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dislocation of joint |
拚音 | GUANJIETUOWE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关节疾病与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者,称为关节脱位。上肢脱位较下肢者多见。儿童常多合并骨骺分离。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正常的关节遭受暴力引起的外伤性脱位;因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而致的先天性脱位;关节结构被病变破坏后出现的病理性脱位,以及复发性脱位或称习惯性脱位。后者其脱位有创伤及发育因素,第一次脱位后治疗不当,以至关节囊松弛,受轻微外伤即可复发脱位。 按脱位程度可分为:关节全脱位和关节个脱位。 按脱位后的时间可分为:新鲜脱位和陈旧性脱位。以上这两种脱位常只以3周的时限来区分,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时关节脱位10 d以后就很难整复而肩关节脱位3周以上仍多能复位、所以要区别对待。脱位时间较久,关节周围的肌肉挛缩粘连,关节腔充满疤痕组织,一般在伤后3周手法复位较难成功。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外伤性关节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儿童和老年人较少见。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关节脱位后伤处疼痛、肿胀、关节功能丧失,有时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特有体征为:①脱位后关节有明显畸形,移位的骨端常在关节以外部位模到,肢体可缩短或延长。②脱位后由于关节囊、韧带的紧张和肌肉痉挛,被动活动时可感到弹性抵抗力,原关节盂所在部位空虚,可在体表摸到。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检查能确定脱位的方向、程度和有无合并骨折等。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在软组织愈合后功能锻炼。 手法复位要用适当的麻醉,以获得无痛和肌肉松弛。上肢关节脱位后半小时内,局部仍感麻木,可不用麻醉,但禁忌施加暴力。若未能成功,仍须麻醉后再行复位。下肢因肌力强,不用麻醉难于成功。复位要严格遵循操作方法,严禁粗暴,以免造成骨折或血管、神经损伤。复位成功的标志是关节的活动恢复正常,骨性标志和X线解剖复原。失败的原因往往是麻醉不全,或方法不正确,以及软组织或骨折片嵌夹。切勿盲目反覆复位。造成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甚至骨折等并发症。 切开复位适用于有关节内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和陈旧性脱位手法不能复位者。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使受伤的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得以修复。一般固定时间为3周。陈旧性脱位复位后固定时间应适当延长。 关节脱位复位及固定后,常有关节挛缩粘连,须及早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废用性萎缩损害关节的稳定性,使脱位易于再发,须注意防止并及时进行肌力练习。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