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fracture of proximal of humeral shaft |
拚音 | GONGGUSHANGDUANGUZHE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骨折、骨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肱骨上端骨折包括肱骨头骨折,大结节骨折,解剖颈骨折,骨骺分离和外科颈骨折。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一、肱骨头骨折:肱骨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比较少见因周围有韧带及较丰富的肌肉包绕。肱骨头为一半圆形的关节风,向后、上、内倾斜,仅一部分关节面与关节盂接触,故极不稳定。当受伤时上臂极度外展或上举,关节囊紧张,由间接暴力扭转与轴向挤压而造成骨折,或由直接挤压力所致。有①肱骨头裂折,或伴有盂下关节囊破裂。②肋骨头骨折脱位,暴力较大,关节囊破裂,肱骨头移位到关节盂下方,颈移向上方。③肱骨头粉碎骨折,多因直接暴力纵向挤压或直接打击造成肱骨头粉碎骨折。 二、肱骨大结节骨折:直接外力打击或因受肩袖肌群突然牵拉而产生骨折。前者骨折块大多为粉碎型,后者骨折块较小,多为撕脱骨折,常在肩关节前脱位或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合并发生。 三、肱骨解剖颈骨折:解剖颈比较短,骨折较为罕见,由间接暴力所致。 四、肱骨骨骺分离:肱骨骨骺是指肱骨上端肱骨头骨骺,肱骨大结节骨骺,肱骨小结节骨骺。分别在1岁、3岁、5岁出现在5—8岁3个骨骺融合。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使肱骨骨骺分离。如骨折端向前移位可穿破三角肌纤维造成开放性骨折。 五、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系指在肱骨解剖颈下2—3cm,相当于肱骨大、小结节狭窄的下部,在肱骨干的交接处发生的骨折。根据外力打击的情况不同,骨折可分为①裂纹骨折:肩部外侧受到直接暴力,造成大结节骨折合并肱骨外科颈裂纹骨折。②外展型骨折:由间接暴力造成,骨折近段内收,远段外展。骨折远段外侧的骨皮质嵌插于骨折近端内侧或两骨折端重叠移位,远端位于近端的内侧,形成向内成角畸形。③内收型骨折:较少见,亦因间接暴力造成。因外力使骨折近段外展,骨折远段内收。骨折远端与近端的外侧嵌插或重叠移位于骨折近端的外侧,形成向外成角畸形。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肱骨头骨折: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偶见于老年。 肱骨解剖颈骨折:多为老年患者。 肱骨外科颈骨折:壮年或老年人多见偶尔见于儿童。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外伤史、年龄、体征结合X线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一、肱骨头骨折:骨折后患者肩部软组织肿胀,三角肌内侧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不能内收与外展。 三、肱骨解剖颈骨折:外伤后,有肩部疼痛,局部肿胀,肩峰下可有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轴向挤压或叩击痛。 四、肱骨骨骺分离:骨骼分离一般分为①滑脱型:骨折线充全通过骺板,骨骺从干骺端滑脱,一般不引起发育障碍。②干骺型:骨折线通过骨骺板并带一块三角形的干骺端骨片,此型常见,一般也不引起发育障碍。③经骺型:骨折线经过关节面及骨骺,此型应难确复位,否则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④压缩型:此型因纵轴压缩所造成,而晚期多出现发育障碍。也有人主张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骨骺前后移位小于干骺端断面l/4,向前成角<20°的内收型,为稳定型骨折。骨骺前后移位超过干骺断面1/4,向前成角>20°之内收型者,为不稳定型骨折。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至于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叠移位畸形,需摄肱骨头颈处腋位x线扯片,以确定骨折断端向前成角等情况。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一、肱骨头骨折:除因肱骨头血运破坏而引起肱骨头坏死外,一般预后满意,无其他不良合并症发生。 四、肱骨骨骺分离:预后一般良好,多无功能障碍。 |
并发症 | 肱骨骨骺分离:经骺型及压缩型晚期可能出现发育障碍及创伤性关节免或出现患肢短缩、肱骨头内翻畸形,如血源破坏,在干骺端可出现头坏死。 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常是肩关节脱位的继发骨折。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可能有腋神经损伤。 |
西医治疗 | 一、肱骨头骨折:无移位的肱骨头骨折,用三角巾悬吊伤肢于胸前即可。肋骨头骨折脱位,在局麻下用手法复位。复位时应注意有无血管及神经损伤。复位后,以超关节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如手法复位失败,应切开复位以Rush针内固定。肱骨头粉碎骨折,一般不作整复,可用卧床外展位牵引法,或用肩人字石膏固定。后期如有功能障碍或肱骨头坏死,可行肱骨头切除,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二、肱骨大结节骨折:无移位的大结节骨折,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即可,疼痛减轻后在三角巾内作摆动运动,约一周开始自主活动,逐步扩大运动幅度。必要时辅以理疗,4周后可随意活动,并作关节活动度练习及肩带特别是三角肌的肌力练习。有移位的单纯大结节骨折,采用手法整复,外展支架固定4—6周。大结节骨折块移位到肩峰下,手法复位困难者应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 三、肱骨解剖颈骨折:无移位的解剖颈骨折,用三角巾悬吊伤肢于胸前,2周后即可开始功能活动,有移位的外展型骨折,复位后需摄X线片,如位置良好,可用超关节木板固定或三角巾悬吊。如手法失败,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作肱骨头切除术。 四、肱骨骨骺分离:治疗用闭合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闭合复位失败者,作切开复位,用粗丝线缝合或用钢针交叉固定。 五、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近关节骨折,因容易与附近组织发生粘连,在治疗中要求早期功能活动。裂纹骨折,无需外固定,患肢用三角巾悬吊2—3周,尽早活动肩关节。外展型骨折,移位少或嵌插骨折;或年老患者骨折断端嵌插者不必整复,仅作局部夹板超关节固定2—3周,在无痛范围内早期活动或将患肢用绷带固定于胸壁。内收型不稳定的骨折,复位后,用外展架固定,开始肩关节活动。有不少患者骨折完全移位极不稳定,手法整复失败或治疗较晚,已不能手法整复者,尤其是青壮年应切开整复并用螺丝钉或钢针内固定,术后伤肢用三角巾悬用于胸前3周,并参照肱骨大结节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步骤,早期开始功能活功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