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
拚音 |
LONGTUXINGPIXIANWEIROULIU
|
别名 |
皮纤维肉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肿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是发生于真皮内的局限性恶性肿瘤。又称皮纤维肉瘤(dermatofbrosarcoma),来源于真皮内的纤维组织。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因不明。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发病以中年人较多见。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
|
发病 |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初期如皮肤疤痕疙瘩,突出于皮肤,呈丘状生长,或为孤立块状或分叶状,肿瘤一般直径5cm,与皮肤紧密相连,质略硬,表面皮肤见扩张的毛细血管网,肿瘤边缘血管分布较疏,中央较紧密,因肿瘤隆起于皮肤表面,使皮肤菲薄发亮,表现为红色或紫青色肿瘤,遇有摩擦或外伤,极易溃破出血,一般不产生疼痛,因破溃感染时,可出现轻度剧痛。肿瘤多发生于躯干,偶见于肢体和头颈,由于肿瘤生长在体表,易于早期发现。在生长过程中肿瘤较少向深层组织浸润,多向周围扩展。如切除不彻底再复发时往往会累及深层的肌肉和骨骼。肿瘤恶性程度低,远处转移少,但手术不彻底可复发,多次复发可导致血道转移,偶见肺转移者。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本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①皮肤纤维瘤,临床多为单个结节,非硬化性斑块,组织无核分裂相,表皮钉突呈分枝状,无溃疡形成。②非典型纤维黄瘤,其胶原纤维成分极少,细胞核呈多形性。另须与射线皮炎的梭状细胞间皮瘤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肿瘤恶性程度低,远处转移少,但手术不彻底可复发,多次复发可导致血道转移,偶见肺转移者。本病若广泛切除,可以治愈。据中国资料统计五年生存率为86%。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以手术为主。应距肿瘤根部皮缘3cm施行广泛切除,深达筋膜后再向外扩大2cm,以防复发,避免作切口直接缝合。应行创面全层植皮术。如系复发肿瘤已累及深层肌肉组织,则将受累肌肉也行广泛切除,严重者则须将肌肉的起止点全部切除。本病少有淋巴结转移,因此无需作区域淋巴结消除术。如手术时疑切缘有残留肿瘤组织,应及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求一次彻底切除。如肿瘤已有溃破可行钳取活检确诊,手术前切勿行切取活检。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