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furuncle(TCM) |
拚音 | DINGHUANG(ZHONGYI) |
别名 | 西医:颜面部,手足急性化脓性感染,皮肤炭疽.气性坏疽。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好发于颜面、四肢,一般具有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肿痛灼热,反应剧烈,易于走黄,损筋伤骨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疔疮泛指因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疠毒、火毒等邪所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多见于成人,四时可发,以夏秋常见。 2.好发于颜面、手足部位。 3.初起局部有粟粒样疮头,麻痒相兼。 4.继而焮赤暴肿疼痛,根脚较深,坚硬如钉。 5.成脓后,疔根溃脱,随脓外出,肿痛渐消。 6.常伴恶寒发热、口渴、便秘、尿赤等全身症状。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1.疖:红肿范围小,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症状。 2.有头疽:初起有粟粒样脓头,逐渐形成多头和蜂窝状,红肿范围较大,多发于肌肉丰厚之处,病程较长。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辨证论治: 1.热毒蕴结肌肤证:患处疮形如粟,或痒或麻,红肿热痛,顶高根深坚硬,伴发热恶寒,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数,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 2.火毒(炽盛)证:疔肿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出现,但脓栓不脱,伴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泻火解毒,佐以透脓。黄连解毒汤加减。 3.余毒未清证:脓栓已脱,肿痛渐消,发热已退,疮周略有红肿,口微渴,舌淡红苔薄黄,脉略数。扶正排脓解毒。四妙汤加减。 4.毒入营血证,疮头黑陷,迟不化脓,面部浮肿,大如升斗,高热寒战,甚者神志不清,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清营凉血解毒。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加减。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外治及其他治疗: 1.初起宜箍围消肿,以玉露散或千捶膏外敷,或药制苍耳虫1~2条敷疮顶,外盖黄连素软膏。 2.成脓期宜提脓拔毒,以千捶膏外敷,或用疮头拔毒钉1粒,腐脱疔根。脓液形成者在局麻下切开排脓,取出脓栓。 3.溃后期祛腐生肌。脓腐未尽时,用九一丹掺疮口,外盖黄连素软膏,脓腐已尽,用生肌散。 4.内服清解片、六应丸、六神丸、犀黄丸等中成药。 5.可配用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红霉素等。 6.忌灸,切勿将肿块切开和针挑、挤压、碰撞疮肿,尤其是头面部疗疮不可挤压,以防毒邪走窜。 7.注意休息,忌食辛辣、鱼腥及煎炒之品。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疔之名出《素问·生气通大论》。《诸病源候论·丁疮病诸候》曰:"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