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fracture of pubic branch |
拚音 | CHIGUZHIGUZHE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骨折、骨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耻骨支骨折临床常见有单支骨折、双支骨折及骑跨骨折等几种类型。常合并盆腔内脏损伤。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一、耻骨单支骨折:因局部受直接暴力或骨盆挤压引起。 二、单侧耻骨双支骨折:由骨盆受前后或侧方挤压暴力引起,为稳定骨折,骨折端一般无移位。若有严重移位时应疑有骶髂关节或其附近有骨折脱位。此类骨折也可伴有盆腔脏器损伤。 三、耻骨支疲劳骨折:较罕见,可发生于妊娠后期剧烈锻炼时股内收肌过度牵拉耻骨支引起。 四、骑跨骨折:即两侧耻骨双支骨折或一侧耻骨双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此类骨折多由于高处坠下,骑于一硬物上,可引起骨盆前方联结弓双重骨折脱位,故名骑跨骨折。少数病例可因骨盆侧方挤压引起,合并尿道及腹腔脏器损伤率很高,是骨盆骨折中最危险的一型。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耻骨单支骨折:好发于老年人。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骨盆前后位X线摄片可确诊。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一、耻骨单支骨折:此种骨折稳定,无移位,伤后耻骨支骨折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压痛,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时疼痛加重。 二、单侧耻骨双支骨折:本症的症状和体征同耻骨单支骨折, 三、耻骨支疲劳骨折:耻骨下支部有中度或严重疼痛,活动后加重,患者跛行。骨折局部有深压痛,疼痛一般在4—6周后消失。外伤性耻骨下支骨折的疼痛常在1—2周后逐渐消失。 四、骑跨骨折:骨折不稳定,骨折段有向上移位倾向,骨折后局部肿胀、淤血、疼痛、压痛,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阳性。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一、耻骨单支骨折:卧床2—3周后即可下床活动。 二、单侧耻骨双支骨折:治疗时略屈髋、关节,仰卧木板床4—6周后即可下地活动。 三、耻骨支疲劳骨折: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痛药及扶拐活动,直至疼痛消失。骨折一般均能自愈。 四、骑跨骨折:如无并发损伤,治疗时仅需半坐位卧床5—6周即可下地活动。半坐位的目的是使大腿内侧及前腹壁肌群松弛,以免骨折进一步移位,并可减轻因该肌群收缩引起的骨折部疼痛。有耻骨联合分离者可考虑用骨盆兜带或骨盆夹板固定之。凡并发内脏损伤者应及时处理。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