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nodules of breast(TCM) |
拚音 | REPI(ZHONGYI) |
别名 | 乳痞,乳栗,西医:乳腺囊性增生症。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乳癖是因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 2.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3.乳房可有胀痛或刺痛,每随喜怒而消长,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钼钯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作病理学检查。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1.乳癌:多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增长迅速,与周围组织粘连,皮肤呈橘皮样变,日久溃烂,形似岩穴,肿块作病理切片检查发现癌细胞。 2.乳痨:发病缓慢,结块如梅李,边界不清,皮肉相连,不痛或隐痛,溃后脓出稀薄,夹有败絮样物质,疮口不易收敛,易后遗成漏管,脓液涂片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 3.乳核:多见于20岁左右的妇女,肿块多为单发,形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1.肝郁气滞证:乳房部出现肿块胀痛,疼痛可放射到腋下或肩背,月经前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减轻,伴情志忧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胸胁胀满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疏肝解郁散结。逍遥散加青皮、橘叶、香附、川楝子、法夏、郁金等。 2.痰瘀互结证:乳房内肿块,边界不清,质地较硬,刺痛难忍,舌边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弦。活血化瘀、散结软坚。桃红四物汤加三棱、莪术、益母草、土贝母、土茯苓、郁金等。 3.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结节感明显,乳房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面色少华,腰膝酸软,精神倦怠,心烦易怒,月经紊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温阳化痰,兼以疏肝解郁。二仙汤加鹿角霜、巴戟天、菟丝子、首乌、柴胡、白芍、陈皮、香附等。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敷贴疗法:阳和解凝膏掺阴毒内消散外敷。 2.艾条灸法:以肿块四周及中央5个部位为主要灸点,配合灸足三里、阳陵泉、肝俞、太冲等穴,艾条温和灸40分钟以上。 3.手术疗法:对疑有恶变者,宜尽早行单侧乳房切除术。 4.配合服用乳癖消片、乳核散结片等中成药,或甲基睾丸素、碘化钾等西药。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乳癖之名出《外科活人定本》:"何谓之癖,若硬而不痛,顽核之类,过久则成毒……。 |