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haematemesis during period(TCM) |
拚音 | JINGXINGTUNIU(ZHONGYI) |
别名 | 倒经、逆经。西医:代偿性月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月经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吐血或衄血,并伴有经量减少或不行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多因血热冲气上逆,灼伤血络所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吐血、衄血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发作,连续2次以上。 2.伴月经量相应减少,甚或闭而不行。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1鼻衄:鼻中出血不具备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的特点。 2.吐血:吐血不具备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的特点。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西药可选用孕激素、丹那唑等。 |
中医治疗 | (一)辨证论治: 1.肝郁化火证:经期或行经前发生吐血、衄血,血量较多、色鲜红,口苦烦热,月经先期而量少或月经不行,或两胁灼痛,尿黄便结,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疏肝清热泻火。清肝引经汤加减。 2.胃热炽盛证:经期或行经前出现吐血,量多色紫红,经行先期、量少色鲜红,甚则闭而不行,唇红口干,牙龈肿痛,口臭便闭,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清胃止血。清胃散加大黄、黄柏。 3.肺肾阴虚证:经期或行经前出现鼻衄或吐血,量少色红,头晕耳鸣,两颧潮红,潮热咳嗽,口燥咽干,月经多先期、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止血。顺经汤加减。 单方验方: (1)红花10g、生地12g、童便1杯,前2味煎水,兑童便服,1剂/日。 (2)生栀子10g、生藕节15g、鲜卷柏20g,1剂/日,煎服2次。 |
中药 | |
针灸 | 针灸疗法:火盛者,针行间、尺泽、中脘、血海,用泻法;阴虚者,针太渊、太溪、孔最,用平泻平补法。 敷贴疗法:黄柏、丹皮、郁金、山栀各15g,大蒜适量,共捣烂作饼状,敷双侧涌泉穴及神阙穴。适用于实热证。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经行吐衄之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