出现,多见于小于34孕周的早产儿,于生后1—18d内发生随日龄增长中枢功能日趋协调则不再出现。 2、病理性因素有①感染:包括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②呼吸窘迫综合征:包括严重肺透明膜病或中度肺透明膜病伴低氧血症、肺出血及肺发育不全。③代谢性紊乱:包括低糖血症、低钙血症及高钠血症。④心血管病变:包括休克、动脉导管未闭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多血症。③中枢神经病变:包括惊厥、颅内出血及胆红素脑病。⑥孕母用药:包括吗啡、海洛因及硫酸镁等。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当出现呼吸暂停,需给予刺激促使呼吸,如弹击患儿足底,蒋应用心肺监护仪更有助于早期发现呼吸暂停。当低氧血症出现前就可及时给予比平时空气中增加1%—2%氧吸入,以刺激呼吸中枢,从而防止呼吸暂停。但应避免吸入高浓度氧,尤其在早产儿。定期测定paO2使保持在8.0—10.6kPa(60—80mmHg)即可,严重缺氧者可用面罩给氧。或试用氨茶碱,第一次剂量7—8mg/kg,维持剂量每次2—5mg/kg,口服、灌肠或静注,应用时加强临床观察。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