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瘰疬(中医)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瘰疬(中医)

  
疾病名称(英文) scrofula(TCM)
拚音 LEILI(ZHONGYI)
别名 西医:颈部淋巴结核。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以颈部缓慢出现豆粒大小圆滑肿块,累累如串珠,不红不痛,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易成瘘管为主要表现的痨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多因肝郁气滞,痰湿凝聚,或因阴虚火旺,感染痨虫,痰火凝结所致。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干颈侧及耳前后,甚至可延及缺盆、腋下。
2.初起多为孤立结节,如豆粒大小,较光滑,可活动,皮色不变,亦不疼痛。病情发展,核块与皮肤粘连,有轻度疼痛,可累累多个串生如珠。
3.化脓时皮色暗红,肿块变软,脓肿溃后脓液稀薄,夹败絮样物,疮口潜行,久不愈合,易形成窦道。
4.常有低热,盗汗,纳差,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可作分泌物培养或活检明确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1.臖核:常因头面、口腔、咽部皮肤破损染毒或生疮等所引起,多为单个急发,有压痛,很少化脓,必要时可借助病检确诊。
2.失荣:为口、鼻、咽喉部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癌。多见于中老年,肿块石硬,高低不平,不活动,常伴有头痛,鼻血,破溃后翻花如榴,血水淋漓。有原发癌灶可查。
3.上石疽:颈部肿块较大,初始各自分开。活动,后期互结成块,坚韧如硬橡皮样,坚硬不痛,表现光滑,腋、胯等处亦可有结块肿大,伴胁下肿块,贫血,不规则发热,活检可确诊。
4.肉瘿:肿块在结喉正中附近,单个球形而非多个如串,肿块能随吞咽而上下移动,不化脓、不形成瘘管。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初期:瘰疬初起如豆,单个或数个串生,不热不痛,皮色不变,推之能动,舌苔白,脉弦。疏肝养血、理气化痰。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2.中期:瘰疬累累如串珠,皮核相亲,或融合成块,渐感疼痛,推之不移,或液化成脓,按之复指,舌苔薄黄,脉弦数。解郁化痰、托毒透脓,托里消毒散加减。
3.后期:结核溃破,脓水清稀,久则成瘘,经久不愈,低热盗汗,咳嗽,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外治及其他治疗:
1.初期:阳和解凝膏局部外敷。
2.中期:脓未成可外贴干捶膏。
3.后期:溃后可用七三丹或八二丹疮面换药,瘘管形成用七三丹药捻引流,生肌玉红膏换药至愈。
4.西药抗痨疗法:可选用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2~3种联合应用。
5.单方验方,内服小金丹,或石吊兰片,4片/次,3次/日;或内服夏枯草膏,15克/次,开水冲服,2次/日。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瘰疬之病名始见于《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歧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