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benign tumor of uterine corpus |
拚音 | GONGTILIANGXINGZHONGLIU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宫体良性肿瘤有平滑肌瘤、腺瘤样瘤、脉管瘤及丛状微岛瘤等。子宫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宫体良性肿瘤。见“子宫肌瘤”条。子宫腺瘤样瘤:罕见,一般不引起症状而在因其他疾病剖腹探查时发现。常与子宫平滑肌瘤同存。子宫脉管瘤:包括血管瘤与淋巴管瘤。罕见。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子宫脉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30岁左右多见。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1、子宫腺瘤样瘤:组织发生不明,间皮性来源可能较大。多发生于子宫角部浆膜下或肌层内,亦可发生在输卵管浆膜下。肿瘤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3cm,虽无包膜却界限清楚,质硬光滑,切面均匀,呈灰白色或灰黄色。镜下可见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空隙组成。空隙外围纤维组织及肌组织,内覆扁平、立方或低柱状上皮细胞,有较多的伊红色脑浆,核圆或卵圆。有时上皮细胞呈空泡状或形成实心条索。 2、子宫脉管瘤:包括血管瘤与淋巴管瘤。肿瘤位于肌层内者居多,大小不等。血管瘤呈蓝色或暗红色,淋巴管瘤呈淡红色,剖面可见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有时呈蜂窝状。镜下,血管瘤有三种类型:①毛细血管瘤,由密集之毛细血管、少量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成。有时仅见未形成管腔之内皮细胞条索。②海绵状血管瘤,血管腔扩大而成大小不一之血窦,窦壁薄或厚薄不匀,内衬内皮细胞,窦间有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相隔。③硬化性血管瘤,毛细血管瘤管壁增厚,管腔消失,散在于纤维组织中。淋巴管瘤由密集之淋巴管、少量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组成。管壁为扁平内皮细胞,管腔不规则,内含淋巴液。若淋巴管腔扩大成囊肿,则称为囊性淋巴管瘤。 3、子宫丛状微岛瘤:是子宫肌层内的偶见病变,可能来自内膜间质而与间质中的血管有关。该肿瘤极小,仅0.1—0.3cm直径,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组织结构特殊,镜下可见直或弯曲的细胞索,呈“C”、“Y”或“J”型排列。细胞索仅有1—2层胞浆少、核深、核仁小、无分裂相的细胞,无腔隙,周围有一层伊红色的间质,间质内散在小血管。这种病变不引起症状,均在送验之子宫标本中偶然发现。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子宫脉管瘤:生长缓慢,可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大多无症状,因使子宫增大而在术前误诊为平滑肌瘤。然而,血管瘤若位于子宫内膜下,可破裂而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因刮宫受损以致大量出血;若接近子宫浆膜,则妊娠时可发生子宫破裂;若生长于官颈上,则可引起接触性出血。脉管瘤破裂后形成血肿或有退行性变时可引起腹痛。肿瘤位于肌层内者居多,大小不等。血管瘤呈蓝色或暗红色,淋巴管瘤呈淡红色,剖面可见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有时呈蜂窝状。 2、子宫腺瘤样瘤:罕见,一般不引起症状而在因其他疾病剖腹探查时发现。常与子宫平滑肌瘤同存。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